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83 個
近視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疫情期間,「近距離工作」增加和戶外活動時間減少導致香港六至八歲兒童更早出現近視。若父母不加以管理及控制兒童近視,將會增加兒童成年後出現嚴重眼疾的風險。 最新影片推介: 根據一項研究顯示,在20...
香港理工大學及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合作成立的眼視覺研究中心(CEVR)昨開幕,至今已展開25項目,包括研究以電磁波刺激腦部神經,為黃斑病變病人改善視力。中心成功申請一個專利,冀透過5個領域研究,可改善大眾...
「InnoHK創新研發平台」旗下研發實驗室之一、由理大及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合作成立的眼視覺研究中心(CEVR)今(9日)開幕,將針對5個領域進行眼科及視力研究,現時已開展25個項目,並成功申請一個專利。...
近日觀察到學童近視加深速度更快,可能是網課看屏幕的時間長了,戶外散步望遠物的時間卻大幅減少。其實,近視一直是香港兒童最普遍視力問題。衞生署指,6歲學童約有18%近視;12歲近視已升至62%。不過疫情改...
學童自4月中開始復課,不少孩子復課後看黑板感模糊,家長才猛然發現孩子近視加深。有眼科醫生指出,不少學童於疫情期間近視加深的速度令人擔憂,要是每年近視加深超過100度,必須加緊留意並及早治療。 近視一...
學童自4月中開始復課,不少孩子復課後看黑板感模糊,家長才猛然發現孩子近視加深。 有眼科醫生指出,不少學童於疫情期間近視加深的速度令人擔憂, 要是每年近視加深超過100度,必須加緊留意並及早治療。 ...
很多近視一族已不能離棄隱形眼鏡,它輕身、方便,可長時間佩戴,只要日常注意清潔,優點確是不少。 但說到底,隱形眼鏡的主軸還是要視物清晰,科技日新月異,已有美國企業研發了智能隱形眼鏡,能將視物影像在眼前...
「香港教育制度較刻板,好遺憾喺香港做人道救援,總會受到質疑。」常人離開安舒區出發戰亂國家支援,旁人都難以理解,何況是一位在港一向被視為精英階層、前途無可量的醫生,香港人道年獎2021得獎者兼外科醫生陳...
雙眼都患有先天性角膜混濁的陳麗嫦,不經不覺已來到七十多歲,至今經歷了6次眼角膜移植手術,所幸樂天個性加持,對時清晰時模糊的世界已經處之泰然,還當上香港眼角膜關懷協會的主席,幫助同路人,她笑說:「知道別...
近月學生終於回歸校園,不用在家對著屏幕上課,解放身心之餘,對眼睛健康亦大有幫助。眼科專科醫生龐朝輝指,學生在網課期間需要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卻大多沒有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再加上在家以近距離的視野為主等...
近月學生終於回歸校園,不用在家對着屏幕上課,解放身心之餘,對眼睛健康亦大有幫助。眼科專科醫生龐朝輝指,學生在網課期間需要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卻大多沒有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再加上在家以近距離的視野為主等...
疫情WFH期間,都市人眼睛長時間暴露於發出藍光電子產品下,產生促進身體氧化和衰老過程的主要分子自由基,令眼睛內的感光細胞受到破壞,導致眼部問題頻現,例如眼乾、近視度數加深、難以聚焦等。註冊營養師Jim...
近年政府提倡香港發展創科,而生物科技更是重點之一。不少評論以為,香港缺乏生物科技人才,但在港出生兼完成博士學位後加入跨國藥廠工作,再成為極目生物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的胡海迪,演繹香港的生物科技專才將科研...
小朋友在疫情下無論上網課、打機、睇片,家長擔心子女有近視加深快的問題。一項香港研究估計,在6-8歲兒童的近視發生病發率,從疫情前15%升至約疫情期間28%,原因為期間兒童在戶外活動的累計時間減少,從平...
小朋友在疫情下無論上網課、打機、睇片,家長擔心子女有近視加深快的問題。一項香港研究估計,在6 - 8歲兒童的近視發生病發率,從疫情前15%升至約疫情期間28%,原因為期間兒童在戶外活動的累計時間減少,...
