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382 個
感冒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夏至來臨,天氣持續炎熱。香港人經常出入冷氣地方,亦常進食生冷食物,因覺得夏季天熱,宜多吃消暑食物。不過在中醫角度,夏季比冬季更容易受寒。李宇銘中醫學博士在專欄發表文章,解釋天熱更容易令人著涼原因,及避...
「病在兒身,痛在父母心」,馬來西亞一對網紅Jeff和Inthira於今年誕下女兒成為新手爸媽,B女在5個月大時第一次生病入院,爸媽將女兒生病經過及入院過程紀錄下來。女兒感染「鼻病毒」,患有上呼吸道病毒...
新冠疫情持續兩年,最近猴痘病毒亦看似有爆發迹象,瘟疫對人類威脅沒完沒了。最近有研究指出,全世界有15%的人患有萊姆病,細菌由蜱蟲傳播,會做成發冷發熱、同心圓形紅斑等症狀,嚴重會影響心臟,甚至死亡。 ...
身體不適要定期服藥,但服藥也要留意,台灣一名39歲女星早前因感冒求醫,按醫生囑咐按時服藥,但因食藥期間犯2大禁忌,結果藥物黏食道胃潰瘍要急入院。 綜合台媒報道,該名女星「小林志玲」馮媛甄近日出席節目...
27歲的英文補習社老師阿恩今年4月初身體不適,入院證實患上白血病,情況相當危殆需入ICU搶救,目前急需進行骨髓移植。阿恩受訪時提起家人及愛犬一度哽咽,希望有合適人士捐贈骨髓,直言「多一個人,多一個機會...
2歲男童於2016年因氣促等病癥而於診所聞氣後死亡,死因庭日前展開聆訊。陪審團今早(31日)退庭商議逾2個半小時後,一致裁定死者死於不幸,並對私營診所規管機構作出1項建議。死因裁判官指基於陪審團不接納...
不少女士發現,在經期前或經期間很容易感冒。如果你也有這個情況,可能是患上「經行感冒」。女性因為氣血不足、肺氣虛弱,經期前特別容易感冒,但患者通常以為只是普通感冒,不會聯想到原來與經期有關。 最新影片...
2歲男童於2016年因氣促等病癥而於醫生診所聞氣後死亡,死因研訊今(25日)續。為男童安排聞氣的醫生梁蔭基續供稱,他事發時在排版補寫的資料,是由護士詢問死者家人所得。死因裁判官質疑,梁先由死者家屬取得...
2歲男童於2016年因氣促等病癥而向診所醫生求醫,男童獲醫生安排於診所內聞氣,惟醫生其後發現男童情況不妥,為男童急救後將其送院,男童經搶救後不治。死因庭今(24日)就事件展開死因研訊,死者父親供稱,診...
本港昨日新增190宗新冠病毒確診,第五波高峰以來首跌至少於200宗。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指,除非新變種病毒流入社區,否則對整體疫情審慎樂觀。對於歐美國家出現多宗猴痘確診病例,認為毋須針...
建築公司項目經理2021年於試用期期間感染新冠肺炎,在留院期間接獲上司透過whatsapp 通知將他解僱,項目經理今(23日)由平機會代表入稟區域法院,指控前僱主違反《殘疾歧視條例》,要求前僱主賠償約...
本港疫情回穩,近日確診宗數維持200至300宗。三名港大學者包括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於(20日)報章撰文,估算本港在第五波疫情後,社區應有7至9成人口具防具備防重症之屏障,認為本港再出現第...
患嚴重抑鬱的54歲無業婦,於2019年10月中,稱因擔心16歲女兒感情事,於飲料落藥給女兒飲用後,再割其手腕及扼其頸致死。無業婦早前獲控方接納以精神失常減免刑責基礎承認誤殺罪,今(17日)於高院被判監...
天文台指出近日受一道活躍低壓槽影響本港,有大雨和狂風雷暴,而周六、周日天氣仍不穩,有大雨或暴雨出現。有家長表示日前兒子有擔遮,可是當天晚上開始傷風感冒。註冊中醫馬琦傑「中醫爸B」拆解大雨淋病的原因及9...
