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壓力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在香港,隨着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士紛紛踏入老年,加上本港人口平均壽命持續上升,預期本地人口老化問題將日趨嚴重。根據政府統計處今年10月發表的數據顯示,65歲及以上長者的人口推算由2021年的145萬(佔...
港珠澳大橋於2017年被揭石屎磚測試造假,承判商嘉科工程顧問有限公司2名前高層,涉向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隱瞞嘉科職員在測試造假,兩人否認串謀欺詐罪,案件今(4日)於區域法院開審。控方開案陳詞指,嘉...
香港大學日新學院一名女學生,今早(4日)被發現在宿舍殘廁內,以膠袋笠頭自殺,當場死亡。本港近期經常發生學童自殺事件,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曾接受訪問指,學童在選擇輕生前有機會出現7大徵兆,家長及校方可多加留...
臨近年結銀行資金趨緊張,本港銀行同業拆息與供樓相關的港元1個月同業拆息 (HIBOR) 今報5.53厘,較對上交易日維持不變。以目前大型銀行H按息率全期H加1.3厘計,名義上H按按息約6.83厘。以4...
多少女性想要開始投資,卻總是心懷畏懼,感覺無從下手?女性與金錢的關系很複雜。談起金錢,男性最常説的是「充滿希望」,而女性則是「壓力」——這是來自富達投資2023 年的一項調查。「金錢是女性的第一大壓力...
本港學童學習壓力大,很多港媽、港爸對子女學業和前途十分緊張,往往不自覺在言語和行為上「過了位」,構成對子女言語暴力施壓,最終子女關係越走越遠,關係漸變得疏離。本地一名大學生回顧家人在其備戰應考 DSE...
究竟需要多少錢,才能感覺富有?近日有調查顯示,美國千禧世代則認爲年薪需要達到52.5萬美元(約410.1萬港元),才感到財務幸福。但對於財務顧問、財務策劃師來講,有其衡量標準。另外也有人說,財富水平是...
在香港過聖誕節,一不小心很容易會超出預算,聖誕節,很多人都期待與家人及朋友共度假期。然而,節日開銷往往讓人感到壓力。除了一般的慶祝活動又有沒有一些經濟實惠的方法呢?在假期來臨前首先制定明確預算,包括禮...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香港首席投資策略師譚慧敏接受《Money Times》專訪時表示,在面臨較多風險因素的市況下,應該採取「槓鈴策略」(Barbell Strategy),即同時部署收息股及增長股,降...
學生自殺問題備受關注,政府昨日(1日)起至明年1月在全港中學推出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與家校和社會各持份者合作及早識別和支援有高風險的學生。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教師或因工作繁重,沒...
好多人莫說想提早退休,就連如期退休,也沒有足夠自信,問題癥結在於一個「錢」字。在香港這個生活成本全球第五高的地方,很多打工仔份糧應付完家庭及生活費開支,都沒多少剩餘來做儲蓄或投資,有孩子或要供樓的人士...
港府每年都會舉辦全民運動日,鼓勵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市民恒常參與體育及體能活動。當天康文署開放轄下大部分康樂設施給市民免費使用。但除了單日的激勵措施,政府該如何進一步推廣勤做運動有益身心的信息呢? 筆者於...
中國房地產研究機構中指研究院發布報告稱,內地11月百城二手房按月跌0.56%,跌幅較10月擴大,是連續19個月下跌。克而瑞研究中心報告指,內地百強房企11月銷售操盤金額按月降4.1%,全年降幅料15%...
1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升至50.7,比10月升1.2個百分點,好過市場預期的49.6,並創3個月新高。 採購恢復擴張 惟外需仍疲弱 分項指數上,當月製造業生產由降轉升,需求加速擴...
不少婦女產後都面對情緒問題,變得脆弱而敏感,也可能突然大喜大怒,作為丈夫的一定要小心留意。有新手爸爸日前將個人經歷在網上平台分享,他指太太因為他平常生活「論盡」,容易打翻東西,所以誕下女兒後,一直不讓...
子女移民留下年老的雙親,一直是令人爭議的話題,最近,連登討論區有網民開PO,指之前因為與父親政見不同,移民重新生活,但香港的父親近日表示患上末期癌症,想他回港陪伴,但他自覺不是醫護幫不了甚麼,而且回港...
自願醫保計劃自2019年推出,保險業界一直積極參與,對自願醫保產品的保障項目、服務和賠償等,不斷作出優化,務求緊貼醫療市場趨勢,為市民提供所需保障和支援。自願醫保認可產品分為「標準計劃」和「靈活計劃」...
美聯儲局降息暗示,助推在岸、離岸人民幣滙率一度雙雙升破7.12,創5個半月新高。機構看多人幣仍有升值空間。 人民幣在岸價(CNY)昨日早盤一度大漲357點子至7.1162,最終收報7.1246,較上個...
【本報訊】中文大學醫學院調查發現,本港兩成半兒童及青少年在過去一年,受至少一種精神疾病困擾,近4%學童曾有自殺念頭,中學生更高達8.4%。政府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黄仁龍建議學校將學童精神健康放在首位...
即將進入2024年,我們對美元的觀點與幾個月前基本不變。OECD綜合領先指標(CLI)走軟,凸顯環球經濟增長放緩。此外,全球製造業景氣深陷低迷,服務業也面臨壓力,加上貨幣政策的迅速收緊,正影響全球經濟...
美團CEO王興稱「人總要吃飯」,外賣是好行業;但股價反創52周新低,,原因可能是美團正從「成長股」向「價值股」轉移,估值有下修壓力,有殺估值的風險。今日(28號)美團績前大跌,消息面上傳外賣單量展望遜...
若視力不斷衰退,便有機會是患上白內障。郭炳江及家人慈善基金發起人郭炳江今日(29日)出席一個活動時表示,自己曾患白內障,視力慢慢變差,幸接受手術更換人工晶體後,視覺變得清晰,「天都光曬,人都精神咗」,...
愈來愈多財金機構看好美股2024年前景,認為通脹回落,美國聯儲局以至各國央行減息在即,對美國經濟得以「軟著陸」的預期日漸高漲。美股一項「恐慌指數」更跌至近四年來的最低點。然而企得愈高也可能跌得愈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