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 下頁

搜尋結果 11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今日跟大家分享一下植物油和動物油的種種。大多數植物油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而動物油則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請大家看一個例外,椰子油是植物油,但它所含的脂肪酸比豬油還要多。曾經一度風行吃椰子油、用椰子...

2023/11/23
食用油的選擇

腦動脈瘤如「不定時炸彈」,一旦破裂可致命。台灣一名50歲男子與同事爭執期間,突然倒下昏迷,送院檢查發現動脈瘤破裂,可惜搶救後證實不治。有醫生表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都是此病的高危群組,又指若突然出現劇...

15:21 2023/11/22
腦動脈瘤|男子與同事爭執突昏迷 動脈瘤破裂送院搶救不治【附6大症狀】

香港約有百分之六至十二的育齡女士患多囊卵巢症,並受月經周期不穩、Androgen賀爾蒙高、胰島素抗阻、慢性無排卵等困擾。通常更伴隨高血脂、血糖和血壓,更易患上代謝症候群和糖尿病。 高體脂率的女性,其實...

2023/11/20
減脂肪可令經期準時

現代人經常上班久坐,缺少日常運動,導致腰圍愈來愈大。台灣有醫生則指出,腰圍越大,壽命也會越短,而腰圍是衡量人體肥胖程度以及檢視内臟脂肪堆積的重要指標。最新影片推介:台灣胸腔重症科醫生黃軒昨日(16日)...

20:02 2023/11/16
中央肥胖|美國研究:腰圍越大壽命越短 每粗5cm死亡率恐最高增9%

糖尿病是本港主要死因之一,根據醫管局統計,2021年有548人死於糖尿病,在主要死因中位居第10位。而糖尿病近年亦有年輕化趨勢,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黃渭湘接受《TOPick診症室》訪問,提到一名30...

17:44 2023/11/08
糖尿病|30歲港女拒接受患糖尿病致病情惡化 醫生:初期無明顯症狀

中風是本港第四號殺手,每年平均約有3000多人死於中風。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關注日,TOPick請來養和醫院腦神經科名譽顧問醫生吳炳榮,拆解腦中風的成因、症狀及預防方法。最新影片:中風成因吳醫生指出...

00:00 2023/10/29
TOPick診症室丨中風1分鐘死200萬腦細胞 醫生拆解中風成因及先兆

不良生活習慣隨時影響心臟健康!台灣有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26歲男子因胸悶求診,進行心電圖後驚揭患上心肌梗塞,血管幾乎完全塞死,需要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追溯病因後,才發現男子因家庭關係從小經常吃炸物,加...

11:59 2023/10/19
【心臟健康】26歲男子1個壞習慣致心血管全部阻塞 醫生嘆:幾乎集齊高危因素

糖尿病是因為身體內胰島素的供應追不上需求(有可能是因為缺乏胰島素,或對胰島素的反應減低,或兩者同時出現)而引致血糖水平上升的慢性疾病,現為本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排第十位,估計患者數目約有70萬人。糖尿...

17:54 2023/10/10
【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無明顯徵狀 醫生分享5個預防糖尿病小錦囊

不少人都會每年定期做身體檢查Body Check,希望預防勝於治療;亦有部份市民因需要接種疫苗而進行體檢。在挑選身體檢查套餐時,應考慮甚麼事項?是否檢查項目越多越好、越貴越有效?未買保險就進行身體檢查...

08:00 2023/09/28
【身體檢查2023】Body Check項目愈多愈好?體檢套餐價錢比較 一千元有找

全球每年有400萬至500萬人因為心因性心臟病(SCD)猝死,例如冠心病等,本港每10萬人中有31人中招。全球各地27名醫學專家有見近年全球各地死亡數字高企,共花3年時間研究減少猝死機會的方法。專家於...

2023/09/01
家人心因性猝死 學者倡全家篩查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也是最常見的運動之一,是最簡單的運動,但也是最易出錯的運動。 一、走路速度影響健康 2019年,美國《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發表了...

