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51 個
焦慮症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7旬清潔工於2019年11月上水示威期間被磚頭擊中頭部身亡,涉案兩名青年否認誤殺及暴動等罪受審,案件今(28日)於高等法院續審。次被告母親今出庭作供指,次被告與警方作錄影會面時焦慮症發作,但警方卻拒絕...
筆者前文談及身邊長輩黃老太的生活態度,今日續談她耄耋之年的所見所聞。 公園的角落,總會發現有些形單隻影的老人,悄然坐在長椅上,茫然望着身旁的植物,蒼涼落寞。黃老太與兒子在公園走着,說着這些街坊的境況...
早前第5波疫情來襲,不少家庭相繼確診而必須隔離生活。一名港爸最近就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經歷,表示疫情下全家「中招」,期間與小朋友分開生活近一個月,令他相當掛心孩子。甚至因過於憂慮,而使這名爸爸情緒開始失控...
7旬清潔工於2019年11月上水示威期間被磚頭擊中頭部身亡,涉案兩名青年否認謀殺等罪受審,案件今(23日)於高等法院續審。次被告代表律師指,警長到住所拘捕次被告時要求他認罪,否則「會迫你阿哥認」。兄長...
常言道「沉默是金」,但在不適合的時候默不作聲,或是因為要發言而感到焦慮,有機會是患上了選擇性緘默症。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代表鄭穎賢,解開這個病症的疑問,盼病患者早日發現,並尋求協助改善病情。 選擇性...
學業繁重、工作前景未明令不少年輕人產生情緒困擾。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港大和6間非牟利機構推出「賽馬會平行心間計劃」,為12至24歲青年提供多元化情緒支援服務。有曾受情緒困擾而質疑自己的青年一度產...
小朋友平時性格活潑開朗、多鬼主意又有主見,但身處陌生環境卻突然感到異常焦慮、默不作聲,可能患上「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聯同「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
醫療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以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技術為例,能夠對有缺陷的基因進行診斷及修復,有助預防與治療。 海外有研究人員近日更指,可以透過基因編輯工具,協助重設大腦的設...
近年有不少毛孩主人會支持以領養代替購買寵物,讓一班流浪貓狗有機會重獲新的安樂窩。曾任副機師的Amy就因一次繁複的領養狗狗程序,與閨密思詩一拍即合,創辦了全港首個網上領養平台SUPPAW,以義務形式為不...
近年有不少毛孩主人會支持以領養代替購買寵物,讓一班流浪貓狗有機會重獲新的安樂窩。曾任副機師的Amy就因一次繁複的領養狗狗程序,與閨密思詩一拍即合,創辦了全港首個網上領養平台SUPPAW,以義務形式為不...
醫療科技正不斷發展,海外更有研究人員指出,可以藉著醫療科技幫助人們改掉酗酒習慣。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UIC)的研究人員近日發表報告指,青春期酗酒會改變活性調節細胞骨架相關蛋白(ARC)基因。而受改變...
24歲內地男生聲稱因自殺不遂,於2019年10月決定殺人後返回內地,望被判死刑。內地漢遂持生果刀於深水埗嘉頓山隨意襲擊晨運客,先插向1名晨運女子背、頸及腹部,在場3名晨運女子見狀逃走,惟同遭刀手襲擊受...
美國肯塔基州一名男子本身患有驚恐症,他入職時曾向公司表明不希望舉辦驚喜生日派對。但公司忽視其要求照常為其舉辦驚喜生日派對,這名男子因而驚恐症發作。這名男子其後入稟法院,法院最終判男子可獲得45萬美元(...
第五波疫情近日有見穩定回落,全港學校周二(19日)起分階段復課。港大心理學系聯同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教育大學心理學系等,分別於去年兩度展開調查,涉及約6,000名港人參與,發現焦慮和抑鬱的發...
【本報訊】調查指每10名港人便有約7人失眠,有精神科醫生指,疫情下因失眠求助的個案增2至3成,有患者焦慮症加劇,出現「疑病症」,每小時量體溫2至3次、每日看一次家庭醫生並持續失眠兩周。醫生提醒若市民每...
