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權益 下頁
共 155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職場上不時出現工作較慢、懶惰的同事,不少主管可能會採取較強硬的方法,甚至要求員工超時工作。有研究發現,降低工時反而可提升員工生產力及他們的情緒。 二流員工變能手!豐田教路:團隊效率變強先調走「王牌」...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一向活躍社交媒體,近日加入Twitter面向國際,昨又宣布積極在微博與內地網民互動。她於微博上載一批旗袍照,更獲網民留言「歡迎下任特首」。 上載旗袍照 網民大讚 葉劉於2008年...

法國人十分重視用餐時間,當地甚至立例禁止員工在工作間用膳,防止企業要求員工不停工作。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法國勞工部將容許員工在工作間用膳,以減少病毒傳播。 WFH反而超時工作?歐盟擬立法禁止企業在...

工聯會前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剛獲委任為積金局獨立非執行董事,他回應本報查詢時指,希望強積金(MPF)盡快取消與遣散費對冲,以及管控收費,或引入表現費等,扭轉無論基金賺蝕,卻可按資產值收取管理費等弊病。 ...

審計業界旺季工時遠超「996(朝九晚九、一周工作6日)」,有四大會計師樓中級管理層1月發電郵要求下屬每周工作7日、平日工作14小時,引來業界以至社會再次議論長工時問題。鄭中正稱,長工時是業內根深蒂固問...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凍結最低工資水平,維持每小時港幣 37.5 元,調整周期維持兩年一檢。本港自從 2010 年立法制定最低工資以來,今年是首次凍結最低工資水平。有商會認為,任何措施要在各...

本港一項研究推算,過百萬名打工仔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困擾,認為精神損害應歸類為職業病。員工精神健康轉差可帶來嚴重經濟損失,企業疫下更宜重視遙距工作帶來的倦怠(burnout)。 香港民意研究計劃與香港...

隨著即時通訊軟件成為職場上的溝通工具,上司在辦公時間外聯絡員工也成為經常討論的議題。最近歐盟提出新建議,擬禁止企業在非辦公時間內聯絡員工,讓員工擁有在非辦公時間及假日避免工作的合法權利。 疫情長期W...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球掀起網購潮,物流配送服務需求暴增。據早前報道指出,2020年韓國共有16個快遞員因工作過勞致死,為保障快遞員權益,以及防止同類事件發生,韓國快遞行業工會促當局正視問題,並宣布從今...

【本報訊】本年年初,Google員工宣布自發組織內部工會的消息,成為科技界近期熱話。最近有報道指出,該工會合併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及丹麥等10個國家共13個工會,聯同全球不同地區員工成立「Alpha ...

本年年初,Google員工宣布自發組織內部工會的消息,成為科技界近期熱話。最近有報道指出,該工會合併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及丹麥等10個國家共13個工會,聯同全球不同地區員工成立「Alpha Globa...

新冠肺炎肆虐,航空業大受打擊,據悉國泰航空向員工發出內部公告,推出自願「地獄更」,員工需要連飛 21 日才可以回香港老家,隔離 14 日後再獲 14 天休假。 國泰航空公布,去年國泰及國泰港龍航空載...

近年愈來愈多人關注基層清潔工的工作待遇,日前再有市民目睹清潔工留在公廁內用膳。相片上載社交網站後,引發網民討論,不少人目睹此幕後也感到痛心。有人不明白為何要不到廁所外面吃飯,有人則回應,若到外面用膳,...

近日有關拜登橢圓形辦公室新裝飾格局的報道很多,不管怎麽樣,這個辦公室已經和拜登內閣一樣「政治正確」,符合各方訴求人士要求,「5顏6色」,滿滿的包容。香港媒體較少着墨在拜登辦公桌後面桌子上,與家人多幅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動化及數碼化發展加速,為中國勞動市場帶來轉變。為應對未來職場變化,勞動者需持續學習工作新技能,力求保住飯碗。 有報告預計,2030年中國約有2.2億名勞動者需變更職業,佔據全球...

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已成為新世代追求的理念。早前有打工仔在網上討論區發文,批評公司年輕同事無責任心,指他們在放工後「潛水」,不回覆電郵或《WhatsApp》信息。對於放...

【本報訊】近年企業內部監控的情況愈來愈普遍,德國有電子設備零售商,被指控非法安裝攝像機監視員工,近日被判罰1,270萬美元(約9,845萬港元)。 德國電子設備零售商Notebooksbillige...

港府計劃以8年時間將勞工假及俗稱銀行假的法定假期劃一至17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昨稱,當局希望可在今屆政府任期內完成立法,計劃明年5月起增加第一個法定假期。 特首林鄭月娥去年初推出10項民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