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投資 下頁

搜尋結果 47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銀行積極拓展綠色基金,華僑永亨為合資格新客提供優惠,經網上或流動理財認購該行包括ESG(環境、社會及管冶)在內的零售基金,累計10萬元,有機會獲現金獎賞1000元。而且在跨境理財通下,華僑永亨提供ES...

16:16 2023/03/20
【ESG】新客認購ESG基金 享現金獎賞1000元

ING銀行與螞蟻集團簽訂其首筆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衍生產品(Sustainability-Linked Derivative)交易,有關產品為利率互換合約,總值4億美元。若螞蟻集團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可...

12:42 2023/03/10
【可持續發展】ING與螞蟻集團簽訂首筆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衍生產品 總值4億美元

今年ESG(環境、社會及管冶)新基金終有零的突破,因證監會於2月核准首隻零售產品,也是惠理集團(00806)旗下首隻ESG基金、惠理亞洲食品及營養產業基金成功闖關。 市面現約有6隻專攻營養或糧食安全...

16:09 2023/03/09
【ESG】惠理首隻ESG基金闖關 專攻亞洲食品及營養產業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已今剛好一年,這場戰爭不單帶來了毀滅性的人命傷亡,其影響更遠遠超出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邊界,喚醒了全世界對於能源依賴、糧食安全、國防安全、「綠色」轉型甚至是全球供應鏈的關注。從可持續...

12:17 2023/03/08
俄烏戰爭喚醒世界對能源及安全思考 汲取6大可持續發展教訓(上)

企業的慈善捐款經常出現,而且往往金額也不少,但其實這些捐款對於企業本身有否產生正面的影響呢?支持者斷言,公司捐贈與股東價值最大化是一致的,因為它為公司提供了一個向客戶宣傳其形象並提高其在監管機構和立法...

10:20 2023/03/06
【公司捐贈】企業慈善捐款 = CEO自肥?

企業為什麼會捐款一直是金融研究領域的研究問題,其支持者一直認為,企業捐贈能從兩方面直接為股東提升價值,即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本文將分享相關學術研究。 本文重點解說,詳見組圖︰ ...

08:20 2023/03/06
【公司捐贈】為什麼企業會慈善捐款?

【本報訊】隨氣候議題日益逼切,全球正加大投資新興能源,氫氣被視為其中一項協助邁向低碳的清潔燃料。恒指公司今日新增「滬深港通氫能主題指數」,期望滿足對可持續投資策略有興趣的投資者需求,恒生指數公司行政總...

2023/02/20
恒指公司今推 滬深港通氫能主題指數

隨全球對低碳議題愈趨關注,各地產生不同的ESG標準。富達國際可持續投資策略主管Gabriel Wilson-Otto表示,不同市場對ESG價值看法均有不同,故難以比較不同地域的ESG法規,他亦不同意亞...

2023/02/16
富達:亞企ESG披露細則 較美國成熟

隨全球對低碳議題愈趨關注,各地產生不同的ESG標準。富達國際可持續投資策略主管Gabriel Wilson-Otto表示,不同市場對ESG價值看法均有不同,故難以比較不同地域的ESG法規,他亦不同意亞...

12:03 2023/02/15
【可時續投資】富達:亞洲企業的ESG披露較美國更多 去年進行ESG議題討論的企業數目大增2.5倍

Tesla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個傳奇,隨著業務成展,股價一直向上,突破千元大關,近年上至1200美元高位後一拆三,雖然價格已回落不少,有不少人仍然對其有信心,更希望可以在跌勢下買入,今次讀者就是一個出來工...

17:54 2023/02/09
【理財個案】工作8年儲咗50萬 想買Tesla股票 最近暴跌 入市時機到未?

要達致理想退休生活,須在退休儲蓄、醫療保障、身心健康及退休投資上做好準備,而過去幾年的疫情或多或少影響著市民對退休的規劃。隨著社會逐步復常,友邦香港針對在職港人迎接社會復常對退休準備的新態度展開調查,...

17:59 2023/02/08
疫後73%港人報復式旅遊消費 外遊預算花費2.3萬元

活在香港的我們,每天打開水龍頭便有源源不絕的食水供應,但大家有沒有想過,「自來水」並不是真的自來,更絕非無窮無盡? 其實地球上大部分水都不適合人類飲用,而且不少被鎖在冰川之中,只有1%的水資源屬於淡...

12:19 2023/02/08
【ESG】水資源危機惡化 帶來金融風險 企業有責提高用水效益

近十年幾乎所有行業都冠以「科技」(Tech)的詞綴,如金融科技(FinTech)不一而足。 傳統行業的老牌公司,無不對「科技」初創公司進行投資,甚至收購,希望藉此能更快獲得自身難以快速發展的科技服務...

2023/02/06
摩根大通投資初創碰釘

全球如今有望籌集數十億美元資金,以投資在大自然之上,但相關融資缺口將很快變為高達數萬億美元。 2023年伊始,大自然及生物多樣性相關議題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2023/02/01
施羅德:保護自然生態資金缺口大

兔子一向給人靈活敏捷的形象,對周遭發生的事物保持警覺。富達國際建議投資者應「靈活敏捷、動如脫兔」,以把握中國經濟復甦所帶來的機遇。 富達國際亞太區股票研究主管繆子美認為,踏入兔年,富達留意到投資者對...

