中國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馬雲周遊列國兩年後歸國的消息傳出後,阿里巴巴(09988)就宣布大規模組織變革,為6大業務集團潛在上市鋪路,刺激股價大幅飆升逾1成,連帶其他中概股亦迎來反彈。 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發表評論文章指...

今日 15:48
馬雲歸國有提振 中美科技股各自發展?

內地券商國海證券認為港股第二季會反彈,尤其是第二季中後期,認為4月份是布局港股的好時機。 國海證券發表報告指,鑒於海外金融風險、A股和港股報表披露季節、3月內地經濟數據和新政策的空窗期等因素對港股整...

今日 15:48
恒指企穩2萬點大關 券商:4月為布局港股好時機

內地股市今日午後又逆轉倒升,拉動港股掉頭造好,恒生指數重上20200點,但港股後向似乎仍然是不明朗,但筆者發現政治因素可能主導今年餘下三季的走向,尤其中美、中歐關係。 由於市場預期美國加息接近尾聲...

今日 15:31
中美歐關係逆轉 港股上升契機(第三版)

本文第一版提及,上市內銀資本比率接近7成或更多來自核心一級資本,而核心一級資本增長主要靠保留盈利累積得來(詳見本文第一版)。至於今年2月《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資本新規」)按照銀...

今日 15:18
歐美銀行風波 2圖看內銀資本壓力不大(第二版)

曾幾何時,只要談及配股之事,股民則聞風而逃。一般情況下,企業配股普遍大幅度折價,攤薄及損害股東利益。 而如今,多家國企配股增發不僅沒折價,反而溢價配售被全部包銷,就在本月出現4次。 沙特阿美溢...

今日 13:46
國企配股 人人搶 溢價全包 奇景處處

主打「先買後付( BNPL )」的支付服務新加坡初創公司Atome,於2020年進駐香港。惟這種新興的付款方式,卻未得到香港消費者青睞。有商戶昨天收到Atome通知,表示退出香港市場,後日(31日)將...

今日 13:14
【先買後付】支付平台Atome結束香港業務 4月1日起停止使用?

晉達(Ninety One)全方位中國股票策略聯席投資組合經理馬文暢表示,中國在新冠疫情後重新開放,有助推動近至中期的經濟復甦和復常。 長遠來看,中國經濟正經歷結構性變化,使經濟增長放緩但亦將更為持...

今日 12:41
晉達馬文暢:中國三大政策轉向 利好股市

海南博鰲亞洲論壇,《注定一戰: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作者、美國哈佛大學學者艾利森(Graham Allison)也是座上客。艾利森在會上論當今大國應該如何管控分歧時,談到了中國歷史上1000多年前...

今日 12:23
中美「澶淵之盟」避戰?修昔底德陷阱作者這比喻恰當嗎

中國與沙特跨越萬里互動不斷,本周沙特對華投資千億資金,重倉押注中國 而今年又正值「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中企「到中東去」、友誼國「引中國來」或成趨勢,一帶一路出海概念、與中東產業相關的中國公司短期有...

今日 12:21
【一帶一路】中國沙特合作 三大機遇檢閱

「衛星」聽起來不只是物理上距離我們遠,更很難想像到日常生活中能買到,不過,「中國航太太空上新」淘寶店上架3款衛星,最低只要200萬元(人民幣,下同)就能買,最貴的是3000萬。 據介紹,這...

今日 12:21
淘寶上能買衛星 最平200萬就買到

科技股強勢,帶動恒指向上,突破自1月尾22700見頂後調整下降軌。現階段港股走勢確實有好轉跡象,包括昨日提及的醫療科技平台板塊、新經濟板塊表現均跑贏大市。圖表上3月20日及21日的身懷六甲待變走向視作...

今日 12:19
【恒指結算日】港股多變 提防假突破

當地時間3月29日,巴西外交部引述巴西貿易和投資促進局(ApexBrasil)的一份聲明宣布,巴西已與中國達成一項協議,將不再使用美元,以本幣進行雙邊貿易交易。 根據該協議,巴西與中國之間的對外貿易...

今日 12:17
不用美元作中間貨幣了 中國巴西雙邊貿易將用本幣結算

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但對於中美是否已進入新冷戰的階段,外界未有廣泛共識。美國華盛頓一間頗具影響力的政策研究機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報告稱,中美新一輪冷戰已打響,美國須清醒...

今日 12:11
美國智庫首次明確指出:中美冷戰已打響

興證國際指出,中國太保(02601)人身險板塊持續深化「長航」轉型,維持公司的「增持」 評級及目標價22.41元,目標價對應公司2023至2025年每股內含價值各為0.34倍、0.33倍及0.31倍,...

今日 11:33
【券商點睇】人身險板塊持續深化轉型 太保新業務價值逐季向好

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與台北「斷交」,與北京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後,洪都拉斯外交部周三(29日)表示,洪都拉斯總統希奧瑪拉.卡斯特羅(Xiomara Castro)不久後會正式訪問中國,期待兩國簽署富有希望...

