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訪問 下頁

搜尋結果 431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直私學校受家長歡迎,課程各具特色。其中座落於石硤尾的直資學校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下稱嶺小),推行小班教學及活動教學,校長吳曉靈引入國際文憑課程(IB)教學理念,以平民化的學費提供較國際化的課程,她...

17:32 2023/09/22
【校長專訪】小班活動教學提倡關愛文化 直資嶺小校長親揭面試內容收生準則

「你們長大了,就離開這屋邨吧!」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毫無疑問未能理解校長說話的含義。但在天台學校長大,吳潔容真的離開了所居住的葵青區,成為了仁愛堂田家炳中學的校長。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今天已退...

2023/09/22
退休前校長疫後醒覺培育意義 己立立人鼓勵學生追夢

要培育孩子,除了教授學科知識,還要建立良好品德。位於將軍澳區熱門小學的保良局黃永樹小學,透過跨學科主題的學習模式進行價值觀教育,校長陳瑞良表示,學校注重培訓學生學業,同時透過價值觀教育課程,期望培養學...

18:38 2023/09/19
【校長專訪】致力推動價值觀教育 保良局黃永樹小學校長: 啟發學生潛能培養品德

受到超強颱風蘇拉吹襲下,原定9月1日開學日延遲到今天才正式開學。其中北角循道學校有新人事新作風,新學年由鄭家明校長接任。TOPick今日到該校直擊開學日情況,有不少學生直言暑假去過旅行,以興奮的心情迎...

18:11 2023/09/04
【開學日直擊】趁風假趕功課暑假尾快閃2天北海道 北角循道學生興奮開學

甫進裘錦秋中學(屯門)校門,從裝潢布置已感受到濃濃的人文藝術氣息。該校於1977年創校,屹立屯門區46年,近年致力革新及調整課程,包括本學年改行三學期制、初中必修第四語言、實行體育尖子培訓等。校長陳月...

18:00 2023/07/12
【校長專訪】改行三學期制增設第四語言必修課 裘錦秋中學(屯門)校長︰生命因情而改變

家長教育這一詞,近年在學界已成「必修課」,無論中小幼,都視之為學校重要政策。 「有人說家長作為成年人,很難教育,學校專心做好教育學生的工作就好了。誠然,成年人已有自己的思想模式及判斷力,當然不是以說...

13:45 2023/06/30
【校長專訪】黃士心小學用心推行家長教育 黃頴心校長:家校合作有助學生發展

不少家長都關心子女英文,去年新任的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小學(何小)尹淑芬校長,雖出身基層,小學五年級從內地來港生活,曾在學英文中遇到挑戰,但尹校長努力不懈苦學英文,奮發向上終成為校長。尹校長積極推動學校...

16:40 2023/06/20
【校長專訪】何福堂小學積極推動英語學習 基層校長為學生找人生亮點

中學6年彷彿都聚焦在中學文憑試(DSE)中,令學生壓力山大。然而在11年前,本地中學生在短短3年內,便要應付兩次公開考試,包括中五的會考及中七的高考,也因而造就學生有機會離開中一至中五就讀的「原校」,...

11:50 2023/05/26
【校長專訪】單親家庭欠管教險入歧途遇良師 校長幸遇良師回母校任教21年

校長是學校的靈魂人物,帶領師生走得更遠。位於馬鞍山的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下稱泰伯),現任校長侯達燊在校二十多年,「這是我第一間任教的學校,也希望服務到退休為止。」侯校長見證泰伯的變遷與進步,也期...

17:48 2023/05/24
【校長專訪】教學逾廿載第一份工望做到退休 泰伯紀念學校校長育人不求回報

週末上午,在學校附近的快餐店,享受著片刻獨處的時光,面前的蕃茄腸片通粉也份外香濃味美。 「告訴我,這個故事的教訓是甚麼?」一把令人不安的聲音由遠而至,一對母子走近,就在我旁邊的桌椅坐下,媽媽又再重複...