2023/01/26
富達:中國市場具結構性增長機會

再有6隻ESG(環境、社會及管冶)新基金成功闖關,包括首源投資環球傘子基金旗下3隻產品,分別為盈信歐洲可持續發展基金、盈信世界可持續發展基金,以及盈信印度次大陸可持續發展基金。而路博邁投資旗下也有兩產...

16:22 2023/01/16
【ESG】ESG基金花款多 專家睇好中港亞洲可持續股票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全球能源危機,全球急需尋找更多石油以外的可靠能源,使核能再次回到鎂光燈下,早前歐盟便把核能納入到可持續分類體系之中。究竟這種極具爭議性的能源,會否在未來的能源結構中擔當更重要的角...

18:32 2023/01/11
全球能源危機 使核能被納入考慮 各國立場趨一致 3大爭議仍難解

【本報訊】渣打銀行發布《財富預期2022報告》,調查結果顯示54%香港投資者積極管理其財富及會改變投資策略,以應對現時不明朗的市場環境。 而在高通脹情況下,香港富裕投資者改變資產配置,由持有現金及股...

2023/01/04
面對市場環境不明朗 54%港投資者採分散投資

渣打銀行最新調查發現在高通脹情況下,香港富裕投資者改變資產配置,由持有現金及股票轉移至新興資產類別,例如可持續投資產品及虛擬資產。調查結果顯示54%的香港投資者積極管理其財富及會改變投資策略,以應對現...

17:53 2023/01/03
【投資調查】香港富裕投資者今年擬減持股票 轉投虛擬資產以分散資產組合

渣打銀行發布《財富預期2022報告》,結果發現在高通脹情況下,香港富裕投資者改變資產配置,由持有現金及股票轉移至新興資產類別,例如可持續投資產品及虛擬資產。另外亦有54%香港投資者積極管理其財富及會改...

17:45 2023/01/03
【財富數據】報告指55%香港投資者來年計劃減持現金 虛擬資產及ESG成更多人投資選擇

渣打銀行發布《財富預期2022報告》,調查結果顯示54%香港投資者積極管理其財富及會改變投資策略,以應對現時不明朗的市場環境,而在高通脹情況下,香港富裕投資者改變資產配置,由持有現金及股票轉移至新興資...

15:19 2023/01/03
【財富管理】渣打:54%香港投資者在高通脹下分散投資 轉投可持續投資產品及虛擬資產

中銀香港(02388)的專家料,本港逾60萬人已持有ESG(環境、社會及管冶)產品,該行擬於新的一年,獨家推出一系列收益型的ESG零售基金,派息率高達6厘;而去年旗下ESG基金的資產值急升近1.3倍。...

18:40 2023/01/02
【ESG】中銀香港擬推收益型ESG基金 派息約6厘

科大商學院發表《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人才發展和策略》研究,該研究建議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專業引入發牌制度,相關技能認證可參考財富管理或證券中介等金融專業的認證安排,以加強市場對人才質素的信心。 籲因應...

2022/12/29
科大商學院 倡綠色金融引入發牌制

本文第一版提及,在環保發展大方向,以及疫後復常的前提下,施羅德環球可持續投資主管Andy Howard展望2023年,有5個值得關注的可持續發展趨勢,包括: 氣候變化及政治意向 天然資本 生...

18:07 2022/12/28
施羅德:展望2023年5個可持續發展趨勢(第二版)

過去一年,可持續投資備受挑戰,同時氣候危機亦逼在眉睫。俄烏戰爭、通脹升溫和能源價格高企,使許多投資者質疑ESG(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投資的潛在價值與財務表現。事實上,可持續投資理念於各地區都備受爭議...

2022/12/23
富達國際:ESG整合更具競爭優勢

金發局今日發表《香港的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概況》資料冊,旨在勾畫出香港作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的優勢和發展成果。金發局主席李律仁稱,氣候相關融資和可持續投資一直是金發局的重點議程, 金發局之...

12:08 2022/12/22
【ESG】金發局發表香港ESG概況資料冊 「需讓國際社會認可香港成就和策略」

工銀亞洲昨(14日)宣布延長環境、社會及管治(ESG)零售基金認購優惠至2023年6月30日,合資格基金產品認購費劃一為0.5%,最低認購金額為100港元,冀以較低的入場門檻吸引更多投資者接觸ESG基...

2022/12/15
工銀ESG基金認購優惠 延至明年6月底

對於可持續發展來說,今年可謂是挑戰重重的一年。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及環球經濟放緩,各國須迫切地確保能源安全和想辦法降低成本,以應對俄羅斯削減對歐洲的能源供應,措施包括入口液化天然氣、重新啟用燃煤發電廠...

12:27 2022/12/07
當前能源結構存缺陷 極端天氣持續 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本月於加拿大舉行,安聯投資全球可持續及影響力投資總監Matt Christensen認為,除氣候變化外,市場亦愈益關注生物多樣性議題,因這對全球...

12:31 2022/12/01
【可持續發展】安聯投資:亞洲高度暴露於氣候風險之中 未來ESG監管政策只會有增無減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與可持續科技學院日前簽署諒解備忘錄,將致力透過教育和科技,共同開展環境、社會和管治(「ESG」)合作項目。可持續科技學院創辦人兼學院顧問、香港科技大學管理學系客座教授羅寶文表示...

12:06 2022/12/01
【可持續發展】羅寶文:香港作為戰略性的門戶 可成為可持續投資和跨境碳交易的區域綠色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