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社工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秀茂坪邨一對有智力問題的兄弟,疑因年邁母親入院後餓死,慘劇引起社會關注。醫院管理局今日(25日)回覆傳媒查詢表示,事件中兩名死者的母親,現時仍然在九龍醫院留醫,情況穩定。當局亦透露兩名死者生前曾獲院方...
昨晚(9月18日)的《東張西望》,主持「貓仔」黎寬怡來到紅磡港鐵站,並不是「追星」,而是追訪一名長期一人霸佔港鐵大堂數個座位的婦人,那名婦人的行為背後是否有著甚麼故事呢?婦人在每天有近20小時出現在紅...
目前已有3間大學迎新營(Ocamp)爆出懷疑風化案或流出意淫遊戲影片等醜聞,有曾負責監管學系迎新營的中大入學及學生資助處處長王家徹估計,今年是疫情後首度復辦迎新營,或有未曾參與過迎新營的「搞手」也「太...
27歲男社工涉在港鐵坑口站外一條樓梯偷拍女子裙底,被控1項非法拍攝或觀察私密部位罪,案件今(5日)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被告暫毋須答辯,案件押後至10月3日再訊,待辯方索取文件,其間被告准以1,000元...
今日(4日)是新學年的第一日,學童在學業和人際關係上,將面臨很多挑戰和壓力。暑假後,學生要面對重新調整作息時間、轉新環境、新班新老師、課業等壓力,難免會感到擔憂不安。如壓力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嚴重困擾...
40多歲的港爸呂先生,是一家5口的家庭支柱。但去年他卻不幸罹患第四期大腸癌,最後被迫辭掉工作,從此全家陷入深淵。8歲的女兒雅君在與兩位弟妹玩耍時,笑聲不絕,問及爸爸快將離去,她收起笑臉:「我希望爸爸陪...
在紀錄片《爭氣》中,主角之一的周遜博自我又好勝,不時帶頭起哄;在學校,他是讓老師頭痛的壞孩子。十多年前,他因欺凌同學而接受警司警誡;十多年後的今天,他搖身一變成為一位外展社工,以過來人的身份,與邊緣青...
港人愛吃壽司,但對不少清貧家庭來說卻是難以負擔的美食。由美心集團與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於2013年共同創立的「童心飯堂」,早前首次聯同元気寿司,舉辦「親子壽司製作工作坊」,讓10個基層家庭在元気壽司師...
你認識她?可能是因為她是陳欣健的女兒陳早怡。你認識她?可能因為她有參加過TVB《中年好聲音》,但26強止步。其實熱愛唱歌的陳早怡,年青時曾經有3年在赤柱的街頭busking。她回憶:「那是21年前,以...
你認識她?可能是因為她是陳欣健的女兒陳早怡。你認識她?可能因為她有參加過TVB《中年好聲音》,但26強止步。 但有一天,你可能在街上見到她,訪問你大學是讀甚麼科目?現在做甚麼職業?正如她,大學是讀平...
法庭早前就2019年11月西灣河警員開槍案頒下匿名令及禁制令,男社工涉於Facebook帳戶轉載匿名令報導,並附上警員中文名字,律政司就藐視法庭提控。涉案社工今(31日)於高等法院承認責任,被判監21...
為減低青少年違法危機,葵青警區與香港青年協會推出「攜青Project i-SCAN先導計劃」,透過警方、學校及家長辨識有行為問題、家庭糾紛等高危青年,轉介社工跟進,並按需要提供正向活動或心理輔導等,青...
65歲中醫於2021年間,涉於驅邪儀式中以中指插16歲女學生及其17歲同學的肛門,以及要求女生與其母互相指插,藉此驅鬼。涉案中醫早前否認非禮等7罪,案件今(19日)於區域法院續審。事主同學不同意曾遭威...
文憑試(DSE)今(19日)放榜,多間自資院校同日開放報名,成績未如理想的考生紛紛到場報讀學位或副學位課程,尋找不同出路。有自資院校今日下午已獲高達1.6萬人報讀課程,情況踴躍。自資院校的學士學位或副...
