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花旗銀行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2023年兔年首個工作天(大年初五)早上,花旗銀行管理層大年初五到訪分行為員工拜年打氣,同時為答謝員工在過去一年的努力,花旗香港今年繼續以電子方式向全行員工派發688元新春大利是以示鼓勵。 香港花旗...
疫情放緩,恒指步入牛二,花旗銀行在近年推薦五隻股票,涵蓋多個領域,評級均為「買入」投資者可以留意。 專訪基金教父雷賢達 談港股2023年後向【】 香格里拉(亞洲)(00069) ...
隨著防疫措施放寬,新年期間訪澳旅客大增,澳門不少旅遊景點近日重現「人海」,大年三十至年初三(21日至24日),共錄得逾24.4萬訪澳旅客,花旗(美:C)稱,訪澳人數大增有利博彩總收入穩步復甦,料1月份...
農曆新年將至,香港大部分銀行陸續公布開工利是「銀碼」,除現金外,部分銀行更加設迪士尼樂園門票及酒店、海味、糕點以及假期回饋員工。其中,星展於虎年最後一個工作日公布,將會派發2850元獎金及100元開工...
每逢新年當然少不了派利是。除了傳統實體利是,近年各大銀行或電子支付平台都相繼推出電子利是功能,就算隔空也可為親友送上祝福。而且更設有不少獎賞,鼓勵大家在農曆新年派電子利是。本報也藉此為讀者們整理各大銀...
港元定存息率普遍下跌,專家指,龍頭發鈔行連番帶頭減息,料中小行紛停戰喘息,順應拆息低企而跟減,冀在加息周期近尾聲,爭相降低資金成本壓力。滙豐1年期定存息減至4.2厘;恒生減至4.1厘,息率跟中銀相同,...
加拿大將於大年初四、即下周三(1月25日)議息,花旗銀行的專家預計加息已近尾聲,加央行於新年開局只加息四分一厘;且料3月再加0.25厘,令目標利率至4.75厘,加息期有望於首季結束。 花旗銀行投資策...
近幾周定期存款呈減息現象,3個月港元定期存款雖然跌穿5厘,但仍有9間銀行達到4厘水平,如果本金有100萬元,3個月仍賺息1萬元或以上。如果手頭資金10萬元也不夠,最高也有4.88厘,但即將到期。 以...
隨著內地重開,防疫政策放鬆,各地區墓園重新向市場開放,內地墓園股福壽園(01448)業務料復甦。新年流流, 唔怕大吉利是, 有錢賺就得啦 福壽園於內地提供殯葬服務,核心服...
本網每日更新高息定期。4間大型銀行的年利率雖有下降趨勢,但目前長息仍守住4厘,且出現以下兩大特點︰1)長息而言,美元定存比港元高息;2)短息有上升趨勢,有大行更驚現1星期18厘高息。以下為4間大型銀行...
隨着內地重開,防疫政策放鬆,各地區墓園重新向市場開放,內地墓園股福壽園(01448)業務料復甦。 福壽園於內地提供殯葬服務,核心服務是墓園服務,佔2022年中期收益80%比重,另一業務是殯儀服務,佔...
為慶祝農曆新年,花旗集團香港及澳門區行政總裁辛葆璉上周五向員工發電郵拜早年,宣布派發688元新年利是予香港全體員工,且從今年1月開始,花旗香港員工可申請一天生日假。辛葆璉又在電郵中表示,2023年對花...
踏入2023年,雖然股市好轉,定期存款利息有所降低,但汲取股災教訓,無論何時都需保留現金,做定期仍屬低風險資產的上佳之選。 上一篇【有10萬元想做定期邊間好?】羅列各大銀行的低門檻之選。今次我們把標...
全球各地各行都在「搶人才」,據《彭博》報道,即使許多華爾街競爭對手都在裁員和削減獎金,但花旗集團(美:C)將其投資銀行部門初級員工薪酬至最多提高15%。 知情人士透露,花旗將經理和副總裁的基本薪金平...