2023/08/05
步速與長壽

劇烈運動後可能會誘發猝死。台灣一名40歲男子,在打完籃球後為補充水分,狂灌冰水,未料,他突然臉色發白倒地,緊急送往醫院後竟揭發是急性心肌梗塞,差點猝死。最新影片推介:台灣外科醫生陳榮堅於個人網站分享案...

11:07 2023/07/20
【猝死危機】40歲男打完波狂灌1飲品 急性心肌梗塞倒地險猝死

最近因為生活習慣改變,晚了點睡,而一向很能睡的「睡寶寶」遇上樓上裝修,每天早上就鑽牆打洞甚麼的,製造一系列令人無法安眠的噪音。白天有點疲憊,還好工作不忙,午後可來個小睡。除了我,有些好友,也是每天有午...

2023/06/23
午睡習慣

上班族常常食無定時,就算按時吃飯也要選對食物。台灣有醫生分享,一名30多歲男子每天午餐及晚餐,都選擇在公司附近吃一類食物,導致他的腎功能嚴重惡化,甚至還出現輕微糖尿病。 最新影片: 台灣家醫科醫師黃彗...

16:12 2023/04/25
【不當飲食】30歲男早晚吃1類食物致腎虧糖尿病 醫生:上班族常見

減肥勿操之過急。一名38歲男子因有「三高」問題,被醫生建議減肥。他在一個月內做一項高強度運動,雖然成功減重,但卻被發現膝蓋嚴重勞損似60歲。 最新影片: 綜合內地媒體報導,杭州一名38歲吳姓男子在體檢...

18:42 2023/04/22
【運動損傷】38歲「三高」男高強度減肥1個月 一個動作致嚴重磨損膝蓋似60歲

心臟病和腦血管病已成為本港第二號殺手,部分慢性冠心病的病人需要透過「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以增加血液供應量。不過患者接受手術後,仍需要定期覆診、以及透過藥物控制膽固醇水平。 中大一項研究追蹤手術後患者多...

00:00 2023/04/11
【三高問題】3成7搭橋病人術後膽固醇水平未達指標 中大:病人需持之以恆管理血脂

年齡是個人秘密,無故「問人幾歲」,現社會是一條犯私隱的問題,隨時被人問候回應。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出生年齡,碰到這問題,你有權選擇回應或沉默。具體一點,如果被問到你的「血管幾歲」,超過九成人不但不懂回應...

2023/04/01
你今年幾歲?

最近,看到減磅戰友Kathy的日記裏,多了用薑黃烹調的菜餚,如:薑黃蛋炒飯、薑黃焗春雞、薑黃薄餅配咖喱等。 Kathy說︰「聽說黃薑粉很有益,所以我最近不停在構思相關菜餚。」 「黃薑和薑黃粉含有豐富的...

16:07 2023/03/14
【抗炎食材】黃薑抗氧化抗炎恩物 營養師:助預防身體發炎所導致的長期病患

香港腎臟基金會等3個組織,上月為1,661名市民做身體檢查,發現73%市民不自知有高血脂,有近68%和56%市民不知道已患上高血糖和高血壓,另有36%人並不知道自己過重或肥胖。接受檢查的市民年齡中位數...

17:52 2023/03/06
【健康調查】六成市民「三高」不自知 市民應早識別早治療

由香港腎臟基金會、香港腎科學會、香港腎科護士學會合辦的「第18屆世界腎臟日暨第3屆香港腎臟日」,今年的主題為「健康護腎 尋四隱患」,大會今日(5日)在赤柱廣場舉辦新聞發佈會,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衛生...

13:53 2023/03/05
【慢性疾病】調查揭港人4大隱患危害腎臟健康 世界腎臟日8個護腎小貼士

「5年前確診患癌,但已經好翻,黎緊想幫3歲女兒買保險,但個保險代理話,呀女有可能被拒保或者張單加不保事項⋯⋯」,這個用戶的個案可能絕非罕見。事實上,當父母為子女買保險時,保險公司除了會問準受保人的健康...

