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362 個
校長訪問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在教育界服務了28年,從戰戰兢兢的實習老師到成為帶領一所學校的校長,背後當然少不了前輩的幫助和教導。聖公會聖馬太小學新任校長黃禮灝,一直記得初入行時,當年的校長無私教導,給予他機會發揮所長,慢慢在ST...
每個小朋友都是獨特的,各有天賦才能有待發掘。直資一條龍學校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重視學生的才華發展,設有系統性的5層資優教育架構,校長陳偉傑深信只要學校和家長發掘到孩子的潛能,加以培育總會發光發亮...
擁有146年歷史的中西區老牌學校聖公會聖馬太小學,校舍面積雖然只有400多平方米,硬件設施不及大校,但無礙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疫情下教學面對不少困難,但在2021學年新上任的黃禮灝校長,仍把握僅有的時間...
通德學校校長黃偉立大學讀的是會計,當上小學老師,是機遇,或許也是使命感驅使。「我讀書時常在教會和小朋友接觸,幫忙兒童主日學,和他們玩、做不同活動,開心同時也很有滿足感。」後來決定教書,這段經驗讓他更有...
創校90周年的喇沙書院歷任校長14位,現任唐煥星校長加入喇沙30多年,這是他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一做便是數十年光景。唐校長以能夠陪伴學生成長為樂,打算做到退休,第一份工也將成最後一份工,為他的教學生...
傳統名校喇沙書院今年創校90周年,多年來培育無數精英,在各界發光發熱,舊生以身為「喇沙仔」為榮。喇沙書院校長唐煥星強調學校重視全人教育,提供機會讓學生發揮潛能,縱然喇沙書院橫掃學界獎項,但總有落敗時,...
近年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力推正向教育,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樂於學習,葉碧君副校長跟老師團隊可謂扭盡六壬,從中見證着學生蛻變成長,如由膽小被動變得樂於助人,同時學校更保持Band 1中學高升學率的成績。誰...
近年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先進國家,皆趨向推動以學生品格教育作為國家教育政策的方向,更倡導「才德兼備」成為新世紀人才的共通能力。究竟良好品格應該如何培養?以下所述的少年成長經歷,可能讓大家有多一點體會。...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不少人留家抗疫,循理會美林小學推行正向教育,以家為主題,教導學生要重視家庭和家人,同時孩子在家獲得良多,亦要學習付出和愛護。該項正向任務獲得學生自發踴躍參與。 循理會美林小學今年正...
理解家長的壓力和難處,在孩子教育和管教方面盡量提供協助,是聖公會李兆強小學建立關愛校園文化之目的。陳小燕校長認為家長需要一個宣洩和交流的平台,能夠彼此扶持,更可在緊密的家校合作中,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疫情對於教育界的衝擊不亞於餐飲及娛樂行業,兩年多來,全港小學彷彿時光倒流,從全日制變回半日制。童年時讀半日制小學的聖公會基榮小學黃冠華校長,回想自己的成長歲月,不禁感歎當時的充實。 我讀下午校,同...
疫情對於教育界的衝擊不亞於餐飲及娛樂行業,兩年多來,全港小學彷彿時光倒流,從全日制變回半日制。童年時讀半日制小學的聖公會基榮小學黃冠華校長,回想自己的成長歲月,不禁感歎當時的充實。「我讀下午校,同樣教...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已於5月4日公布,有小學校長形容今年整體氣氛較好,個別組別學生較往年更容易在自行派位階段獲心儀中學取錄。但受疫情影響,面試形式及計分方法有所改變,今年不少中學在計分偏重學術,課外活...
位於南區的明愛胡振中中學創立於1967年,55年間學校經歷校舍搬遷,校本課程更迎來重大變革。學校去年啟用編程學習室「Swift Coding Lab」,並透過校本課程iFuture,讓學生透過科技培養...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5月4日公布,有人歡喜有人愁。有小學校長表示,該校今年自行分配學位已獲甄選為正取生的學生人數明顯較去年多,估計是受移民潮影響。他表示,現階段最重要留意未有學位的學生心理狀態,並協助...