港人工作繁忙壓力大,不健康作息令體内易積聚毒素致病。坊間充斥號稱能讓身體排毒的產品,主要鼓吹「美顔瘦身」,但從中毉角度而言,盲目進行排毒隨時更傷身。註冊中醫師梁尹倩(Cinci)在「CheckChec...
北京疫情仍在發展,連日新增雙位數確診。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發現多例感染者出現呼吸道症狀後核酸檢測仍為陰性的情況,提醒市民即使核酸檢測陰性,仍不可掉以輕心。 在昨日(4日)的北京市新型冠狀...
中國移動香港(CMHK)推岀線上問診及醫療應用程式「醫聊通 Dr. HK」,提供線上及線下的醫療服務,包括:查閲診所資料並預約門診、醫生遠程視像診症及配送藥物上門等。由 CMHK 及本地電子醫療保健平...
疫情下數碼化生活已成常態,同時港人防疫意識提高,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對便捷的醫療服務需求上升。中國移動香港(CMHK)宣佈首次推岀線上問診及醫療應用程式「醫聊通Dr. HK」,提供涵蓋線上及線下的...
本地疫情放緩,小學在早前已分階段恢復半日課堂,但家長難免擔心小朋友回校過群體生活,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加上早前有報告指兒童染疫後患重症或併發症的機率甚高,令復課蒙上陰影。兒科專科醫生張傑認為只要小朋...
上海新增本土個案居高不下,感染者累計已超50萬。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孫曉冬介紹,本輪疫情病毒傳播有三大特點:傳播速度快,平均潛伏期3至4天;傳播力強,一個人平均可以傳播9.5個人:隱匿性強,無症狀感染...
腦霧、疲倦、精神不振等為常見的新冠後遺症,困擾多時,可如何改善?註冊中醫師林家揚在「醫藝同行 Eli Care」facebook專頁發文,講解「長新冠」的調護方法,疲倦是十分常見的後遺症之一。他講解不...
英國一項研究指,民眾如接種3針新冠疫苗有效縮短感染Omicron變種後症狀持續時間,平均持續時間更僅為感染普通感冒症狀持續的一半時間。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的毒性正逐漸降低,而且加強劑更能大幅縮短症狀持...
最近不斷咳嗽,痰中更帶有血絲?註冊中醫師梁尹倩(Cinci)在「CheckCheckCin」facebook專頁指出,若還出現喉嚨乾痛、唇鼻乾燥等症狀,則很大機會屬於「風燥咳嗽」。她講解風燥咳嗽的特徵...
孕婦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不免會擔心影響胎兒健康。註冊中醫師黃晶晶懷孕3個月時,確診感染Omicron,一度喉嚨痛至失聲,至第13日才被送院。在家等候期間,她服用中成藥及配搭食療紓緩症狀,目前已完全康復,...
感染鼻竇炎後果可大可小,切勿輕視病徵。美國加州一名女子早前出現鼻塞症狀,以為只是小感冒,未料卻患上鼻竇炎,更感染腦部,須切除部分頭骨保命。 現年25歲的Natasha Gunther是一位武術教練,...
疫情嚴峻,確診人數每日持續上升。若確診,我們可以如何自救?食喉糖可紓緩喉嚨痛? 服食必理痛又有沒有消炎作用?今集《活得健康啲》請來屈臣氏註冊藥劑師黃楚瑩(Nicole)為我們一一解答。 喉糖 ...
疫情嚴峻,確診人數每日持續上升。除注重個人衛生外,進食維他命產品能否有效預防?又應該如何選擇?今集《活得健康啲》請來屈臣氏註冊藥劑師黃楚瑩(Nicole)為我們解答不同維他命功效及正確食法。 預防勝...
本港新冠肺炎感染個案依然徘徊七、八千宗,不少人「中招」後仍要面對連串的復康後遺,例如痰多咳嗽不止甚至是肌肉痠痛及腹瀉,對患者來說不無困擾。 以下由中醫師推介多款輕症患者病狀紓緩食療湯水,種類多元,男...
疫情下很多市民開始注重攝取營養素提升免疫力,其中維他命C保健品更一度引起搶購;甚至不少市民印象中只有檸檬、橙這類柑橘類水果才富含維他命C。澳洲註冊營養師 潘卓琳(啊家)日前在Instagram發佈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