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500 個
新興市場 下頁
- 請選擇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當股份的現價與合理價之間的差距縮小,就意味着投資回報的吸引力變小;當行業/股份擁有強而有力的護城河,就代表股價或經營利潤的防禦力強,抗跌力自是看高一綫。 晨星亞洲股票研究總監陳麗子提醒,「晨星對亞洲...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乘着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可持續投資的趨勢,瑞銀發布《地球的未來:投資於地球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報告,指現時氣候問題日益嚴重,加上天然資源有限,全人類正面臨「環境信用緊縮」的...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日前接受中新社專訪時指,中美關係或在2050年出現緩和。他表示,中國以和平實現其崛起;其崛起亦有助構建一個新的、穩定的、讓所有國家能共同發展的國際格局和環境。 (...

隨著疫苗接種的廣泛推進令全球經濟復甦的前景漸趨明朗,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節奏也將延續,全年經濟增速有望穩健運行在6%的底綫目標之上。 但新冠疫情並未結束,不確定性仍廣泛存在,該行預計未來宏觀政策著力點...
內地五一黃金周將至,加上消費市道持續恢復,報復式出遊人潮或刺激板塊氣氛。投資界認為,濠賭股的基金關注及持倉仍然偏低,黃金周前或迎來追落後的投資機會,而假期期間本地跨省遊料有利旅遊、餐飲股短綫氣氛。 ...

第二版 5大受惠類別可吼 港股仍舊貼着A股走,受益美債息美滙高位回落,美股向升的助力似乎不大,恒指似乎仍然在282-292之間打睏,近期大市總成交金額也是興致缺缺的1500億元之下,不過,股市雖悶,...

說美國財政赤字,大家可能覺得「離地太遠」,可只要你是投資者,就不得不繼續瀏覽下文,因為美國財赤是影響美元的關鍵,而美元除了作為世界的儲備貨幣,更牽動着不同資產配置,包括金股滙債商品,所以即使唔買都要睇...

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是華爾街專業投資人,以及研究證券市場及投資行為的經濟學者,其著作《漫步華爾街》在1973年首次出版,是由70年代至今世界股票投資界最暢銷的書籍之一,成為舉世...

納斯達克100指數強勢破頂,市場在去年10月後熱炒的政策主題再逆轉,科網巨頭不加海外稅,不懼加息的特性令其最為強勢。 美股的風格高速轉換,在周期股對應財政政策刺激及基建計劃令市場失望後,科網股在3月...

第二季市場對長期債息率上升的預期持續,主要受資金追求優質資產的熱潮及經濟衰退減退的情況推動。 PGIM 保德信預期,隨著今年經濟擴張加快,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將保持在2%以下,並在經濟增長見頂後回...

美國聯儲局上周公布3月會議紀錄,重申需要維持近零息及量寬購債規模,為受疫情打擊的美國經濟提供額外支持。惟不足一星期後,儲局官員公開發言口徑即現分歧,有儲局官員更試圖為疫情發展繪畫收水路綫圖,為收水行動...

儲局自去年3月至今,局內一直都是口徑一致放鴿,可謂史上少有的團結,不過,隨著經濟形勢大變,儲局內部對於鷹鴿的分歧亦開始出現: 美國達拉斯聯儲銀行總裁卡普蘭(Robert Kaplan)認為,金融市...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超過1年,隨著疫苗注射步伐加快,環球經濟都出現復甦,其中新興市場的復甦也漸見明確,當中本港上市的2隻新興市場ETF今早創上市新高,並錄得按年逾7成增長,投資者不妨多加關注。 越南股市...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岡本傑夫 (Geoffrey Okamoto)對記者表示,除了已經提出申請的乍得、埃塞俄比亞和贊比亞外,其他國家也應當利用G-20的共同框架來重組不可持續的債務。 ...

雖然儲局內已有鷹派開始公開發聲擔心通脹,但鮑威爾對通脹採模糊態度,以圖維持寬鬆政策;另邊廂,新興市場多間央行已加快緊縮,使得市況上,暫時維持美股跑贏新興的策略不變。 聯儲局近日對通脹的態度又開始出現...

摩根士丹利首席亞洲股票策略師郭強盛(Jonathan Garner )表示,從去年第二季起對中國股票非常看好,現持「中性」看法,認為中國的信貸周期開始出現收縮。不過,即使去年中國股票表現強勁,他指出估...

本地銀行同業流動資金的結餘總額達創紀錄的4,570億港元,HIBOR(香港銀行同業拆息)下跌令2020年底以來的3個月HIBOR-LIBOR的息差收窄。 這情況意味曾受市場追捧的港元兌美元利差交易已...

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IIF)的數據反映,由於美國國債收益率向上,令新興市場股債受壓,3月新興市場股票及債券投資組合的外資,淨流入金額已降...

港股經歷首季波動後,第二季左右環球金融市場,以至港股的三大關鍵如下: 一.美債息及通脹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預期美國債息及通脹率將繼續上升,原因有: 1. 疫苗加快推出:逾...

港股昨首季結算,全日反覆偏軟,恒指首季累升不足半成,表現無甚驚喜。惟相對日、韓及A股區內主要股市,經滙率調整後首季呈實際負回報,港股實際回報已排名亞洲股市前列,只遜於台灣及新加坡。 港股今年初開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