今日 11:03
總統女兒先訪中國 洪都拉斯千金晒北京照片打卡秦剛

中國與歐盟2020年底完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談判,但雙方翌年因涉及新疆議題的制裁與反制裁鬧僵,歐洲議會凍結審批協定,令協定擱置至今。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接受歐洲媒體專訪,表示中歐投資協定是一份平衡、高...

今日 10:13
中歐投資協定會否解凍?中國駐歐盟大使接受外媒專訪

信達證券指出,華住集團(01179)的經營數據持續修復,春節期間表現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公司預計今年第一季收入按年增長61%至65%,其中國內增長53%至57%,料2023全年收入按年增長42%至...

今日 09:33
【券商點睇】戰略全面轉向精益增長 華住預計新開1400門店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黃金很可能迎來新一輪牛市的起點與戰略性的投資機遇,並推介了一些股票,好讓大家能搭順風車。 金融周期決定金價運行規律 黃金是具有極強...

今日 09:24
黃金進入新一輪牛市(附股票推介)(第三版)

中國中冶(01618)公布,截至去年底止,按中國會計準則計算,年度收入5,926.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18.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02.7億元,按年漲22.7%。 期内,以業務劃...

今日 07:57
【業績】中國中冶去年多賺23% 新簽合同額按年增11.5%

全國兩會開完,政經大局底定,內政外交亦活躍起來。對外有元首頻密互訪,內部也掀起一股「一把手考察熱」,多個省委書記、省長率地方團到其他省份考察,從中可看出一些經濟新路向。 最近兩周內地黨政界分外忙碌,...

今日
「安徽模式」惹關注 預告經濟新路向

國家副主席韓正在北京會見滙豐、雅培等企業高層,韓正指,對實現今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充滿信心,並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愈開愈大,希望各國企業扎根中國。 對今年5%經濟增長 充滿信心 新華社報道,...

今日
韓正:開放大門愈開愈大 盼外企扎根

博鰲亞洲論壇第二天,發改委官員與專家在分論壇上討論經濟形勢,指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凸顯,主要經濟體政策調整是主因;中國堅持普惠包容,為復甦作更大貢獻。 全球經濟增長率 趨勢下行 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

今日
博鰲分論壇:中國普惠包容 貢獻復甦

美國以協助侵犯新疆人權為由,將中國科技企業海康威視(Hikvision)旗下5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中國外交部表示堅決反對。 涉疆問題 遭列入實體清單 美國商務部周二(28日)發布通報,將洛浦海視...

今日
美制裁海康威視5子企 京堅決反對

中國國台辦昨日(29日)批評台灣的領導人蔡英文出訪中美洲並過境美國,是「倚美謀獨」的挑釁行徑,警告她如接觸美國眾議長麥卡錫,中方必將採取措施堅決回擊。國台辦亦敦促華府兌現不支持「台獨」的嚴肅承諾,不安...

今日
京:蔡出訪倘晤麥卡錫 將堅決回擊

【本報訊】廣州3月二手樓成交按月大升逾兩成,單月網簽量破萬宗,創2021年5月以來新高。 網簽量破萬宗 創近2年高 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統計數據顯示,3月(2月26日至3月25日)廣州二手樓共網簽...

今日
積壓需求釋放房源增多 穗二手樓成交按月增2成

【本報訊】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昨日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獻花致祭,下午乘坐高鐵轉到湖北武漢,與湖北省委書記王蒙徽會面。 馬英九表示,兩岸要交流合作,避免戰爭的風險,用交流來取代對抗,用協商取代衝突。他期待...

今日
馬英九晤湖北書記 盼兩岸求同存異

【本報訊】河南鄭州推出30條措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力爭2025年民營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上市公司達5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200家。 冀民營經濟總量 破萬億元 市政...

今日
鄭州30條助力民營經濟 爭後年上市公司達50家

【本報訊】日本外相林芳正據報計劃本周末訪華,推動部長級日中經濟高層對話等磋商框架。中國外交部回應稱,兩國就訪問事宜保持溝通,如果有消息會實時發布。 擬推動日中經濟高層對話 日媒共同社、日本放送協會...

今日
日外相傳周末訪華晤秦剛 京:保持溝通

內地續發力吸引外資,商務部主辦的「投資中國年」系列活動,首場28日至29日在廣州舉行,過百中外企業高層出席,促成905億元(人民幣,下同)項目簽約。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指,中國利用外資政策不變,將聚焦重...

今日
「投資中國年」穗揭序幕 兩天簽約905億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舉辦的兩個論壇引人注目,一個是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於上周六至本周一(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而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則緊接於昨日(29日)在海南舉行;前一個論壇吸引...

今日
外國政要密集訪華 揭背後商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