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青山醫院及聯合醫院石屎塌下事故中,兩次均是社交平台帖文揭發,醫管局才作出公布。局方昨日被問到呈報事件的準則,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承認,醫院向公眾滙報、以及醫院與聯網的通報,均有可改善的地方。 有病人...

2023/03/09
高拔陞:改善公眾滙報聯網通報

醫管局即日起推出電子醫生證明書,即電子病假紙。病人可透過醫管局應用程式HA Go下載和分享電子病假紙。該局指,電子醫生證明書採用電子簽署,與傳統簽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亦同樣會列明病人姓名及有關的診症資...

2023/03/06
電子病假紙啟用 HA Go下載分享

聯合醫院早前有手術燈塌下,醫管局事後調查發現,公立醫院共有23枝手術燈有潛在風險。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昨表示,如發現承辦商就保養問題失責,會作出追究。 聯合醫院上月中有手術燈墜下,一名麻醉助理受傷,...

2023/03/06
倘手術燈承辦商保養失責 盧寵茂:保留追究權利

公立醫院近期接連發生事故,青山醫院被揭發去年11月有石屎從病房天花掉落,於一張病床的床頭枕頭位置,幸無病人及職員受傷。不過醫管局當時未有主動公布事件,公眾事隔近4個月才知情。醫管局昨回覆查詢時確認事件...

2023/03/06
青山醫院冧天花石屎 事隔4月始確認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表示,涉事手術燈及其他有風險手術燈,全部來自同一品牌,醫管局亦是安排原廠負責維修,「系統似乎好完善」,對結果出現意外感到遺憾,已嚴正要求承辦商改善,並已向監管機構報告,保留追...

2023/02/25
手術燈級別最低 醫局不覆檢維修

聯合醫院手術燈墜下事故發生一周,醫管局昨日公布,同一品牌23枝手術燈有潛在風險,決定更換所有同一品牌手術燈的懸掛螺絲。專家顧問林超雄表示,事發時6顆螺絲全部斷裂,化驗後發現呈金屬疲勞特徵,另外其餘的手...

2023/02/25
手術燈事故 涉螺絲強行扭緊滑牙

【本報訊】醫管局於去年12月底推出員工置業貸款計劃,入職3年以上合資格享有房屋福利的員工可申請貸款買樓,勞工及福局昨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時表示,截至上月31日起,已收到超過400份申請及接近800宗查詢...

2023/02/16
醫局員工置業貸款計劃 暫逾400申請

電子醫生證明書亦適用於遙距醫療。醫管局表示,遙距醫療病人可以免卻因要領取病假紙,而要親身到訪診所及醫院。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指,電子醫生證明書連同送藥安排,可以令整體流程連貫,透露整個遙距醫療流程,...

2023/02/14
連同送藥 遙距醫療流程更連貫

【本報訊】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莊慧敏涉與醫生丈夫,於超市偷竊逾1,600元食物案昨續審。男被告自辯稱,他於自助付款時以為已掃描所有貨品,因以手機同時搜尋航班資料及登入超市會員致分心。 被告為趙名宇(47...

2023/02/10
醫局高層涉夥夫偷竊 夫:以為已掃描貨品

醫院管理局今日(29日)宣布,為配合政府明日(30日)起撤銷發出隔離令的安排,所有普通科門診診所會作出特別安排,預留足夠診症名額,支援確診新冠病人。 醫管局表示,醫管局已加強人手,應付可能增加的服務...

20:40 2023/01/29
【隔離令取消】醫管局每日預留2,000個普通科門診名額予確診者 網站定時更新預約資料

「危重病」這3個字,在整個訪問期間不斷重複出現。是的,幾十年來,縱使已退休了,黃綺馨(退休前是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的護理總經理)仍然為危重病病房、醫護人員的需要而努力。難怪在2021年,她獲得慈善組織詠...

2023/01/05
退休護士一生心繫ICU 黃綺馨疫下致力推廣健康意識

本港昨新增16,423宗確診,連續2天回落至2萬宗以下。醫管局表示,指定診所或遙距診症近日每天合共為4,000人次提供服務,明白無法完全滿足需求,希望市民體諒,而不少私家醫生可處方口服藥,輕微患者可轉...

2023/01/05
指定診所輪候長 醫局籲輕症轉睇私醫

本港昨日新增20,230宗確診,為連續6日維持2萬多宗。醫管局表示,有個別公立醫院內科病床使用率已達130%、每日平均有4,000人到急症室求診,最長需待12小時才可以上病房,局方需縮減3成非緊急服務...

2023/01/03
公院日均4千人排急症 假後或增2成

白內障:五十二到六十八星期;焦慮症:十七至四十八星期。這是一般在醫管局被定義為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最好的醫療若不及時未能算好,市民也不能受惠,而漫長輪候時間,當然是因為醫生嚴重短缺。 政府嘗試解決問...

2022/12/22
推與拉

本港昨增15,383宗確診,連續13日確診破萬宗。再有公立醫院病房出現爆發,青山醫院一個智障精神科男病房累計17名病人確診,並有感染病徵,其中1名病人情況嚴重,其餘病人則情況穩定;有關病房已暫停接收新...