17:00 2023/05/17
【校長專欄】男童答不出《狼來了》寓意被狂鬧 救恩校長:媽媽來了比一切都可怕

聖保羅書院是擁有逾170年歷史的老牌直資男校,多年來培育大量傑出人才。源迪恩校長是第12任校長,他曾於澳洲留學,在海外的生活令他成長不少。畢業回港後與書院數度結緣,二仔亦成為他的學生,他明白作為「校長...

16:44 2023/05/05
【校長爸爸】曾因「校長個仔」身份感負擔 校長爸鼓勵兒子赴澳升學:過自己生活

本地首屈一指的傳統名校喇沙小學,是許多男生家長心儀的學校,多年來培育了大批人才,「喇沙仔」遍布各行各業。每年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喇沙小學校門外都聚集了遞交申請表的家長,學位競爭激烈,即使父親是校友都...

16:55 2023/04/25
【校長專訪】出身教育世家以育人為使命 喇沙小學校長培養學生做紳士

每一位校長皆是從做老師開始,惟由老師至校長均堅守同一所學校,卻是極少數。沙田崇真中學的梁潔妍校長自90年代入職,29年間從一名新手通識老師至成為一校之長,見證學校發展、遷校。「1994年開始我便在沙崇...

12:33 2023/04/17
【校長訪問】女拔畢業棄神科春風化雨29年 沙崇校長:會駁嘴不一定是壞學生

在職業先修中學出身的中學校長很少見,郭銳涵是其一。踏入知命之年的他,笑說多得在鄉村田野間成長的艱辛童年,造就了他堅強肯捱的個性,即使滿途考驗也一一走過,如今已成為獅子會中學校長。 位於屋邨內的獅子會...

10:49 2023/04/14
【校長專訪】堅守「學生要教不是罵」與學生共鳴 獅子會中學校長:老師不能誤人子弟

在職業先修中學出身的中學校長很少見,郭銳涵是其一。 踏入知命之年的他,笑說多得在鄉村田野間成長的艱辛童年,造就了他堅強肯捱的個性,即使滿途考驗也一一走過,如今已成為獅子會中學校長。 位於屋邨內的獅...

2023/04/07
千金難買少年窮 刻苦成校長作育英才 謹記教誨:老師絕不能誤人子弟

位於中西區的直資名校聖保羅書院,是擁有170年歷史的老牌男校,多年來孕育出不少知名校友,近年亦誕生多名DSE狀元。校長源迪恩表示,聖保羅經常講「brotherhood」(兄弟情),師生有很強的凝聚力,...

17:31 2023/04/03
【校長專訪】校友為師弟提供生涯輔導暑期實習 170年老校聖保羅書院重承傳兄弟情

即使在特殊學校,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校長鄭裔威指出,要打破「求學是求分數」的傳統觀念絕不容易。近年學校引入不少科技應用,建立自主學習氣氛之餘,更落力發掘學生的不同潛能和天份,為將來謀求更好的出路。「...

15:10 2023/03/22
【校長專訪】IT專才廿載春風化雨成特殊學校校長 以科技發掘智障學生潛能謀另類出路

即使在特殊學校,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校長鄭裔威指要打破「求學是求分數」的傳統觀念絕不容易。近年學校引入不少科技應用,建立自主學習氣氛之餘,更落力發掘學生的不同潛能和天份,為將來謀求更好的出路。「智障...

2023/03/17
IT專才變身輕度智障學校校長 帶領學生操肌 打機 謀另類出路

明天開始,是我們六年級同學的呈分考試,願每一位同學都能夠保持身心健康,要作息有時,全力以赴,才有美好的發揮。 兒女考試,家長或許比他們更是緊張,可是,父母再多的說話,即使頭腦上明白是出於關心,也會成為...

14:57 2023/03/13
【校長專欄】小六呈分試開考給父母的忠告 救恩校長:關心說話易成壓力

「的士司機不是『的士佬』,是一個專業。」現年61歲的鍾佛成人生超過一半時間執教鞭,退休前是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校長,教育生涯長達37年。他深明施比受更為有福的道理,退休後選擇揸無障礙的士,盡一己所能助人...