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去年成立多元種族社會工作分會,為多元種族社工及人士提供專業英文培訓,冀建立本地社工及多元社工合作新模式,協助多元種族社群融入社會。多元種族社會工作分會成員、多元種族註冊社工狄雷龍(...
37歲男社工涉於九龍某學校內非禮3名學生,被控非禮等共3罪,案件今(14日)於九龍城裁判法院作提堂。被告暫時毋須答辯,案件押後至9月20日再訊,以待進一步調查,被告申請保釋被拒,還押候訊。37歲被告報...
已退休的區域法院法官沈小民早前審理兩宗暴動案時,分別裁定13人罪名不成立,其中9人已離港。律政司早前以案件呈述形式提出上訴,上訴庭今(14日)頒下判決,認為原審法官於兩案處理證據時法律上犯錯及有悖常理...
近年學生精神健康備受關注。有調查指,逾3成中小學生曾連續玩電子遊戲超過5小時,更有1成學生網絡成癮,嚴重個案可連續打機高達60小時;亦有5成學生自評患中度至非常嚴重的抑鬱、焦慮症。專家解釋指,疫下學生...
九龍城寨居民早年因清拆而獲政府發放補償金,並且選擇自行安排居所,故有關人士及其配偶均不合資格申請公屋。74歲前城寨居民於80年代與友人合資購入一單位,獲分7.5萬元後租住劏房,其後因失業而露宿街頭,於...
近年,學生精神健康備受關注。有調查指,逾3成中小學生曾連續玩電子遊戲超過5小時,更有1成學生網絡成癮,嚴重個案可連續進行網絡遊戲高達60小時;亦有5成學生自評患中度至非常嚴重的抑鬱、焦慮症。專家解釋指...
患抑鬱症的58歲聾啞漢鍾志強,於2020年在葵涌醫院出院後不足1日即跳樓亡,死因研訊今(10日)續。精神科主診醫生鄭美琪供稱,診症時死者能靠身體語言及寫字表達情緒;翻譯通翻譯員供稱,她於死者出院前一日...
患抑鬱症的58歲聾啞漢,於2020年在葵涌醫院出院後不足1日即跳樓亡,死因研訊今(7日)續。精神科醫生鄭美琪供稱,手語翻譯員轉達死者的自殺念頭只屬一剎那,診斷死者抑鬱復發。家屬律師指出死者的自殺風險評...
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康橋之家前院長張健華,涉於2014年性侵犯智障女院友被控,因女事主未能出庭作供,張最終獲撤控。女事主母親早前入稟區域法院向張等索償逾134萬,案件今(3日)於區域法院開審。原告開案陳詞...
家長教育這一詞,近年在學界已成「必修課」,無論中小幼,都視之為學校重要政策。 「有人說家長作為成年人,很難教育,學校專心做好教育學生的工作就好了。誠然,成年人已有自己的思想模式及判斷力,當然不是以說...
毅然放棄大學教授的高薪厚職,每日五點起床,花兩個半小時從火炭長途跋涉入大澳,教別人眼中最曳的一班Band 3學生,一路堅持了十三年之久,到底是甚麼驅使一個人這樣做?「係愛呀!」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校長惲福...
香港近日出現多宗斬人案,令社會關注城市人的情緒及精神問題。 26歲的陳彥君有一位ADHD的弟弟,故從小已明白情緒是很重要的課題,於是她在大學進修心理學,繼而開設情緒教育網上平台,免費分享自己設計的教...
港大調查發現,7成受訪港人因社會事件及疫情,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為推廣精神健康,慈善機構「心影薈」今日(18日)起至周三(21日)在中環街市舉行《疫情亦晴》新書發布會暨攝影展,書中收錄10個疫情期間的抗...
本港近日發生一宗少數族裔家庭慘案,一名印度裔女士疑殺害其3名年幼女兒,揭示社會對少數族裔人士服務支援及精神健康需要的不足。現時非政府機構普遍以中文提供服務的限制,妨礙了少數族裔人士使用服務和求助的意識...
香港這兩個多星期,接二連三發生懷疑是精神問題有關的殺人傷人事件,內心不禁低嘆:這城究竟發生甚麼事? 在沸沸揚揚的社會事件前,訪問外展精神科社工饒文傑,他入行16年,接觸過無數精神病患者,別人眼中他是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