2022/12/20
青山醫院病房爆疫 累計17人確診

本港新冠確診個案連日破萬宗,加上天氣嚴寒,一綫通平安鐘在剛過去的周五及周末,接獲逾5,000人次求助,更錄得2宗獨居長者猝死個案。而多間公立醫院急症室爆滿,荃灣仁濟醫院輪候時間一度超過8小時,醫管局昨...

2022/12/20
多間公院急症室爆滿 籲輕症轉看私醫

新冠疫情爆發3年,內科及老人科是醫院首當其衝的部門之一。行醫30多年的心臟科醫生陳藝賢,正於這非常時期任職瑪嘉烈及北大嶼山醫院內科及老人科主管,回想疫情爆發初期,醫護對病毒未有充分認識,同事均感憂慮,...

2022/12/19
傑出醫生陳藝賢 力保同事首波零感染

【本報記者陳展棋報道】第5波疫情令本港急症室出現爆滿情況,醫管局因應情況加強應變能力,於6月起增設「緊急應變指揮中心」。新中心由醫管局行政總裁於緊急事故時啟動,較現時重大事故控制中心賦予更多權力,指揮...

2022/12/15
緊急應變中心協調 助醫療服務復常

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追悼大會,今早10時在北京舉行。在香港,政府在多個地點安排直播,又建議所有政府僱員、資助機構員工收看,並且默哀3分鐘,政府建築物則將繼續下半旗致哀。 部門首長避出席娛樂活動 行政署...

2022/12/06
港多處安排直播 政府僱員默哀3分鐘

本港昨增8,810宗確診,為連跌5日後再次回升。今年冬季或受新冠及流感夾擊,上周流感感染率已升至接近1%,稍高於再前一周;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黃立己表示,現時經急症室內科求診人次已破疫情前同期...

2022/12/01
新冠+流感 醫管局:非緊急服務能維持

公營醫療照顧本港近9成病人,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昨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表示,過去5個財政年度,公立醫院共被拖欠5.5億元醫療費用,截至今年11月14日,局方合共追討欠款2.7億元,而追討欠款總開支為2...

2022/11/24
公院5年遭拖欠5.5億醫療費 近半撇帳

本港昨增7,985宗確診,連續3日回落後再次上升。為促進中西醫協作,醫管局推出「大灣區中醫訪問學者計劃」,讓內地中醫專家來港交流,其中兩人已於上周抵港,現於伊利沙伯醫院治療重症新冠病人及培訓本地資深中...

2022/11/24
中西醫協作 內地2中醫伊院治重症

本港對復康治療的需求日益增加,醫管局於2019年12月推出流動應用程式HA Go,其中「康復」單元為出院患者提供度身訂造在家康復計劃,現平均每月有約3萬人在使用;有職業治療師指,程式有助加快患者康復進...

2022/11/21
醫局App助居家復康 中風者恢復9成能力

本港昨日新增7,736宗確診,相隔3日後再跌至8,000宗以下。有專家表示,近日免疫逃逸能力較高的Omicron XBB、XBD、BQ.1.1亞系病毒株在港引起明顯反彈,但由於社區有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

2022/11/21
港7736新症 專家料數周後降至低4位數

本港昨增4,418宗確診,為連續2日維持4,000多宗。衞生防護中心再發現4宗Omicron變種病毒本地個案,涉及2宗XBB、1宗XBD及1宗BQ.1.1,患者分別居觀塘、九龍城、大埔及深水埗區。 ...

2022/11/02
4418新症 變種毒本地增4宗

本港疫情輕微反彈,昨增5,622宗確診,為相隔近3周後再破5,000宗,過去7天日均確診較對上7天上升30%。衞生防護中心亦發現多23宗Omicron XBB亞系個案,患者分別由新加坡、泰國、英國等地...

2022/10/14
5622新症3周高 日均確診按周升3成

踏入10月秋意漸濃,除了為熱辣辣嘅夏季降降溫之外,初秋更是調理身體的好時機。醫院管理局提供養生錦囊,秋季記住有三防——「防燥、防乏、防凍」。 專家指秋季養生第一防是「防秋燥」。秋天主「燥」,天氣逐漸...

2022/10/14
秋天養生錦囊 醫管局教路「三防」

【本報訊】醫管局自2019年12月起透過HA Go流動應用程式,推行遙距醫療服務先導計劃,至今已服務逾4.5萬人次,現已與大澳、梅窩等偏遠地區的鄉事委員會展開合作,讓病人安坐家中接受醫療服務。 醫管...

2022/10/10
醫局遙距醫療 拓至偏遠地區

醫管局陸續放寬公立醫院探訪安排,惟院舍仍須遵守多項防疫措施。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昨表示,院舍未能安排親友探訪及院友外出,長遠會影響院友情緒健康,期望政府放寬院舍防疫措施。 中大倡維持現行措施 蔡海偉...

2022/10/08
社聯冀寬院舍防疫 准院友外出

醫管局昨日宣布下周四(13日)起進一步放寬特別探訪安排,將擴展至急症及專科醫院及病房,涵蓋38間公立醫院。 風險低病人 每天獲1小時探訪 感染風險較低的病人,包括60歲以下病人,或60歲以上已接種...

2022/10/08
38公院急症專科 下周四起寬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