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經濟衰退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辦公室發表報告表示,對科技股的看法正反皆有,看好軟體和互聯網等中周期類股以及人工智慧(AI)龍頭股,而對智慧型手機則持謹慎觀點。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辦公室發表【投資亞太...
對於近月來算是被市場熱炒的內房板塊,恒生投資管理董事兼投資總監薛永輝在接受Money Times專訪時表示,目前內房仍未見底,整個板塊仍面臨調整,不確定性十分高,炒作風險很高。困擾內地經濟甚久的房地產...
美股走勢繼續受利率去向困擾,前周才炒擔心加息,上周已轉炒憂經濟衰退,明顯是資金找消息炒作。整體上,只要聯儲局未來不再大幅加息,市場會可望消化負面消息。 港股方面,早前走勢相對上仍偏弱,上周五借季結才...
重點 1.恒生投資薛永輝認為,從兩大指標判斷,港股仍處於築底階段。 2.他認為可做兩手準備,投資高息股及中資科技股。 3.他說,美國經濟仍有機會衰退,可買入債券分散風險。 ----------...
近期市場普遍預期美國經濟可以軟著陸,年初大家擔心的「經濟衰退」好像愈走愈遠,但施羅德投資首席經濟師及策略師Keith Wade撰文指,雖然不再預測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但軟著陸仍面臨三項挑戰。Keith ...
儲蓄就像減肥,基本精神相似。前者節儉,後者節食,均設下不同限制,要求人約束自身慾望,也考驗人遵守自己定下的紀律,並經常犧牲自己的喜好,方能有所成績。維持你的財政預算,需要適度的紀律、規劃和權衡。為了達...
加息周期已逾一年,加上中港經濟復甦步伐緩慢,港股今年以來持續弱勢,跑輸美股、日股等外圍,在9月底更跌穿17500大關。迎來2023最後一季,港股有沒有轉機?抑或低處未算低?本網請來三位港股專家作前瞻。...
歐元區9月份的通貨膨脹率降至兩年來的最低水平,這表明歐洲央行持續不斷的加息措施正在成功地抑制物價飛漲,儘管經濟成長所付出 的代價越來越大。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周五公佈的速報數據,歐元區2...
上周美聯儲議息按兵不動,但預計今年底前仍會加息一次。市場已普遍預期加息接近尾聲,甚至已經到頂。瑞士寶盛股票策略研究主管Mathieu Racheter指出,過往經驗來看,股市在最後一次加息後往往表現較...
港股受制兩大因素下挫,恒生指數全日跌238點收報17373點,大市無力反彈,小心下見16800點。不過,好友仍有反攻能力,因為10月是傳統升多跌少的月份,隨時是大市見底月份。明日是9月最後一個交易日,...
有「長勝將軍」之稱的首域盈信資產管理(FSSA)管理合夥人劉國傑(Martin Lau)早前接受美國評級機構晨星(Morning Star)訪問時提到,中國從來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好,但也可能沒有想像中...
2023鳳凰灣區財經論壇昨在香港與深圳兩地同步開幕,國家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指隨着政策效應逐漸顯現,內地經濟過去兩個月有邊際改善,但國內需求不足等問題仍存,需要一個過程去解決。對於全...
【本報訊】隨美國經濟數據偏強,市場對經濟軟着陸預期提升。不過,富達國際發表第四季投資展望時指,韌性趨勢能否延續仍存不確定性,因為經濟衰退風險仍偏高,預計出現周期性衰退的可能性達60%,未來12個月美國...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最近很忙,同時關注「夜經濟」、「刺激股市成交」及「樓價下跌」問題,市場預期「刺激股市成交」是劍指減印花稅,「樓價下跌」應對則是「減辣招」,對比疫情期間的刺激措施是加大開支,今次影響的是...
美聯儲9月21日議息會議雖然一如市場預期不加息,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5.25%至5.50%,但出乎意料地放鷹,暗示年內還要升息一次以及明年維持高利率機會增加。議息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連日上升...
今個中秋,美政府可能停擺(Shut Down),對美股言大件事嗎?國內財聯社作了個綜合分析。 由於國會議員在下一財年的國家預算上陷入僵局,美國政府似乎即將關閉。但華爾街大佬們似乎不擔心這會對美國股市...
艾德金融董事及外滙主管熊俊傑表示,盡管英國加息周期很大機會已經結束,但借貸成本上升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而減息的前景仍然遙遠,目前市場普遍預期英國最快要到2024年第三季才會開始減息。鑑於抵押貸款利率長...
內地近期除了放寬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復甦外,亦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放鬆對房地產市場的監管,例如「認房不認貸」等。但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接受《Money Times》專訪時表示,若想捕捉內房機遇,要遵守...
中央連番出招,最新數據反映個別經濟範疇有回穩跡象,但EPFR反映,上周環球資金加大沽出中資股。國際金融協會表示,外資於8月份淨沽出1162億元中國股票,創8年新高。今年以來「中字頭」資產整體回報大幅跑...
中港兩地股市今早齊齊下挫,恒生指數下跌328點或1.8%收報17729點,港股「秋分」後一如預期下跌。但從另一角度而言卻是機遇,深度下跌更可以撈貨。筆者上周指出,恒指營造「雙底」型態,以為可以打破近年...
本欄在8月初時提出:隨著美國年內衰退預期快速退潮,商品重展升浪,而最遲鈍的美債與美金,亦開始最後的逆轉,美10年期長債息快速升至4.2%,為去年11月初以來最高,距離全面見頂只有一步之遙。有小股神之稱...
隨着旅遊業復甦,香港經濟亦較疫情期間有所改善,本港第二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更錄得按年增長1.5%。然而,香港地產業仍然受壓,發展商面臨不同挑戰,例如環球經濟不穩、加息等,使投資決定變得更為審慎。要為未來...
今年初,市場普遍預期全球經濟衰退將在年底來臨。但這種預期已經完全改變,市場開始普遍預期經濟「軟着陸」、甚至維持穩健。 我認為,全球經濟「硬着陸」的風險嚴重被低估,央行政策改變對市場的影響仍未完全顯現...
英倫銀行意外按兵不動,為連續14次加息後首次暫緩收緊貨幣政策。通脹由高位回落速度太慢,為英國加息至金融海嘯後新高的最大原因,但付出的代價是經濟下滑,當地民眾難免想問:息率見頂了嗎?加息加夠未?踏入20...
美國政府最新8月發行的一隻10年期債券,面值100美元,票面利息3.875厘,短短1個半月後,債價跌至95.25美元,令中期收益率升至4.5厘,美國加息周期接近見頂,為何美債息仍升?分析認為有四大原因...
即使美國利率快見頂,高利率環境仍要持續一段時間。在這個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愈來愈少人對自身財務狀況有信心,即使是百萬富翁亦無安全感。然而,富人們自有一套財務措施來改善他們的長遠福祉。本文分享富裕人...
聯儲局前副主席科恩(Donald Kohn)、聯儲局前理事沃什(Kevin Warsh)分別認為,美國經濟難以實現軟着陸。不過二人就加息看法分歧。科恩認為儲局可能需要進一步加息,沃什則警告不要再加息,...
政府統計處公布今年8份的消費物價指數。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8%,較市場預期的上升2%低。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基本通脹率為1.5%,較7月份的1.6%略低。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
有歷史以來,市場其中一個最有信心,但獲得最慘痛後果的交易,終於出現了:(@Yahoo, Business Insider, Advisor Perspective, Google, Double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