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435 個
私隱條例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新冠疫情令學生在家上課常態化,也令眾多遙距學習應用程式應運而生。但國際非牟利機構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的報告指出,全球有近90%由政府直接採購或推薦的遙距學習應用程式和服務,...
港府本月調整機組人員的入境檢疫安排,消息指,國泰近日發出內部通告,要求機組人員自上周四(19日)起,回港後需使用由國泰提供的「機組人員活動紀錄」手機程式(App),以記錄及上載回港後7日內的所有行蹤,...
去年修訂《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後,私隱公署首作起訴,指31歲董事涉披露兩男女的個人資料,被控2項未獲資料當事人同意下披露其個人資料罪,案件昨提堂。被告准保釋候訊,以待索取法律意見及文件。 被告葉駿...
通訊平台Telegram「起底」問題禁之不絕,昨日平台終於「出手」,單日兩度封鎖一個經常性披露個人資料的群組,惟有人馬上另起爐灶,昨傍晚建立第三個類似群組,並聲言「愈刪就愈開」,更將有千多人的起底資料...
港府本月調整機組人員的入境檢疫安排,消息指國泰近日發出內部通告,要求機組人員自上周四起,回港後需使用由國泰提供的「機組人員活動紀錄」手機程式,以記錄及上載回港後7日內的所有行蹤,又強調所有駐港機組人員...
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已開始在旗下的英國運輸貨車安裝人工智能(AI)鏡頭,以記錄貨車內部和道路上的錄像。AI鏡頭的作用包括監察送貨司機的路綫、監測道路違規或司機的不良行為,以及收集數據協助評估...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落案起訴一名31歲男子,涉嫌違反《私隱條例》在未獲同意下披露個人資料,合共4項罪行,是私隱條例去年10月修訂以來,私隱公署首宗就「起底」罪行作出起訴的個案。案件下星期三在西九龍裁判...
通訊平台Telegram「起底」問題禁之不絕。消息指,近月起底情況死灰復燃且愈見猖獗,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要求平台打擊不果,且持續不獲正面回應,正積極研究首度引用《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禁止市民使用...
通訊平台Telegram「起底」問題禁之不絕。消息指,近月起底情況死灰復燃且愈見猖獗,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要求平台打擊不果,且持續不獲正面回應,正積極研究首度引用《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禁止市民使用...
港府為打擊「起底」行為,去年修訂《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將起底行為刑事化,不過起底行為情況仍然嚴重。有消息指,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考慮首次引用法例,停止或限制市民連結至Telegram平台。 個人...
有報道指,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正考慮,首次引用《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中,停止或限制市民接達Telegram。私隱公署指,不會就個別個案執法行動作評論,但會視乎「起底」訊息的數量及頻密性,採取適當的執...
【本報訊】港府修例打擊「起底」,將其刑事化,條例由去年10月生效至今年4月底,私隱公署聯同警方已就7宗個案拘捕6人,公署亦要求13個平台移除逾3,500項起底信息,當中約8成已被移除。 修例至今半年...
【本報訊】視像通訊軟件Zoom在4月時,推出具有AI分析說話者情緒的新功能,同時提供與會者參與度或耐心等指標。然而,有團體警告,新功能可能導致偏見,並有侵犯個人私隱的風險。 據《彭博社》報道,該功能...
兩名未完成變性手術的跨性別人士,早前就未能更改身份證上性別提出司法覆核被判敗訴,上訴庭亦駁回上訴申請。兩名人士早前向上訴庭申請終院上訴許可,上訴庭今(13日)頒下判詞批准申請,認為上訴人提出之法律觀點...
警方拘捕一名23歲男保安,涉嫌在互聯網「起底」公開警務人員、70名立法會議員以及其家人的個人資料,及煽惑他人攻擊立法會選舉票站主任,涉干犯「煽惑他人有意圖而導致身體受嚴重傷害」及「未經資料當事人同意下...