自2019年末以來至今,新冠病毒幾乎肆虐了整個世界;盡管在今年初,人們已經逐漸習慣與新冠病毒共存,但是一波又一波由不同病毒變種引發的疫情,仍然讓大家疲憊不堪。近日,因為Omicron變種病毒的高傳染性...
新冠肺炎確診者急增,公立醫院不勝負荷。早前曾有病房堆積屍體的相片流出,有公院前線護士指這只是冰山一角,並透露急症室長者等上病房,往往等至出現低溫症。當值醫護發現,每更也有病人離世,殮房已無位接收。每天...
一名於馬鞍山一所教會中學就讀的女生,自2019年開始,被同班4名男生持續語言欺凌逾一年,終患上焦慮症並休學一年。其家長曾向校方多次反映,惟被懲處後男生仍有再犯;校方亦曾安排涉事男生寫道歉信,但拒絕交給...
疫情嚴峻,近日更出現兒童死亡個案,家長憂慮升級,情緒反饋及加倍的防疫準備,少不免也影響着孩子。孩子的焦慮情緒不容忽視,無國界醫生推出的兒童心理健康故事書系列,或許正好為家長們解困。 【在家工作常見又...
過去幾年面對疫情持續肆虐,不少國家地區實施封城,又或是採取在家上班上課措施,這或許保護民眾的身體健康,但疫情下面對多重壓力,又太久沒有面對面聊聊天、缺少陽光日照,或多或少也影響心靈健康。 【全城抗疫...
疫情嚴峻,近日更出現兒童死亡個案,家長憂慮升級,情緒反饋及加倍的防疫準備,少不免也影響着孩子。有家長表示孩子在言談間既擔心與家人、朋友分離,也害怕感染病毒甚至死亡…… 孩子的焦慮情緒不容忽視,無國界...
疫情嚴峻,近日更出現兒童死亡個案,家長憂慮升級,情緒反饋及加倍的防疫準備,少不免也影響着孩子。有家長表示孩子在言談間既擔心與家人、朋友分離,也害怕感染病毒甚至死亡…… 孩子的焦慮情緒不容忽視,無國界...
本港疫情持續升溫,學校繼續暫停面授課程。由學前兒童至中小學生,長期留在家中進行網上課堂雖保持住學業進度,但足不出戶情況下,身心未必能保持平衡發展,可能影響心理健康。香港國際醫療中心兒科專科醫生楊允賢醫...
治療社交恐懼症新藥有新進展!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11日公布,用於治療成人社交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症)的PH94B鼻用噴劑,獲批臨床試驗。 據公開資料顯示,VistaGen ...
香港人生活節奏快,有時或會因壓力出現胃痛等不適,但這亦可能是精神病的先兆。有室內設計師因壓力致長期胃痛、頭暈,求診後才赫然發現自己患上抑鬱焦慮症及驚恐症,從此飽受情緒病困擾15年,其間她更遭受喪母之痛...
香港人生活節奏快,有時或會因壓力出現胃痛等不適,但這亦可能是精神病的先兆。有室內設計師因壓力致長期胃痛、頭暈,求診後才赫然發現自己患上抑鬱焦慮症及驚恐症,從此飽受情緒病困擾15年,期間她更遭受喪母之痛...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超過一年,多國領袖先後表示需要與病毒共存,對抗疫情的同時如常生活及工作。面對不斷變種的新冠病毒,疫情反反覆覆,似乎短期間內難以結束,人們需要調整心態,以樂觀態度為未來疫情作準備。 是...
吸煙危害健康,不過一旦成癮,要戒掉並非易事。據統計處資料,本港有超過63萬名煙民,當中以男性居多。香港醫學會會董及精神科專科莊勁怡醫生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普遍男性不善抒發情緒,不少人會誤以為吸...
現今社會不少人也會在家中飼養寵物,部分人與寵物甚至會一起共眠,南加州大學一項研究指出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的人可能會受益於將寵物放在床上,因為寵物是一個大枕頭、一條大毯子,他們可能會覺得這個依偎、可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