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90 個
肝硬化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本港約54萬人患有乙型肝炎,部分人可經藥物或自身痊癒,達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清除,成為「乙肝康復者」。中大醫學院分析近10,000名乙肝康復者長達12年的數據,發現他們在康復後出現嚴重肝病併發症的風險會...
湖南長沙一名8歲男童吳俊熙患肝硬化等多種疾病,需進行肝臟移植,經過配型他與媽媽的條件吻合,媽媽決定割肝救子。 內媒報導稱,吳俊熙的父母是聾啞人,家庭經濟困難。長沙天心區合力得知消息後,組織發起援...
受疫情影響,全城近日再掀起一股藥物炒賣潮,銅鑼灣有藥房將定價「必理痛」至798一盒,成「天價」藥物。惟網上曾有傳言指:「一粒必理痛會殘留體內5年,有人經痛時服用必理痛,30歲就要洗腎。」台灣有藥師就指...
身體出現不明瘀青要注意!一名30歲男子在沒有與人打架或碰撞到身體的情況下,身體仍出現許多瘀青,求醫驚揭患「肝硬化」。醫生提醒,身體出現不明瘀青且難消散,就要小心是肝臟問題。 最新影片: 台灣敏...
不少初生嬰兒都有黃疸問題,皮膚及眼白會呈現黃色,普遍2至3個星期就會漸漸減退。可時,BB持續出現黃疸就需正視,隨時會是膽管閉塞,嚴重會肝硬化,需換肝保命。台灣有兒科醫生就分享案例,1個月大BB出現全身...
香港大學醫學院團隊在研發乙型肝炎藥物上領先全球,在最新一項新藥試驗中,成功令約1成患者達到「功能性治癒」,令患者免疫系統復甦以抗擊病毒,免除終身服藥痛苦,降低將來患上肝癌、肝硬化風險,為全港57萬乙肝...
香港大學醫學院團隊在研發乙型肝炎藥物上領先全球,在最新一項新藥試驗中,成功令約1成患者達到「功能性治癒」,令患者免疫系統復甦以抗擊病毒,免除終身服藥痛苦,降低將來患上肝癌、肝硬化風險,為全港57萬乙肝...
相信不少人都試過,身體明明沒有遭碰撞,卻莫名出現瘀青。台灣外科醫生警告,身體若出現3種瘀青,可能是肝腎出現危機的警號。 最新影片: 台灣外科醫生陳榮堅在Facebook專頁指出,身體若無任何外...
大量嗜甜會對身體健康構成威脅。台灣一名20歲男大學生因肚痛、上吐下瀉求醫,結果意外發現他嗜甜如命的飲食習慣,導致其患上嚴重脂肪肝。 最新影片: 急症科醫生魏智偉在《醫師好辣》節目分享案例,指有...
天氣轉冷即將入冬,不少人都會在冬天吃進補食材,其中羊腩煲相當受歡迎。不過,台灣有醫生引述病例,提醒一類人千萬不可胡亂進補,否則有機會危及性命。 最新影片: 台灣胃腸肝膽科醫師張振榕在節目《健康...
肝癌是本港第3大癌症殺手,成因眾多,其中不良飲食也可是其一。內地一名24歲女子結婚後,因夫妻關係失和而經常吵架,每月最少吵18次架,引致她長期心情鬱悶,並有爭吵後酗酒的習慣。女子在2個多月前發現右上腹...
肝不好很容易有各種體臭問題。有醫生便指曾有一名老婦因嚴重口臭而求診,檢查下發現原來是肝硬化及便祕問題所導致,因此呼籲民眾要於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身體是否有出現3種異味情況,包括口臭、汗臭及尿臭。 最...
肝癌是本港第3號癌症殺手,僅此於肺癌和大腸癌,每年約有1800宗新症,有7成半是男性,平均發病年齡為63至69歲。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邱宗祥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肝癌早期病徵不明顯,曾有病人飲酒後...
保護肝臟使之運作健康,除了多飲白開水和保持充足睡眠外,還要戒掉無節制地飲酒,因為它含有的乙醇能加重肝臟的代謝負擔,會造成酒精性肝臟,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另一會損害肝臟的物質,是煙草。它含有的大量有毒...
