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心

搜尋結果 85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蘇格拉底辯護篇》中提到:「我唯一所知,便是自己一無所知。」我的教師生涯始於十年前,而真正醍醐灌頂的時刻,卻是從明白蘇格拉底這句話開始。一個教師要勇於推翻自己所知道的,把杯子倒空,去接受新的東西。身為...

2019/03/08
我唯一所知

這是朋友分享的一件事。年輕父母育有一子,四歲。在家中,父母為孩子設定了comfort zone,允許他不開心時可以到這個地方呆着。想不到,孩子開始因為一點點不順意,就跑到comfort zone去——...

2019/03/06
舒適區

這幾年,覺察到周圍的人去深圳的目的變得多樣。學生之中,高爾夫、冰球等比賽,會往深圳跑一跑;也有學生周末跟父母到深圳去書店,覓書店、西西弗書店、書城、誠品、舊天堂等,選擇比較多。有的朋友在深圳有自己的裁...

2019/03/01
過深圳

在街上聽到一位媽媽數落兒子蠢:「問你中午在學校吃了甚麼都不記得,問你學校給了甚麼功課又不記得,你個腦有甚麼用?!」內容大約是兒子反應慢,一問三不知,所以讓媽媽火冒三丈。我不想用眼光讓那個孩子更難堪,只...

2019/02/27
心理健康的分數

「我兒子很聰明,只不過他貪玩。」「我女兒曾考全校第一,只不過現在常常分心。」…… 這些話恐怕我說過,也曾經聽父母這樣說過我。後來做老師的時間長了,發現許多家長也這樣說。他們未必有意強調孩子優秀,只是在...

2019/02/20
他其實很聰明,只不過……

午飯時間的食堂裏,放眼看去,很多學生都是握着手機,偶爾才停下來吃一口飯。尤其低年級的學生們,對遊戲沒有抵抗力。我往往會走過去,讓他們好好吃飯。 有的學生會說:只是吃飯好無聊!有的學生狡黠一點,說「現在...

2019/02/15
注意力陷阱

過年期間,所收到的最震撼人心的回應,是來自一位患上抑鬱症的好朋友的一句話。我與她相識二十年,深知她過去如何開朗,像閃亮的星星,能把周圍的黑暗驅散。在抑鬱症中掙扎了大半年的她,告訴我:終於明白,快樂不是...

2019/02/13
快樂是一種能力

朋友跟我講述這件事時,怒氣未消。她兒子三歲,在遊樂場受了欺負。遊樂場就是孩子的小社會,年齡、體格、性別都在後台運作着,並自有其玩樂方式,受欺負或者欺負別人,是必經之路。 朋友強調的,是身份問題。那天玩...

2019/02/08
微妙的身份問題

在處理艱難對話時,常使用到的理論工具是SCARF模式,Status、Certainty、Autonym、Relatedness、Fairness,通常繙譯為地位感、確定感、自主感、關係和公平感。雖然是...

2019/02/01
對話之中的父母與子女

關於如何進行有難度的對話,的確有一些錦囊法寶。想要發揮得恰到好處,卻在於對「為何這段對話會困難起來」的認知。 某次家長會後,與不同科目的老師交流,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一種情況:家長無法讓孩子聽話,於是...

2019/01/30
父母與子女生活的距離

寫這個專欄也有幾年了,常常對教育、家庭育兒發表意見,其實在心底,我沒有定見,常覺得教育接近化學、玄學,不同理念的人在一起,一定會激發出不同的效果。 某次跟教授前輩聊天。她近六十歲,在美國任終身教授多年...

2019/01/25
盲點

最近,身邊發生了幾件小事,都與「國」有關。 中國新年要到了,國際學校照例有新年慶祝活動。今年,有外籍老師來問:新年慶祝時,全校要唱國歌嗎?他們是認真地發問,一臉迷惑。大部分國際學校是沒有唱國歌這件事的...

2019/01/23
與「國」有關的幾件事

我很少見到不像父母的學生。每次見到他們的父母,總能解答一些關於學生性格、行為的疑問。有時候,感覺像是算命,看到父母,就讀到了孩子命書的其中一頁。命已定,運可改,這句老話,似乎也可以套用在家庭和自我成長...

2019/01/18
像父母的學生們

父母用鑰匙打開門,出現在家裏的時候,你孩子的情緒起伏是怎樣的?換一個角度,當一個孩子在外一天,背着書包回到家中,他的情緒又是怎樣的?如果用圖像來表示,是攀高,還是走低?如果用溫度來表示,是被溫暖了,還...

2019/01/16
進門那一刻

做了幾年老師之後,看學生的眼光就變了。不看成績,也不怎麼留意排名,反而覺得在他們逐漸長成很獨立的年輕人的過程中,一些潛質更為可貴。 不嗜甜。不太愛吃零食的孩子,往往理智,受得住誘惑。能管住嘴的人,自律...