19:30 2023/03/09
【校長專訪】媽媽坐輪椅深明出入不便之苦 退休校長揸無障礙的士助人為樂

在課室中教書的老師,和在醫院救助病患的醫護,雖各有專攻,事實上同樣是助人為本的工作,以生命影響生命。中華傳道會許大同學校的王少超校長,當初選擇做老師教學生,也是希望藉一己之力,及早幫助別人。從社工轉為...

09:02 2023/03/06
【校長專訪】農家出身試過賣雞為母豬接生 王少超校長:小學教育是成長關鍵

麥理治徑終點處除了連接屯門市區之外,更有一間鄉師自然學校,沿着另一條山路往上走百多級樓梯,便見到充滿歷史感的校園,正是以大自然為教育理念的私立小學。校長葉頌昇創校16年來,大力推行自然體驗課程,直言小...

18:11 2023/03/03
【校長專訪】膽粗粗創立鄉師自然學校走過16年 海星校長:學術不是鬥多功課鬥學得多

實施近3年的口罩令於今日(1日)起撤銷,有關安排亦適用於全港學校,但學生又會否繼續戴口罩?取消口罩令首日,有幼稚園校長分享,大部分學生如常戴口罩,學校讓家長決定是否安排子女戴口罩,亦會教導小朋友互相尊...

14:22 2023/03/01
【撤口罩令】大部分幼稚園生如常戴口罩 校長教互相尊重︰按身體狀況決定

想像過2043年的學校會有翻天覆地的改變嗎?會是一所充滿人工智能設備的學校嗎? 上月我校一連四日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超學科專題研習周」。這一周,能夠找一點時間,放下「中英數常」的課本,跳出日常的框架,...

10:41 2023/03/01
【校長專欄】專題研習周培育創科人才 葵盛信義學校校長:讓學生突破想像界限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陳世詠校長成長於讀書改變命運的艱苦年代,生活有多刻苦便有多努力。她強調努力並不只是建立於成績分數之上,毋須要將人的價值與分數掛鈎,人生總有高低,要學會勇於接受挑戰,面對失敗,具備這些抗...

09:31 2023/02/22
【校長專訪】Band1學校精英中總有高低 校長:自我價值不是用分數來衡量

全港小學於2月15日起恢復全日面授課堂,直資男校英華小學在今年1月已試行每周兩天全日授課,在過渡期助學生逐步適應。小一至小三學生因疫情關係,過去未曾在學校午膳,今年才初嘗在校內食午餐的滋味。英華小學與...

18:17 2023/02/20
【男校午餐】「英華飯堂」自家製新鮮午餐 學生讚好食過住家飯滿載人情味

一個城市將來如何,就是看今天孩子的素質。 不知從何時開始,不論誰家的孩子,都只剩下一種生存目標,就是要努力讀書。學習早已凌駕於天地間的一切,彷彿擁有一張亮麗的成績表,就是一紙「免責證明書」,免去了作...

17:20 2023/02/10
【校長專欄】讀名幼卻不打招呼亂丟玩具 救恩校長:知書也要識禮

鍾慧晶成長於百業待興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即使成長環境艱苦,也感激這時代「一切有無限可能性」,她努力讀書考入香港大學,畢業後為人師表。執起教鞭20多年的她,如今是嶺南中學的校長,繼續秉承媽媽的「只須努力,...

16:45 2023/02/10
【校長專訪】從不需要高高在上對學生 嶺南中學校長:教書不是打份工 

鍾慧晶成長於百業待興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即使成長環境艱苦,也感激這時代「一切有無限可能性」,她努力讀書考入香港大學,畢業後為人師表。執起教鞭二十多年的她,如今是嶺南中學的校長,繼續秉承媽媽的「只須努力,...

2023/02/10
校長傳承媽媽言行身教 凡事盡力 問心無愧

本地名校銅鑼灣維多利亞幼稚園暨國際幼兒園的總校長孔美琪博士,當年由母親手上接管學校,並開辦多間幼稚園,繼而將教育版圖擴展至小學、中學,創辦IB一條龍私校滬江維多利亞學校(VSA)。孔校長的女兒亦繼承外...

19:50 2023/01/13
【校長專訪】三代人奮鬥半世紀建「教育王國」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創辦人女承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