乙型肝炎被稱為「無聲疾病」,其徵狀未必明顯,但患者發現時可能已演變為肝癌或肝硬化,要醫治亦變得棘手。 黎宏裕正是乙型肝炎帶菌者,他說這病無法根治:「醫生說儼如背着一個計時炸彈在身。」他現為香港肝康會...
不要輕視身體的小毛病,若長期置之不理,分分鐘會有大病找上門。台灣一名婦人上腹痛逾10日,服藥後也沒有好轉,照超聲波後,竟發現有一顆9厘米的肝臟腫瘤。醫生提醒,如腹痛持續未有改善,應盡快尋求腸胃科醫生安...
藝人常因身材問題引起話題。台灣歌手A-Lin近日在演唱會慶功宴上透露,自己因為吃得「太精緻」,導致體檢時被發現患有脂肪肝,在醫生建議下進行戒酒。同時還需要多運動、控制飲食。 最新影片: 身材忽...
有開心果之稱的「肥姐」沈殿霞,在2008年2月19日因病離世,而適逢昨天(21日)是肥姐77歲冥壽,Google搜尋器主頁也以肥姐經典卡通造型做主頁,除了令一眾港人懷緬肥姐外,連她的愛女欣宜亦有在網上...
瘦人都可能有脂肪肝!若不及早改善,更會演變為肝硬化甚至肝癌。根據香港中文大學一項普查,本港有近100萬名港人患脂肪肝。台灣營養師余朱青在其facebook專頁指,並非體重超標的人才會脂肪肝,因不少人做...
飲食高糖高油高脂,隨時患上脂肪肝。台灣一名體重98公斤的男子,10年前在公司安排的體檢,發現自己患有中度脂肪肝。男子忽略患上脂肪肝的嚴重性,覺得只要靠運動就來改善,並沒有到醫院求醫診治,10年後因為身...
肝癌是本港第五常見癌症,2019年錄得超過1,800宗新症,男女患者比例約為3.3比1。肝癌的風險因素包括乙型及丙型肝炎、吸煙、酗酒等,其中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本港最常見的肝癌風險因素。 最新...
本港5歲女童小予恩患先天性膽管閉塞,其家人昨日(21日)在Facebook專頁「小予恩關懷禱告組」表示,小予恩本月20日因心跳及血壓過低而需入ICU,更出現肝臟衰竭、無法再進行肝移植手術。家人呼籲網民...
脂肪肝在香港相當普遍,有研究指出近四成港人有脂肪肝,其患病率隨年齡遞增。脂肪肝是指肝內積聚的脂肪超過肝臟容量的5%,其成因與攝取過量酒精、肥胖、藥物等有關。 中央肥胖、三高人士 脂肪肝高危 大部...
脂肪肝問題愈來愈普遍,有年輕化趨勢,而且並非肥胖人士才會患上。香港中文大學過去一項普查發現,本港有近1/4人患脂肪肝,推算約100萬名港人患脂肪肝。「Nutri Life」註冊營養師謝詠瑩(Glori...
上海昨(21日)增1,931宗本土確診和15,698宗無症狀感染,總數17,629宗,較上日的18,495宗稍微回落。昨日並新增11宗死亡個案,平均年齡84.2歲,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所致。上海...
喜歡打邊爐也要適可而止。台灣有胃腸肝膽科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17歲男生腹部持續劇痛,求醫後被發現有5顆膽結石。醫生指出,這與他經常打邊爐有關,常吃高油脂食物容易形成結石,必須改變飲食習慣。 最新影片...
春季潮濕天氣來臨,容易導致家中木製器具發霉。而廚房中的砧板及筷子是家家戶戶所必備,在每日的飲食中都需要接觸;但若潮濕天氣下不留意衛生,則容易發霉滋生毒素,很可能將致癌物質吃下肚。 最新影片: ...
在甲型與戊型肝炎中間的乙、丙及丁型肝炎(B、C、D型肝炎),傳染途徑相若,都是透過血液及體液接觸傳播,但同枱用餐或摟抱等社交接觸並不會傳染。當中以乙型肝炎最為普遍,本港約每13人便有一人帶有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