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經濟衰退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內地券商國海證券認為,港股第二季會反彈,尤其是第二季中後期,認為4月份是布局港股的好時機。 國海證券發表報告指,鑒於海外金融風險、A股和港股報表披露季節、3月內地經濟數據和新政策的空窗期等因素對港股...
英國周五公佈,其經濟在去年第四季度有所增長,旅行社的業務量猛增以及國家對飆升的能源費用的支持幫助該國避免陷入衰退。 去年在第三季度收縮0.1%之後,第四季的經濟產出比前三個月增加了0.1%,收縮幅度...
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併購活動縮減到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因為利率上升、高通脹和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使企業生的交易欲望變差。Dealogic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第一季度的併購量下滑了48%,至57...
因準確預測2008年金融危機而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家魯賓尼(Nouriel Roubini)表示,美國的銀行危機仍未結束,金融體系將無法應對龐大的私人及公共債務,美國當局堅稱銀行體系「穩健」,只...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著名經濟學家魯賓尼(Nouriel Roubini)近日出席會議時警告,美國銀行業的動盪可能難以平息,將對經濟造成更大的衝擊,並指出美國經濟正處於「三難困境」 (Trilemma)...
英國希斯路機場(Heathrow Airport)的安保人員工會與資方談判破裂,如期周五(3月31日)起舉行連續10日的大罷工,估計將嚴重影響機場復活節假期運作。 團結聯盟(Unite unions...
港股升,要權重股給力;港股權重股,要看科企表現,而科企的標的,外看納指,內看政策。 內地政策無甚利淡,則看外圍,尤其納指形勢,在市場仍然討論銀行危機的同時,納指早突破危機前頂部,並且自低點急升20%...
農業銀行(01288)昨日公布業績,全年淨息差按年跌22個基點,至1.9%,行長付萬軍在業績會上表示,下跌原因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調整及存款定期化趨勢等影響,與行業保持相同趨勢,預計今年首季的...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周五(31日)公布2022年最後一季的本地生產總值(GDP)修正數據,確認當地避過經濟衰退,而且有輕微增長。 英希思路機場安保舉行10日大罷工 勞資薪酬談判破裂 ONS指...
香港經濟逐步回穩,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宣布延長一系列扶助本地中小企的寬減紓困措施,協助業界加快復蘇,並利用先進技術及創新服務升級轉型。本局會繼續向中小企提供半價寬減費用措施*,適用於顧問項目及...
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今日在國新辦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當前中國發展面臨的不確定、難預料的因素較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仍面臨不少困難,將在落實好前期出台政策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稅費優惠政策,...
國家統計局公佈,內地3月官方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降至51.9,官方非製造業PMI升至58.2,均勝於預期。3月官方綜合PMI升至57,表明企業生產經營總體情況繼續好轉。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
從美國矽谷、標誌銀行爆煲,到瑞信、德銀等相繼「出事」,這些美、歐銀行規模不同、字號有老有嫩,今時都出了「一些狀況」。即使市場仍傾向相信,這些金融亂象並不會造成更廣泛的影響,但很難不令投資者憂慮,世界正...
儲局高速加息以來,就業市場緊缺的情況幾乎完全無變: 1) 經濟輕微回落後又有過熱迹象 2) 甚至連對利率最敏感的樓市都開始回升 3) 看似恐怖的銀行危機,只是纏擾了大約兩周時間,結果卻是股債商品...
晉達(Ninety One)全方位中國股票策略聯席投資組合經理馬文暢表示,中國在新冠疫情後重新開放,有助推動近至中期的經濟復甦和復常。 長遠來看,中國經濟正經歷結構性變化,使經濟增長放緩但亦將更為持...
馬雲周遊列國兩年後歸國的消息傳出後,阿里巴巴(09988)就宣布大規模組織變革,為6大業務集團潛在上市鋪路,刺激股價大幅飆升逾1成,連帶其他中概股亦迎來反彈。 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發表評論文章指...
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但對於中美是否已進入新冷戰的階段,外界未有廣泛共識。美國華盛頓一間頗具影響力的政策研究機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報告稱,中美新一輪冷戰已打響,美國須清醒...
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開幕式今早在海南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李強表示,中國將始終堅持改革開放;將持續擴大市場規模,在擴大市場准入、優化營商環境、保障項目落地等方面推出新的舉...
中金梳理歷史上美聯儲降息的條件,發現要麼是經濟衰退和通縮風險顯著上升;要麼是金融市場出現重大黑天鵝且可能演變為金融系統性風險,否則美聯儲或不會輕易減息。這次聯儲或採取「高利率臨時擴表」的組合來應對通脹...
市場持續關注美國區域性銀行的流動性危機,如何波及美國前景。有「新債王」之稱的雙綫資本(Doubleline Capital)創辦人兼執行長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最新表示,他認為未來...
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並指出數字化轉型最重要的課題,就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並進一步從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談及如何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相融合。 專訪 國...
過去幾年,由Meme股之亂,到木頭姐暴挫後,資金反而加速流入,散戶的力量正快速改造金融市場,對此,高盛亦作出其預測:今年美國家庭將從美股撤資7,500億美元。不過,在儲局加息最急的時刻在去年二、三季,...
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美:BRK.A)公司再度增持西方石油(美:OXY)。 專訪 國策專家趙文利 談港股次季部署【】 巴菲特於3月23日、27日耗資約2.16億美...
美國持續加息和緊縮政策的影響逐步浮現,多項潛在危機已發展至另一階段。已發展市場很大機會陷入經濟衰退,中國重新開放或可帶來生機,讓已發展市場得到喘息的機會。 自從史上最急促的加息進程引發歐美銀行危機後...
市場不斷擴大對銀行存款流失的恐慌,不過,如果回溯歷史的話,存款太多,對銀行的傷害,可能不比存款太少低,歐洲面對的是資產質素惡化的問題,但美國銀行面對的甚至不像是問題,而是幫助解決了問題: 由存款極度極...
美歐銀行倒閉潮餘震不斷,市場憂慮蔓延至德國龍頭德意志銀行。於經濟前景轉差及息口未明朗下,加上習普會提出強化雙邊關係計劃,沙特阿拉伯與伊朗恢復建交,以及爭持逾年的俄烏戰局,各項國際大事如何影響股、債、滙...
銀行業危機困擾市場情緒,加上聯儲局上周續放緩加息步伐,僅加0.25厘,市場開始憧憬加息周期完結甚至快將開始減息。惟貝萊德(Blackrock)卻持不同看法,指雖然交易員押注聯儲局不會加息,但預期聯儲局...
澳洲銀行業協會首席執行官Anna Bligh表示,隨著央行不斷提高利率,澳洲各大銀行正在與借款人進行談判,以減輕難以償還房貸者的負擔。 多項減免討論中 Bligh在悉尼舉行的澳洲金融評論峰會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