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11 個
旱災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據報中國人大明日將批准財政部增發略超1萬億元國債的計劃,在11月發行,以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並促進經濟增長。路透引述消息人士指,增發的國債近一半的募集資金將用於水利防汛項目,其餘資金將主要用於災後重建...
【本報訊】國務院總理李強昨天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當前防汛抗洪救災情況滙報,研究下一步做好防汛搶險救災群眾生活保障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舉措。 長遠加強 北方水利基建規劃 會議指出,當前汛期仍未過去...
應急管理部公布,7月全國共有147人於颱風和洪澇等自然災害中死亡或失蹤,超過1600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411.8億元人民幣,是今年以來災害損失最重的月份,北京、河北和福建等省市受災較重。應急管理...
太行山,自古險峻,易守難攻,乃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天下之脊」,控制太行,就等於阻斷了南北往來的要道。著名典故「愚公移山」,即是出自太行,其險峻難行,愚公世世代代也難以挖平,最終感動天帝,派出神人搬走...
印度儲備銀行在今年6月連續第二次在會議上維持政策利率於6.5厘,但其強硬立場出乎市場意料。盡管印度儲備銀行調低通脹預測,但仍然憂慮通脹上升風險,因為政府於6月7日宣布增加對農作物的支持,及厄爾尼諾現象...
在經濟下行、市場縮脹特別敏感之期,農業一旦出了問題,糧食生產一旦出現狀況,對市場將有衝擊,對宏觀經濟也將有衝擊。 颱風泰利在繞襲香港之後,終於在海南島北部、廣東西部沿海登陸。這是今年第4號颱風,也是今...
【本報訊】國家應急管理部表示,根據統計,4月全國各種自然災害造成794萬2千人次受災,7人因災死亡,農作物受災面積超過73萬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4.4億元(人民幣,下同)。 涉風雹乾旱等 沙塵天氣...
5月6日是傳統節氣立夏之日。立夏日前夕,中國中央氣象台就發布了藍色暴雨警告,預告中國廣大地區將有大到暴雨,一些地方還將吹來強風,這一預報,吹響了中國今夏防災警號。 中央氣象台所發暴雨預警訊號,分為藍、...
活在香港的我們,每天打開水龍頭便有源源不絕的食水供應,但大家有沒有想過,「自來水」並不是真的自來,更絕非無窮無盡? 其實地球上大部分水都不適合人類飲用,而且不少被鎖在冰川之中,只有1%的水資源屬於淡水...
內地降雨持續偏少,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指,鄱陽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於周日(1月29日)晚上10時降至6.99米,再次跌破7米,是去年9月以來第4次跌至7米以下。 監測中心指,去年6月下旬以來,受降雨持續偏...
長江中下游地區乾旱持續。浙江金華市、樂清市上周六(5日)拉響乾旱應急預警訊號,正常用水保障日數分別只有約70日、55日。 浙江展大規模人工降雨 據浙江省氣象局消息,浙江省10月31日至11月1日展開歷...
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域面積止跌回升。江西省生態氣象中心透過最新一次衛星遙感監測,鄱陽湖水域面積較前期增加105平方公里,已達至705平方公里。 根據FY3D衛星資料監測,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為7...
【本報訊】長江流域持續乾旱,上海位於長江口的水庫9月遭海水倒灌後,水源陷入枯竭。網傳當地面臨用水危機將採取限水措施,引發民眾恐慌,紛紛在家囤食水,市面更出現搶水的情況。對此,上海市水務局闢謠,強調供水...
鄱陽湖水位持續回升。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消息稱,10月9日下午4時,鄱陽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為7.31米,比原歷史最低水位高0.20米。 根據《江西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規定,經省防指總指揮同意,省...
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跌至7.10米,刷新有紀錄以來歷史最低水位,預計水位將持續走低。江西省首次升級發布枯水紅色預警。 江西省維持長時間高溫少雨天氣,受五河及長江來水偏少共同影響,鄱陽湖星子站6月2...
【本報訊】長江流域遭遇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氣象乾旱,洞庭湖標誌性水文站陵磯站水位跌破20米大關。湖南常德市食水供應緊張,宣布將啟動應急取水工程。 高溫少雨 水位跌破20米 湖南省水利廳公布,截至周三...
應急管理部通報,8月份全國自然災害以乾旱、洪澇災害為主,風雹、颱風、地震、地質災害和森林火災等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4185.9萬人次受災,94人因災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429.7億...
過去幾個月超級熱浪侵襲全球!世界各地都出現了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天氣,特別是在北半球的歐洲、英國和中國部分地區。至於本港,天文台亦指今年香港經歷了史上最酷熱的7月,月內錄得35度或以上的日數共有10天,...
四川多地今年出現嚴重乾旱,就在瀘定縣6.8規模強震前,有文章指「大旱之後必有大震」,不過亦有專家指兩者之間無必然關聯。 旱震相關 可追溯至春秋戰國 貴州省地質環境監測院微信公眾號「貴州地災防治」上周四...
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周一(5日)發生6.8級地震。由於此前四川多地出現高溫乾旱現象,故震後有人在網上引用「旱震理論」,提出「大旱之後必有大震」的說法。但有地震專家表示,乾旱與地震之間的關係存在爭議,尚無...
四川遇上多事之秋,近期接連遭遇高溫乾旱所致的限電、爆疫,以及地震。民間流傳「大旱之後必有大震」的說法,社交媒體上也傳出有人捕捉到許多河床與岩層冒出地底天然氣,並因酷熱而點燃,火苗四竄。 「中時新聞網」...
長江流域一帶旱情仍未緩解,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持續下降,今早水位退至8米以下,提前進入極枯水期,為1951年有紀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水位。 發布乾旱藍色預警 鄱陽湖水位恐持續下降 江西省水利廳官網...
今年夏天,在南方經歷酷暑之際,北方部分地區卻遭遇洪澇。目前,南方大範圍持續高溫天氣已結束。國家氣候中心近日召開的秋季全國氣候趨勢會商會預估,今年秋季,西北地區東部、華北等地降水將較常年偏多;但新疆、華...
【本報訊】受降雨及冷空氣影響,南方持久的高溫天氣正逐漸減弱,此前連續發布41天的高溫預警已被解除。惟旱情尚未有緩解迹象,長江流域乾旱持續,位於江西的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其水位仍在下降,距極枯水位不足...
地緣政治及極端天氣正迫使各國重啟火電發電以解決燃眉之急,估計對短期煤炭有一定刺激。 俄羅斯(Russia)與烏克蘭(Ukraine)的衝突,令煤炭供需關係出現明顯轉變,特別是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
【本報訊】南方經歷大旱,恐對糧食收割造成影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上周六至周日(27至28日),在江西實地督導農業抗旱保豐收工作。他強調,採取有力有效措施抓好水稻等秋糧抗旱保豐收,最...
隨著冷空氣發力、降雨增多,本周南方大範圍高溫天氣基本結束,北方秋意漸濃。氣象部門預測,未來10天,四川盆地西部和北部等地多降雨天氣,累計降雨量轉為偏多,需警惕旱澇急轉。國家防總在維持陝西、甘肅防汛四級...
內地高溫少雨天氣持續,多地用電負荷持續攀升,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有市民反映近期頻繁出現停電問題。當地發改委回應稱,縣委政府已要求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帶頭節約用電,8月18日後中午12點到2點,下午6點到第...
7月以來,四川和重慶遭遇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多個地區出現不程度的乾旱。中國氣象局聯同省氣象局及無人機公司,派出大型無人機實施人工降雨作業。其中,四川作業區域錄得最高10毫米的雨量。 中央氣象台預測,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