2019/01/11
潛質

在一個飯局上,我聽到一位男士,這樣談到他的家庭:「我每個月給我太太十萬元家用,一年到頭還會給她bonus,會帶她出去一兩次旅行。她就負責照顧兩個仔,教好他們讀書。能養好這頭家,我對老婆真的已經很不錯了...

2019/01/09
支付寶式的愛意表達

節日過完,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朋友感歎:生活終於回到了正軌。節日期間,所有的家庭成員都呆在家中,更容易產生矛盾。比如爸爸沉迷打遊戲,兒子也想打遊戲。爸爸卻吼他,你怎麼還不去做功課?不學習?孩子駁嘴...

2019/01/04
為了逃避日常的旅行

十年前,我入職教師才一年,就與幾位有多年教齡的老師們一起,帶着五十多個中三學生去了日本。我們繞着東京旅行,共六天,其中兩天呆在箱根。此後很多年,東京我去過幾次,箱根倒不曾重訪。最近再去,看到相似的景點...

2019/01/02
旅行「巨嬰」

朋友的女兒兩歲半。聖誕節前,她對着一屋子的毛公仔歎着氣說:「真的是太多了!」這句話從小孩子嘴裏說出來,超乎年齡,很可愛。朋友忍不住笑了,但心裏也一怔,她買給孩子的東西可能真的是太多了。她的女兒不但有一...

2018/12/28
真的是太多了

父母需要跟子女一起做功課嗎?這是一個從孩子進入幼稚園就會浮現的問題。無論是真正的聽說讀寫算功課,還是一些節日應景的手工,父母的參與必不可少。隨着孩子大一些,父母於是名正言順地以「幫不上」為理由抽身而退...

2018/12/21
把教育接回家中

年末,參加學生組織的聚會,於是有機會從不同角度了解他們。學生們搞了一系列關於將來的趣味競猜,除了「誰最有機會做總統?」之類的搞笑問題,還問「你猜誰有最多兼職?」,結果讓我發現我居然有這麼多斜槓學生。 ...

2018/12/19
我的斜槓學生們

可能很多父母跟我一樣吧,覺得「電競遊戲玩家」這種職業雖然逐漸被承認,甚至有機會成為奧運會項目,但也始終有難入主流之感。我曾經就寫過文章,談我以前的一名學生玩遊戲打入了世界決賽的事。在我身邊,則不乏父母...

2018/12/14
遊戲玩家了解一下

很多日常的事,打破「想當然」後,真相就讓人吃驚。比如,最近我發現很多學生不約而同地做錯了一道題。這道題要判斷一篇文章是來自網站還是報紙。於我而言,簡直是送分題,因為文章最後已經寫了「某某日報」,想不到...

2018/12/12
起點是怎樣的?

我一直疑惑,對於家庭教養來說,「耐心」這個詞到底用得對不對?很多時候,耐心是有限度的,非常短暫,而關心才是更深的理解和包容。 忍着要把孩子作業本撕爛的心情,把講了三遍的作業再講解一遍?看着孩子不懂事的...

2018/12/07
多久的耐心才叫耐心?

在國際學校的課程中,context是個頻繁出現的詞。家長也會在一些考試資料上看到。可是,為甚麼國際課程會重視對「語境」的理解呢?直到最近,我才體會到「語境」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那天,一個學生拿着一張手...

2018/12/05
語境

我最近聽到一位家長反省自己:「雖然孩子在家不看書不對,但坦白說,我自己也沒做一個好榜樣,也幾乎不看書。」他指出了一種普遍現象,在快節奏的生活下,閱讀成了家庭之中一件非常難的事。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知...

2018/11/30
沒有閱讀習慣的人

最近戲院正上映的《人肉搜尋》(Searching)值得家長看看,電影以父親尋找失蹤的女兒為主綫。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所有的畫面都來自電腦屏幕。從Skype信息,到FaceTime,到瀏覽各大社交媒體,...

2018/11/28
《人肉搜尋》

與同行聊天,會聽到很多學校趣事。一些做法想不通為何會被執行,在這裏略說一二。 讓其他老師分擔請產假老師的課。產假並非一兩天,至少十個星期。如果有的老師身體恢復未如理想,要延長產假,更會長達三四個月、半...

2018/11/23
學校怪現象

參加一個關於在國際學校推廣「全球公民意識」(Global Citizenship)和「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的工作坊。這個工作坊的組成很有意思,不但有校長、學科專家、老師,還有...

2018/11/21
國際教育的皇帝新衣

教育,除了孩子受教,父母也會不斷地被回爐再造。 在學校圖書館見到一位學生的媽媽,她女兒因為情緒病已經輟學半年有餘,想不到又見到她來學校。她來應徵圖書館的短期工作,不是為了領取一份薪水——她家境富裕,完...

2018/11/16
再成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