Google搜尋資料庫一直相當龐大,為了保障私隱,Google宣布將擴大對用戶的保障範圍,用戶可申請並要求Google在搜尋結果中移除地址、聯絡方式等特定私人資訊。 目前用戶可以提出申請,要求Goo...
一名41歲男子涉嫌因為商業糾紛,將3人「起底」後,在網上披露他們的個人資料,昨被私隱專員公署拘捕;這是自去年10月修訂私隱條例將「起底」刑事化後,公署作出第2宗拘捕行動。 案發在去年12月,41歲涉...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就一宗涉嫌違反「起底」罪行的案件今日(26日)下午向傳媒簡報。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刑事調查組高級個人資料主任盧廸凡表示,本案是自2021年10月8日「起底」刑事化後,私隱公署作出的...
疫情期間面授課暫停,不少家長都擔憂子女學業進度,私人補習需求大增。月前有家長在社交平台上反映,小朋友數學補習老師林Sir行為古怪,更會與年幼學生拍攝親密合照放上網,事件激起網民激烈討論。無綫電視資訊節...
【本報訊】歐盟為防範科技巨頭壟斷市場,早前制定數碼市場法(Digital Markets Act)加強監管。蘋果(Apple)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日前在IAPP全球私隱峰會批評歐盟反壟斷法...
社交媒體已是都市人生活習慣,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檢視港人最常用的10款社交媒體,發現這些平台收集的個人資料最多達19項,其中以Facebook、Instagram最多,大部分平台更預設公開用戶的年齡、...
社交媒體的私隱政策列明,會收集去個人化的資料作數據分析,但如何分析、用意何在?有資訊科技專家指,收集用戶個人資料主要是方便平台作出市場策劃,例如是向針對特定用戶投放廣告,以維持免費服務。 分析興趣喜...
私隱公署今日(12日)公布,經檢視港人10大最常用社交媒體,包括fb、ig等平台的私隱設定及政策,發現全部社交平台也會收集用戶位置,更會將個人資料轉移到旗下附屬公司。 私隱公署檢視過的社交媒體,包括...
疫情之下,你搶購了嗎?應該問,你搶到了嗎?筆者在本地某網購平台連續3個星期下了3次單,均付款成功,但3次都被莫名其妙取消了定單,據說是因物流原因無法送貨。 其實幾年以來,我都覺得這個網購平台沒有試圖...
作者:李丞桓 出版:三采 韓國專家怎麼看元宇宙?作者任職於韓國Software Policy and Research Institute,主力研究元宇宙、延展實境、人工智能。元宇宙重組了「人時間...
本港單日確診個案衝過5萬宗,確診個案遍布不同行業、公司或機構。有機構員工向TOPick投訴,指其公司要求員工在一份Excel上自行填寫自己確診,或曾與確診者接觸的時間、關係等,有關檔案更可讓員工在電郵...
筆者在上期「得益區塊鏈技術元宇宙蓄勢待發」一文中,討論了元宇宙的發展及潛在商機,本文則進一步探討元宇宙未來的發展問題,以及可能出現的弊端,特別是其牽涉的個人私隱數據保護問題。 元宇宙的本質,是依託虛...
【本報訊】Meta旗下社交平台Facebook擁有逾28億日活躍用戶,掌握着全球眾多人口的數據資料庫。美國德州總檢察長辦公室日前起訴Facebook,指其利用人臉識別技術違反了州政府的私隱保護規定,在...
Google為手機Android操作系統釋出最新Android 13首個開發者預覽版本,將繼續增強個人私隱及安全設定,預計7月才有機會推出正式版。 網站Android-developers.goog...
【本報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正調查海逸酒店集團旗下酒店客戶資料外洩,呼籲受影響約120萬名客戶提高警覺,盡早更換帳戶密碼。另外,公署亦正了解網購平台HKTVmall客戶資料被取覽,未知有多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