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新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今(11日)於禮賓府,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監誓下,進行就職宣誓,新上任的他在首次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的法律年度開啟典禮上致辭。張舉能提及法官審理帶有政治色彩案件時,判決往往受不同...

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慶典周三登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出席,釋放支持深圳深化改革開放的訊號。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受深圳衛視訪問,指不介意香港GDP被深圳超越的說法,認為兩地可以良性競爭及深度合作。 林鄭月...

彩虹行動成員、沙田區議員岑子杰,於2018年就爭取本港政府承認同性伴侶於海外的婚姻而入稟提出司法覆核,法官今(18日)頒下判詞裁定岑敗訴,並指根據終審法院案例同性伴侶無法符合婚姻定義,故無法與海外異性...

2020年美國大選,前副總統拜登周四(20日)正式接受民主黨提名,出任美國總統候選人挑戰特朗普。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又通過2020年競選黨綱,有關中國部分比4年前明顯不同。民主黨最新黨綱刪走了「致力...

美國大選2020進入選前衝刺階段,黑人女性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正式獲得民主黨提名,作為拜登競選搭擋參選副總統。賀錦麗有個專屬中文名,背景有一定「中國淵源」。但賀錦麗的中國政策立場...

美國加州女性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獲選為拜登副手,周三獲正式提名為民主黨副總統參選人。中國牌定必成為大選一大主要議題,賀錦麗對於中國的態度也受關注。雖然未有新表態,但參考過去紀錄,...

美國早前落實取消香港部分特殊地位,更要求香港製造的入口貨品標為中國製造。中華廠商聯合會行政總裁楊立門認為,此舉僅為打擊中國,亦不按邏輯。 楊立門出席電視節目時表示,有關措施的政治目的多於實際意義,而...

警方昨日(10日)拘捕壹傳媒黎智英等10人,分別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及涉嫌串謀詐騙。據多個傳媒今日(11日)引述消息指,案件再多2名身處海外男子被通緝,包括牧師朱耀明兒子朱牧民,及一名26歲「我要攬炒」...

中國外交部宣布制裁11名美方人士,以反制美國就港區國安法實施、制裁特首林鄭在內11名中港官員。11人名單中,5人為美國國會參議員,1人是眾議員,其餘5人均為美國非政府組織(NGO)負責人。 ...

香港政治環境不穩,不少港人萌生移民念頭,英國及澳洲等國推出措施接納香港人才。不過,同屬五眼聯盟一員的新西蘭表明不會開閘,新西蘭外長稱,不會仿傚英澳,對港人放寬移民規定。 新西蘭外長彼得斯(W...

雖然說美國的《香港人權法案》、《香港自治法》等欺凌對香港的影響暫時是「濕濕碎」,但是卻看到美國及西方國家的本質,一時之間中國和香港好像回復了面對八國聯軍的圍攻,這裏不談政治,但應該要評論影響到樓市的政...

美國國會正式通過「香港自治法案」。香港自治法案內容主要針對中方官員和機構,可以包括北京和香港。但香港自治法案內容比美國去年「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牽連更廣,制裁範圍包括國際銀行,理論上可導致銀行無法與美...

美國國會7月初通過《香港自治法案》,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宣布已簽署《香港自治法案》,並已簽署行政命令,取消予香港的特殊待遇。惟他在宣布簽署《香港自治法案》的記者會上,念念不忘攻擊大選對手拜登,以至出現嚴...

為反制美方就侵犯新疆問題制裁中國官員,中國宣布制裁三名美國議員,當中包括共和黨籍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他在Twitter發帖文回應制裁,指「真掃興!我打算去完德黑蘭後帶同家人到北京放暑假。...

港區國安法實施後,西方國家紛紛重新審視對港政策,繼澳洲宣布對港人提供永久居留途徑後,與澳洲關係密切的新西蘭亦稱會全面審視對港政策,包括引渡規定、戰略物資出口、旅遊建議等。 新西蘭副總理兼外長...

港區國安法生效,令中美角力加劇,美國取消香港部分特殊待遇,外界擔心中美摩擦升級之際,有白宮官員警告美國退休基金,不要投資中國公司,指華企未來存在被制裁風險。 白宮國安顧問奧布賴恩(Rober...

日本自民黨就港區國安法通過決議案,當中要求日本政府取消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訪日安排,引起關注。中國駐日大使館發言人回應時,斥有關決議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對於自民黨...

美國總統特朗普遭到前幕僚出書批評,指稱他的外交政策私心處處,把個人政治利益置於國家安全之上,甚至是要求中國協助他連任。盡管矛頭指向特朗普,實際上傷害有限,反而是把他綁上戰車,勢必更大力反中,以證自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