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新興市場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近年來,投資者對新興市場主權債務重組深陷僵局已司空見慣。中國在提出「一帶一路」後成為主要債權國,但是,當「一帶一路」貸款出現問題時,中國卻無法(或不願)簽署傳統的雙邊債權人協調機制(即巴黎俱樂部)。 ...
全球糧食系統極其龐大,涉及從農場到餐桌的各個供應鏈,全球糧食系統明顯需要提高生產力及可持續性,以應對21世紀的挑戰。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全球糧食系統的轉型,但同時這個系統又十分複雜而低效,且日益過時。令...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日在例行記者會被問到全球債務規模劇增,其中美國更達到31.4萬億美元時,指美國長期濫用美元霸權,肆意舉債轉嫁危機。 促採負責財策幣策 穩金融 外交部昨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到...
大市由日前的18000點低位回升後,方向仍不明確。面對這樣的波動市,國海證券發表報告,認為港股大跌時可配置中特估概念的股份,並且看好氣氛改善後,科網股的反彈。 國海證券預計,港股出現反彈後或會遇見阻...
農夫山泉(09633)只以一家賣水的公司,市值便能夠和一些現今當紅的公司例如美團相媲美,其各部分業務發展可以反映一切。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黃偉棠表示,公司策略和國際品牌的不相伯仲。例如公司投放大量資...
市場一直熱衷談論美國衰退,但對於更明顯的歐元區及新興市場經濟動力快速下滑卻視而不見,這反而帶來有效的押注機會--做淡歐元。 自從歐洲暖冬以來,因為能源價格自2022年10月份開始下滑,儼如釋放巨大的...
「X-Date」(美國可能耗盡資金的日期)發展如歷史般,美國國會傾向將債務上限問題上的辯論,往往會被推遲到最後一刻,並將違約威脅作為籌碼。 歷史上,美國從未違約,市場的波動性也是短暫的。債務上限問題...
廣發證券指,今年港股將呈現盈利驅動的結構性行情的判斷,建議重點關注三大板塊。 專訪 滙豐私銀何偉華 談港股最新部署【】 廣發證券指,港股市場進一步上行的催化來源於中國經濟和盈利的...
富衛集團公布,集團在今年第一季度續實現強勁的有機增長,新業務價值達到2.47億美元(約19.4億港元),以固定滙率計按年增長34.9%,以實際滙率計按年增長29.3%。集團指,其新業務價值增長反映了隨...
內地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多個品牌參與價格戰盼以銷量取勝。業內人士指今年的價格戰勢必會打到年底,甚至是明年,「不要心懷僥幸,(在內捲這方面)沒有最捲,只有更捲。」 (編按:內捲是指同行之間爭相付出更多努...
上周五公布的美國5月份非農就業新增職位遠好過預期,加上債務上限問題解決,美股反應正面,道指收市抽升逾700點;納指則升1%,全周再升2%,連升第6周,升穿去年8月高位。然而,資金回流美國令美元轉強,其...
油組再度出招減產,對抗軟弱猶疑的儲局已初佔上風。環球油氣產量齊減,似乎足夠令供應收縮抵消需求減少的長期趨勢。 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
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預計,美國政策利率即將見頂,美國債務上限亦即將解決,料有利市場風險情緒改善,認為「現金不再為王」,是時候善用現金及存款捕捉投資機遇。 她指,年初至今...
中國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反映復甦之路並不平穩,市場擔心中國經濟重啟帶來的刺激效果已經消退,拖累股市表現。中國5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8.8%,比4月下降0.4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製造業...
世事總難盡如人意,正如《圍城》的名句: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同樣地,命運的轉折,令想躺平被逼奮鬥,想奮鬥的,卻不得不躺平。 對於日本企業來說,在躺平30年後,早...
網上投資平台FSMOne(香港)發表對2023年下半年的投資展望,以及公佈2023/24年度精選基金名單。FSMOne(香港)認為,市場焦點將從通脹轉為衰退,美股AI熱潮就像99年科網泡沫,現時在市場...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公布港股最新焦點股名單。本文以該行最新報告、預測數據,解釋看好的原因。以下5股,摩根士丹利評級皆是「增持」(Overweight)。 專訪曾淵滄 談港股跌市部署【】 ...
隨着美國聯儲局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和波動減少,美元正在緩慢地下跌。不過美元的下跌出現分化,與其他地區相比,亞洲貨幣的表現要低迷得多。中國經濟復甦對其貿易夥伴的溢出效應有限。滙豐在今年2月和3月亞洲電子業採...
日本經歷了30年的去槓桿,目前已由資產負債表螺旋衰退重新轉入資產負債表螺旋擴張,但過去資產負債表衰退歷史,仍有大量可供今日借鑑之處,去分析陷入債務困擾的經濟體。 本欄在2月文章《美好經濟假設 市場或...
美國債限危機暫告一段落,但面對加息前路不明朗,內地刺激經濟政策久久未推出,港股反彈之途並不易走,故不宜博反彈,反而應候高建淡倉。 美國總統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和共和黨...
美國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地通脹已逐步回落,雖然核心通脹回落速度仍然比較慢,不過投資者一般預期聯儲局的加息周期已經步入尾聲。但值得注意,美國利率雖然持續上升,但銀行存款利率卻追不上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
今早有消息指美聯儲將在6月份暫停加息,但不能被視乎加息周期終結。滙豐環球私人銀行日前則預計,無論如何,美國政策利率即將見頂,在未來六個月,該行表示,將採取溫和偏好風險的投資策略,包括低配現金、高配環球...
美股已回升超過半年,但執拗的市場情緒及倉位反而日趨悲觀。歷史顯示,這種情緒指標的巨大背離,極大機會以升市告終。 年初至今,標準普爾500指數創出9.5%的升幅、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升幅24.4%,按照過...
最近有兩件事值得投資者比較關注,第一是日本股市創下33年新高,第二,則是醫藥股行情出現變化,筆者將淺談兩件事最新發展。 專訪曾淵滄 談港股跌市部署【】 截至2023年5月22日收盤,...
發達市場陷入經濟衰退的擔心成為聚焦,意味許多投資者可能仍未意識到新興市場具迅速增長的潛力。一些地區的國內通脹現已回落,加上中國增長帶動其他新興市場,投資者或可重新考慮新興市場,及它在現行週期的作用。 ...
對內,中國經濟復甦緩慢,經歷過防疫取消後的經濟一次性反彈,內地消費及內房銷售均似無以為繼,踏入第二季經濟數據持續不濟;對外,中美關係惡化、美元與美債息上升拖累新興市場等因素,基金經理維持對中港股市的低...
芯片巨頭英偉達(NVIDIA)以生產GPU聞名,在近日的ChatGPT類生成式人工智能(AI)熱潮下,NVIDIA幾乎壟斷目前最炙手可熱的AI GPU市場,獲益最大。未來,NVIDIA還將進一步夥台大...
無論本港股市、人民幣走勢,強弱關鍵都離不開中國經濟復甦情況,對冲基金GROW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指出,美國聯儲局的緊縮政策壓制了美國內需,若美國避過衰退困境,中國製造業、出口業皆會強勢反彈。 專...
金融市場,炒上的市場、板塊、個股,總會有第一、第二梯隊,甚至「影子」概念,這些年繼美股後,日股因為上升,而不止日股,同為成熟市場的德股年內亦大幅反彈,引起市場將歐元區及日本同列: (@Fin_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