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 下頁
共 116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疫情以來,小朋友經常對着電子產品上網課,究竟對視力有沒有影響?TOPick育兒節目《湊得輕鬆啲》邀請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副顧問眼科視光師伍尚舜博士,講解小朋友近視問題。 疫情下近視求診個案增加 ...

近年有不少人都會以激光矯視改善近視問題,但激光技術未必人人適合,市民若想選擇的時候又有何需要注意呢?養和醫院視力矯正中心主任、眼科專科醫生張叔銘指出,激光矯視分為兩種,分別是Smile以及Custom...

不少人機不離手要小心,台灣一名25歲OL因長期、平均一日使用6小時以上手機,長久下來突然視力急降模糊不清,經醫生檢查,赫然發現雙眼出現鑽石般的針狀和星狀結晶體,確診為「聖誕樹白內障」。有眼科醫生指出,...

本港受第四波疫情衝擊,所有中小學需再度停課,多個組織發起活動提高學童護眼意識。 在家學習及使用較多電子屏幕或增近視或散光風險,家長可從日常生活細節中嘗試改善孩子用眼習慣。 家長憂網上學習 小孩近視...

【本報訊】央視報道,國家教育部對9個省區市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的視力變化情況調研結果顯示,半年多來,被調查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從59.2%上升到70.6%,其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為61.6%、初中生視力不...

兒童要向「電子奶嘴」說不!台灣屏東一名5歲女童愛看卡通,日看平板電腦至少6小時,她近期經常揉眼睛,父母帶她求醫,經檢查發現,女童不僅出現近視,雙眼下眼瞼驚現眼結石。 據ettoday及其他台媒報道,...

日常不經意捽眼,相信是很多人的小習慣。台灣一名屬過敏體質的中學生,長期用類固醇來紓緩過敏,加上不時習慣捽眼,令他視力模糊,甚至出現視網膜剝離,險致失明。醫生分享,視網膜剝離早期會有飛蚊症等症狀,而深度...

新冠疫情使實體教學變為網上課堂,電子產品原是導致兒童近視的一大元兇,現在更需長時間對着電腦上課,近視加深的機會大幅增加。有機構推出「AI人工智能兒童近視預檢計劃」,免費助學童檢測近視風險,計算出高、低...

本港學童視力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早前受疫情影響,小朋友留在家中長時間上網課,又或避疫減少外出而在家中使用多了電子產品。本港一名7歲女童更在10個月內由視力良好沒有近視,速變「四眼妹」,左右眼分別達175...

新冠疫情使實體教學變為網上課堂,電子產品原是導致兒童近視的一大元兇,現在更需長時間對住電腦上課,近視加深的機會大幅增加。 小五生600度近視年遞增百度 就讀小五的康仔今年10歲,左眼近視度數已達6...

患上青光眼兩眼會發青光嗎?「青光」兩字,源自古時病人患有急性青光眼時,以光綫直接投射到眼睛,會看到藍綠色的反光而得名。其實慢性青光眼患者的視野會由四周開始收窄,並可分作以下幾個階段: 正常視野→初期...

坊間一般以為青光眼是老人家專利,但近年愈來愈多40歲以下患者確診,更有年幼學童因亂滴眼藥水致青光眼,導致只剩一隻眼的5成視力。10月8日是世界視覺日,奧比斯現正於網上舉行1分鐘簡單免費測試,鼓勵大眾齊...

疫情下全港學生經歷多月網課,使用電腦或平板電腦等屏幕產品時間大增,恐損壞眼睛健康。一名10歲男童被驗出有達600度深近視,其母擔心日後會惡化至千度;有調查顯示,8成家長指子女近期日均使用電腦或手機上課...

自疫情爆發以來,全港各學校轉為線上授課後,學生面對電腦及手機的時間大增,眼睛健康存疑。有調查顯示,80%家長指孩子平均每天使用電腦或手機在家上課3小時或以上,有57%人指孩子今年近視度數增加。有組織推...

由於疫情反覆,新學年所有中小學及幼稚園網上開學,不少家長擔心小朋友全日用Zoom上課,長達6至7小時,眼睛過度疲勞會導致近視,又怕小朋友太長時間面對電子熒幕會被藍光傷害眼睛,到底藍光是甚麼?註冊視光師...

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今日(16日)起可按校情率先安排不多於六分之一學生回校,進行不多於半天學習活動,有小學安排小六生返校對卷,多名學生均表示心情既緊張又期待,最希望與同學面對面聊天,灣仔聖公會聖雅各小學...

青光眼是本港致盲殺手之一,香港眼科學會數字顯示,23%失明病人是由於青光眼致盲。青光眼成因眾多,普遍被認為40歲以上人士才會患上,但奧比斯義務眼科醫生、香港眼科學會會董兼眼科專科醫生何穎流指出,深近視...

即將又到一眾莘莘學子開課的大日子,不過受疫情影響,面對面授課遙遙無期,學生需要長時間對住熒幕上課,對眼睛負荷甚大。營養師凌穎欣認為,學童可以透過日常飲食保護眼睛,並推介兩款簡易護眼小食。 因疫情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