【本報訊】兆科眼科-B(06622)旗下治療青光眼的仿製藥產品貝美素噻嗎洛爾,將在年內獲批上市,是公司首個商業化的產品。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李小羿表示,預計本財年可實現一定收入,但不會太多...
新冠疫情當道,大家多聚焦防疫、感染徵狀及復康治療等方面,較少關注染疫與視力風險的關係。 原來紅眼症也是新冠肺炎病毒的早期徵兆,而人們擔心飛沫會否因落入眼睛而受感染、戴眼鏡對防疫有無作用等等疑團,以下...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續嚴峻,民眾居家抗疫,小朋友亦改ZOOM上學,及玩平板電腦及看電視,對眼睛造成的負擔不少,長久可能對視力造成影響。註冊中醫師馬琦傑在個人fb專頁發文,教3招預防近視。 馬醫師指出,長...
在疫下新常態,在家工作已成趨勢,在職人士容易忽略了飲食健康及運動鍛煉,無形加大健康危機。Bowtie近日為其客戶及員工提供預健服務,讓大家了解自身潛在健康風險的意識。 活動期間,團隊發現部分常見但又...
受疫情影響,中小學生均轉為網課,長時間對着電子屏幕影響眼晴健康。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研究團隊發現,小學生轉為網課後患散光的比率增加,由2018年的35.4%,上升至2020年的56.6%;近視度數亦有...
受疫情影響,莘莘學子轉為網課。長時間對着電子屏幕,或可能令眼睛不健康。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研究團隊發現,8至10歲學童於轉為網課初期,患散光的比率由2018年的35.4%,上升至2020年的56.6%...
疫情帶動港人的健康意識提升,大家也越來越注重身心健康,但一調查發現,港人對眼睛的健康卻較為忽視,當遇上視力問題時未有正視或妥善處理。 以上調查名為「港人視力及生活習慣調查」,由CooperVisio...
房屋問題困擾本港民生,並衍生各類社會問題,本港發展商陸續推出支援計劃,當中置地公司旗下「置地公司家基金」最新公布新增的3個項目,紓緩與房屋相關的社會問題。上述項目包括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
2022年1月22日 小學網課重臨,學童需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上課。眼科組織「護瞳行動」顧問醫生林傑人呼籲家長和學校提醒學童注意眼睛健康,以免近視隨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加深。 最新影片: 多個團體...
生日會群組鬧得熱烘烘,眾多與會者被迫送入隔離營,有官員公開道歉並稱:「已汲取教訓不會再犯。」筆者建議明年生日會可以搬去元宇宙,同樣可以唱歌吹蠟燭影相,更可邀請多人參與,甚至與出席的朋友感覺上有身體接觸...
冬至佳節,朋友送來精緻果籃,裏面全是女兒愛吃的草莓和櫻桃。「誰送的?」「程叔叔。上月我們才跟他一家吃順德菜。」小女兒一向對別人的事知道得最清楚。「我記起了!是不是那個甚麼『眼膜脫落』的叔叔?」 「是...
老花眼有救!美國FDA日前批准第一款治老花眼藥水上市,只要滴一滴,15分鐘便起效,令視力清晰6至10小時,有望取替老花眼鏡。不過,該款眼藥水對40至55歲的人群效果最佳,至於65歲以上長者因眼睛年齡老...
「賽馬會童亮計劃」追蹤調查亦發現逾半基層幼兒有蛀牙問題,近4成個案需要接受進一步眼科檢查,有一成幼童需要戴眼鏡。有幼稚園校長指,發現5歲學生竟有十多隻蛀牙,復課後也發現不少學生肚腩「多咗肉」;亦有家長...
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亦多次停課或暫停面授課堂,引發兒童身心健康問題。年度兒科學術會議此為主題,探討兒童和青少年在疫情期間近視嚴重加深,過量使用電子產品影響智能發展及精神健康等不良影響。行政長官林鄭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