有些人就是喜歡作育英才,就像麥明詩的父親麥卓生,一生以教化學為己任,培育了過百名醫生,並且有些學生很年輕就成為校長。因此就算退休後,他也不願意無所事事,在疫情下學習以Zoom補習,遠在英國也有學生參與...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學校不再只是讓學生學習科目知識的場景,更是重要的學習平台,讓學生發展潛能和興趣,展現所長。因此,學校應製造多元化的學習機會,讓學生不單在科目層面上獲取知識,更培養學生有能力整合、應用...
常言道壞學生比好學生更需要老師,那麼若是一名曾經「壞過」的學生當上老師,是否更能勝任育人工作?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的梅志業校長直言自己曾經學壞,因為遭遇挫折、欠缺目標,變得迷失,繼而逃避。他的故事和轉...
麥慧嫻(Eva)原本是一位琴行校長,經常做義工幫助一些特殊教育需要的小朋友,發現他們離開校園後面對求職問題,難以融入社會,於是她便結束琴行生意,在2016年創辦「好餸」餸包網店,聘用他們成為員工。 ...
香港教育制度經常被批評單一,好像倒模式工廠,不過我反而覺得,有怎樣的家長,有怎樣的教育,當主流家長仍死守著「子女要讀大學才能出人頭地,讀傳統學科考文憑試才是正途」一類思想,教育就難以多元化,所以職業教...
現今富裕的世代,全世界不少地方都關注兒童的自理能力,香港的港孩當然不例外,坊間一直有個講法是因為升學競爭激烈,導致家長只注重栽培孩子的學術,而執床、洗衫、換床單這些在學校成績表上不計分的項目,家長未必...
屹立於觀塘區逾半世紀的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幼稚園今年傳來喜訊—黃秀麗校長榮獲香港教育行政學會頒發「第五屆卓越教育行政人員」獎項,肯定了本人和教職員團隊一直默默耕耘的付出和努力,日後更會積極實踐「兒童為本」...
對學生來說,要擴闊視野及拓展前路觀,其中一個有效途徑就是透過多元學習,於課堂內外以不同的學習活動增益及延伸學習經歷,照顧學習的多樣性,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發揮潛能。 最新影片: 由於新冠疫...
常言道壞學生比好學生更需要老師,那麼若是一名曾經「壞過」的學生當上老師,是否更能勝任育人工作?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的梅志業校長直言自己曾經學壞,因為遭遇挫折、欠缺目標,變得迷失,繼而逃避。他的故事和轉...
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於上周二(19日)起陸續恢復半日面授課,位於葵青區的亞斯理衞理小學(簡稱亞小)亦於本周一(25日)復課。學生首日重返校園難掩興奮,在正式上課前,校方先安排活動,鄭家明校長希望小朋友在...
早前在電視劇集《金宵大廈2》中,有演員塗黑皮膚扮菲傭惹起全城熱議,更被指有歧視之嫌。集結十多個國籍學生的明愛胡振中中學校長歐海健指,「最緊要懂得互相尊重,不是用對方語言講句『你好』,就叫共融。」運動便...
曾經在公園看到一位孩子哭鬧著,身旁的成人不斷重覆:「唔好喊!唔好喊!」然而孩子的哭聲沒有停止,反之哭得更厲害。孩子當刻的表現正好反映他的情緒,哭鬧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可能基於內在因素影響,例如:生病、饑...
早前在電視劇集《金宵大廈2》中,有演員塗黑皮膚扮菲傭惹起全城熱議,更被指有歧視之嫌。集結十多個國籍學生的明愛胡振中中學校長歐海健指,「最緊要懂得互相尊重,不是用對方語言講句『你好』,就叫共融。」運動便...
全港幼稚園即將陸續恢復面授課,然而許多幼兒,因疫情無法上學,甚至甚少外出,不少家長都反映小朋友有行為倒退問題,包括不願自行進食,減少表達,害怕陌生人等。有幼稚園則出奇招,在停止面授課期間,開展「老師陪...
在生物室見到盾臂龜在閒逛、午膳時在學校可買到有機菜等,對皇仁舊生會中學來說是平常事,這全是推動環保的活動之一。許建業校長笑指:「環保不是一項課外活動,也不是減少用電及用紙量便是環保。希望學生能從了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