17:44 2023/03/02
【保險解碼】如果父母患上呢幾隻病 其仔女買保險都可能受影響

天氣反覆、日夜溫差大,容易誘發心肌梗塞等問題。台灣有醫護透露,深切治療部(ICU)一夜接收了10多名心肌梗塞、腦中風的患者,床位爆滿,有患者甚至在病發後短短數小時離世,提醒民眾要注意5大奪命高危因素。...

18:26 2023/02/01
【心血管健康】溫差大心肌梗塞患者激增 醫護揭ICU床位一夜爆滿【附5大奪命因素】

近年港人愈來愈注重健康飲食,尤其是即將迎接新一年,更加應該吃得再均衡一點。肉類是人體補充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之一,大家也常聽說「吃白肉比紅肉健康」,究竟這說法是否正確?紅肉與白肉又怎樣區分呢?請來營養師張...

14:27 2022/12/30
【減肥陷阱】雞胸白肉雞髀紅肉? 營養師教分紅白肉︰過量攝取可致肥【內附簡易食譜】

寒流來襲,健康危機亦隨之湧現。台灣連日來受到寒流來襲,多人在寒流中猝死,包括1名30多歲男子。醫生指,該名年輕男子沒有「三高」病史,推測是他的吸煙習慣增加死亡風險。 最新影片 綜合台媒報道,近日冷鋒襲...

12:51 2022/12/25
【猝死危機】「無三高病史」30+男子寒流中猝死 醫生揭壞習慣增死亡風險

冷鋒殺到!面對氣溫急降,有醫生便提醒三高人士(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疾病與年長者,需做好身體保暖措施,以防止因低溫及溫差過大,誘發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如心肌梗塞、腦中風。 最新影片: 台...

12:35 2022/12/01
【冷鋒殺到】氣溫急降易誘發心肌梗塞腦中風 醫生揭3類高危人士

現在流行醫美,很多女性在面上發現「礙眼」之物,如斑或粒粒,就會跑去美容院或醫美醫生把它們「毁屍滅迹」。現時要靚確實非常方便,利用科技就可把臉上不想見到之物「幹掉」,故現代女性確實比上一代的同齡女性看來...

2022/11/18
眼瞼黃斑瘤的身體訊號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12日)表示,中心經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確認新增一宗感染類鼻疽確診個案。 新增個案涉及一名居於大圍的74歲女子,患有支氣管擴張和多種長期病患,包括高血壓、高血脂和甲狀腺亢奮...

18:09 2022/11/12
【類鼻疽】居於大圍74歲女確診 曾肺部感染致咳血現情況穩定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根據醫管局統計,目前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病人,相當於每10名港人便有1人患糖尿病。假如血糖水平長期偏高,或會影響身體器官功能,併發「糖尿腎」、「糖尿眼」,甚至中風等,因此,及...

14:27 2022/11/10
每10人就有1個患糖尿病 患者可否買醫療保?

香港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中風研究組發現,於2001年至2021年期間,香港的年輕中風,即中風發生於18至55歲的發病率增加3成。研究團隊今(27日)建議,市民要有效控制血管風險因素,尤其是高...

14:14 2022/10/27
【健康危機】港大醫學院研究揭年輕中風發病率增3成 提醒市民控制三高及減鈉

外賣愈來愈方便,很多人都會用來解決一日三餐。台灣一名37歲男子不煙不酒,生活規律,卻在身體檢查後發現很多指數不達標,還患上高血壓。經診斷罹患脂肪肝,最終靠積極做運動和飲食,改善身體情況。 最新影片: ...

18:32 2022/10/11
【KO脂肪肝】男子不煙不酒生活規律仍患脂肪肝 靠一招逆轉重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