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新冠肺炎疫情未止,教育局表示,為改善資助學校衞生設施,計劃於今年第二季展開改善工程,將全港資助中、小學廁所內的手動水龍頭,統一更換成自動感應水龍頭,同時改善小學課室內的洗手設施,更換或加裝自動感應水龍...

內地一位女生大學畢業後,某年回到位於偏僻山區的中學母校,打算捐助一點金錢,幫補母校繼續推行免費教育,讓來自貧困家庭的師弟妹得以無憂地完成學習。 甫見舊生回校探訪,其母校女校長喜不自勝,但得悉此舊生的...

實驗教學是學習科學不可或缺的部分,理大近年積極研發多個線上科學實驗平台,包括於2019年推出「全天候科學實驗室」,學生可隨時隨地遙距實時的科學實驗,大大提升師生在教與學的效益;實時實驗室不但惠及理大學...

受疫情影響,學生留在家中上課,多了空餘時間。就讀農圃道官立小學、對數學有濃厚興趣的小六男生鄭樂恆Nathan,在媽媽的鼓勵下,利用課餘時間自學高中程度數學,並於去年10月報考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
【本報訊】教育局去年底公布改革高中通識科,目標今年9月在中四級推行,近日課程發展議會及考評局轄下新成立「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昨晚舉行二次會議。 委員會主席劉智鵬在會後表示,新科目名稱料包括「公民」...

「老師像是另一種醫生,對學生很大影響。」患有先天性腦癇症、經歷父母離異、曾一度無心向學的黃康男,重讀中二時毅然決定轉校。揹着大過、高缺席率等「往績」來到中華基督教會馮梁結紀念中學,原本只想草率完成中三...

不少家長為子女能夠入讀名校,不惜「孟母三遷」,遷至心儀學校所屬的校網區,以下介紹的放盤單位位於西營盤頌賢閣 ,位於西營盤醫院道17號,屬11校網(中西區),為港島區最靚的名校網,校網內的學校基本上是「...

沒血緣的愛令人感動,內地四川一對老夫婦,35年前因養女唐曉玲意外離世,兩人一度失去生存的動力。唐曉玲的高中同學羅朝會決定代好友照顧兩人終老,並指只要他們感到高興,自己永遠都是他們的「女兒」。 綜合內...

疫情下,上班族在家工作,學生也要在家學習,對軟硬件及雲端服務的需求上升,帶動教育科技(EdTech)市場的發展。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究竟學校、教師、學生要如何適應在家工作兼在家學習? 東涌天主教學校...

中學時期總是令人懷緬,讀書時天馬行空的想法,熱血的衝動或許會成為以後難忘的回憶。有網民近日於YouTube發現一段由中學生上載的片段,3名就讀於沙田賽馬會體藝中學的學生忽發奇想,由烏溪沙碼頭出發經城門...

本港教育制度主流是以分數成績掛帥,不少家長力谷孩子入讀Band 1學校,卻令孩子陷入巨大的學業壓力之中。一名女中學生網民分享了自己的經歷,由Band 1校轉去Band 3校,她剖析了不同級別學校的差異...

崇真小學暨幼稚園校長譚煥玲博士於2020年12月23日於TOPick撰文闡釋「品德教育」在小學的推行策略;本文淺談「品德教育」的校本理念如何在中學裡實施。 崇真書院辦學七十載,於1992年由深水埗遷...

家政課在本港學校內因學術化而漸不常見,但有學校堅持保留,甚至引入高端器材教烹調知識。要應對所謂港孩現象,除了靠學校教育,更需從家長態度開始。 據本地傳媒報道,青年會書院雖然在學術化浪潮中與其他學校一...

中小學昨起有限度恢復面授課堂或實體考試,每半日安排最多全校六分一學生回校。在嚴寒天氣下,有小五生昨重返校園後表示感到興奮。 有小學校長雀躍表示期待再見學生,慨歎過去一年與學生見面次數減少、與小一生隔...

當局昨起容許中學在做足防疫措施前提下,每日上、下午分別安排最多六分一、不同年級學生回校上半日課,即限額由全日六分一增至六分二,但有學校未用盡限額,本周暫只安排中六生回校上課及考模擬試,備戰文憑試(DS...

全港中小學今日(11日)可按校本需要,有限度恢復半日面授課堂或考試,以全校六分一學生為限,有中學本周繼續安排中六生回校上課,下周才安排其他年級輪流於下午返校,校方強調會繼續落實「最高規格」防疫措施。有...

全港學校暫停面授課堂至學校農曆新年假期,但教育局容許中小學今日(11日)起,每半天可安排最多六分一學生回校上課或考試,小學只准於上午安排學生回校。小學界傾向安排小五、小六級回校,意味暫停面授課堂逾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