從股市獲利後,想放點錢到銀行做定期,以防萬一?銀行的高息定期存款,有時只是標題吸引,往往附帶條件極多,例如入場費可能要百萬元。所以當你查詢或想正式開立時,手頭資金未必達到高息的門檻。 如果以10萬元...
銀行定存息口再現大變,有新高,有新低。 新高方面,18厘息是為新高,存期7日,銀行以利是錢作招徠,搶眼球之餘,存戶短賺數百元,詳見下文。 新低方面,1年期銀行定存息率一縮再縮,銀行似鐵定今年美國息...
美國加息周期預期進入尾聲,本港多間銀行陸續下調港元定期存款利率,早前的12個月定存5厘息優惠已下架,目前12個月定期最高年利率為4.6厘。 長息方面,多間銀行削減長息,早前提供5厘息以上的銀行,都紛...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出,根據中原研究部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份銀行轉按登記(包括轉按及現契重按)共錄1,555宗,按月回落15.9%,較去年同期減少28.1%,主要是因為去年底銀行先後上調新...
澳門自通關後,旅遊業迅速復甦。花旗引述澳門博彩行業消息指,澳洲1月首15天的博彩收益料達20億澳門元,意味日均賭收達3.14億澳門元,較1月首8天的2.63億澳門元增長20%,反映來自中港台的訪澳旅客...
還有不到一星期就到農曆新年,雖然近年銀行都有積極推出各式各樣的獎賞,鼓勵大眾派發電子利是(e利是),但大眾仍然喜愛派實體利是為主,而利是封更成為身份象徵。而一些銀行推出的利是封在市場上更是被高價出售,...
臨近歲晚收爐,但銀行仍不斷劈港元定期存款息,今天(1月16日)竟多達8間大小行減定存息,包括滙豐(HSBC)繼上周一(9日)於今年首次降息後,新近再全面削低存息,罕現連續兩周出手減;恒生(00011)...
自港澳通關後,澳門入境旅客量持續暢旺,熱門景點大三巴再現旅客迫爆場景。農曆新年將至,有報道指,澳門各大賭場酒店於新春檔期已大部分爆滿。花旗發表研究報告指,即使自去年第四季起,濠賭股股價大幅上漲,但並非...
花旗集團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顯達在接受訪問時向投資者推薦心水收息股。由大行策略師精選本地銀行股,對有意「財息兼收」的穩陣投資者來說,不失為一個參考 劉顯達表示: ...
踏入2023年,銀行大減港元定期存款,但美元息率卻企硬,雖然也略有減息,但至今仍有兩間銀行達5厘水平,長息達到4.5厘的也有超過10間,目前在各存期的最高年利率,都至少與港元一致,部分存期更較港元的存...
通關效應令游資回流,全周多達9間大小行減港元定期存款息,乃自去年第四季以來首次出現最多業界劈息的一周;專家認為,市場憧憬通關刺激樓股,熱錢湧港,本港走資壓力驟降,令年關前銀根甚鬆動,遂料業界紛紛停戰掉...
生物科技股和醫藥股近日普遍造好,市場重新聚焦於該板塊的增長前景。生物科技股當中,康龍化成(03759)今、明兩年盈利增長料冠同業,股價有追落後空間。 多間生物科技股業績都保持高增長,2022年首三季...
花旗(美:C)公布第四季業績,收入按年跌6%至180.1億美元,勝預期;純利按年跌21%至25.1億美元;撇除部分已出售資產,每股盈利按年為1.1美元;淨利息收入132.7億美元亦勝市場預期,企業客戶...
《香港經濟日報集團》免責聲明 本節目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訊,但不能保證絕對無誤;資訊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概不負責。同時,節目內容僅作參考,並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
資金追貨趨勢未變,恒指昨高開後曾倒跌超過200點,但低位有買盤湧現令港股連升兩日。投資界繼續看好內地經濟重啟因素可有利港股,料恒指上半年仍有顯著上升空間,科網股仍有估值重估空間。 恒指每股盈利 料增...
內地三大基建股近年業績都有改善,估值偏低,近日股價回調,提供趁低吸納機會。當中,中國中鐵(00390)2022年首三季業績稱冠同業,可視作首選。 中國走出疫情重啟經濟,預期中央會有更多財政政策支持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