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377 個
負資產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政府於10月底宣告為樓市減辣,上月美國聯儲局議息後,息口維持不變,令樓市氣氛好轉,一手成交量也由低位漸見反彈,但卻出現「旺量不旺價」的情況,樓價跌勢未止之餘,年內整體樓價已倒跌近4%,而且一手貨尾量維...
樓價持續下調,部分準買家或會趁勢入市換樓。日前有網友於Facebook群組「[香港]租樓/買樓討論區」發文,指現時3房戶已跌價不少,若現居2房戶、換樓至3房戶是否值得。雖然有網友認為,若自身有自住需要...
樓市跌勢未止,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據差估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0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21.4點,按月跌約2.2%,連跌6個月,年內跌幅擴大至約4%,創自2017年3月的321.2點後,創逾6年半新低。...
樓市跌勢未止,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據差估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0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21.4點,按月跌約2.2%,連跌6個月,年內跌幅擴大至約4%,創自2017年3月的321.2點後,創逾6年半新低。...
在「負財富效應」下,市民會減少消費意慾,影響正在復甦的零售消費市場,不利香港經濟復常。 人人關注香港內需,環球經濟諸事不順,惟有依靠內部消費,香港表現弱有多項因素合成,北上消費、股樓疲弱,高息環境等,...
差估署今日公布10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跌約2.16%,連跌6個月,創逾6年半新低。由於差估署修正8月及9月的樓價表現,跌勢擴大,因此今年首10個月樓價跌幅已擴大至4%,比起歷史高位已下挫約19.3...
差估署剛公布最新私人住宅樓價指數,10月售價指數報321.4點,跌幅擴大,按月再跌2.16%,已連跌6個月,累跌約9.26%,指數並為2017年3月後約6年半新低,而今年首10個月樓價累跌約3.97%...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差估署修訂對上兩個月的樓價跌幅,據此8、9、10月連續3個月樓價均挫逾2%,跌勢明顯轉急,樓市辣招應當再作檢討以防樓價崩潰,令市場氣氛惡化及拖累整體經濟。差估署今日公布...
政府今年施政報告推出一系列樓市減辣措施,包括新住宅印花稅(NRSD)及買家印花稅(BSD)由15%減至7.5%,以及額外印花稅(SSD)「綑綁期」由3年鬆綁至2年,惟效果不甚顯著,目前樓市交投量僅輕微...
銀主盤積壓量突然加快,除了反映樓價跌勢持續外,另一原因是,疫後經濟復甦速度不似預期,業主或出現資金周轉困難,而將物業加按,輾轉令單位最終淪為銀主盤。 全年樓價暫倒跌0.7% 疫後香港經濟復甦速度的確未...
樓市前景雖然不明朗,但影響銀行Call Loan的多項因素未見惡化,包括失業率維持低企、業主拖欠供款個案減少等,均預視未來銀行Call Loan的風險仍較偏低。8月至10月失業率2.9%,仍屬低水平本...
樓價向下,近月多個新盤減價,同時二手市場亦出現蝕讓成交,樓價較去年高位跌幅已達10%以上,期間做了90%按揭的人士,都可能會跌入負資產行列。而早前金管局公布的2023年第3季負資產宗數突破1萬宗。不過...
樓市跌價潮未見停止,蝕讓成交此起彼落,而近日蝕讓幅度更似有擴大之勢,由早前跌一成多,漸擴至兩成多,至周內更有多宗成交蝕讓幅度高達三成。 跌價幅度大的單位多集中在中小型物業,並為2018年至2021年樓...
本港樓價下跌,有議員昨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關注負資產情況,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回應指,若樓按貸款人一直正常還錢,無論有關人士是否已跌入負資產,銀行一定不會追收貸款。 他指目前未見銀行在貸款人正...
對於有議員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關注本港負資產情況,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負資產是一個數字結果,特別是在按保計劃下借盡9成按揭的買家,當樓市跌逾10%,數字上已落入負資產之列。他亦強調,由於...
責任編輯︰梁浩碩上日Morning精點︰...
本港樓市持續回落,瑞銀投資銀行香港房地產分析師梁展嘉預期,明年樓價再跌約10%,主要與高利率環境,加上一手樓庫存處於歷史高位有關,預期一手現貨和預售樓盤合計庫存需時約4年消化。本港負資產宗數重上1.1...
樓價連月下滑,引發市場對銀行要求業主提早償還欠款(俗稱Call Loan)的關注升溫。屯門NOVO LAND第1A期早前率先有業主被銀行Call Loan,據悉,該業主最新已斷供單位,轉由銀行接管並以...
樓市前景雖然不明朗,但影響銀行Call Loan(追回貸款)的多項因素未見惡化,包括失業率維持低企、業主拖欠供款個案減少等,均預視未來銀行Call Loan的風險仍較偏低。 銀行會否向業主「開刀」提出...
樓價連月下滑,引發市場對銀行要求業主提早償還欠款(俗稱Call Loan)的關注升溫。屯門NOVO LAND第1A期早前率先有業主被銀行Call Loan,據悉,該業主最新已斷供單位,轉由銀行接管並以...
本港第三季樓價較2021年高位回落逾16%,金管局公布第三季末負資產個案錄1.11萬宗,按季急增2.33倍,接近去年底的1.22萬宗水平。銀行業又被稱為「好天遮」,即「好天開傘,落雨收遮」,逢經濟向下...
負資產數目回升,成為了市場熱門話題。不過,對於「負資產」,一般人仍會有不少誤解。以下有關負資產的事實,可以作為了解此個金融現象的基礎:1. 負資產的定義:有抵押貸款的抵押品市值低於未償還貸款。所以,只...
本港息口持續高企,「息魔」來襲,衝擊港人消費信心。全港50萬戶供樓家庭共約135萬人,佔本港人口約兩成,在加息下每月供款急升3成,以一個樓價500萬元的細單位計算,每月供樓支出增逾3,500元,折合1...
樓價下跌產生強大的「負財富效應」,最新樓價較2021年高位下跌2成,不少近年入市業主均加入負資產行列,消費上將傾向保守,情願增加儲備,以應對市場波動。 樓價較兩年前高位 累挫2成 受到加息衝擊,本港樓...
政府公布第三季的負資產,有1.1萬宗,只是略少於去年底1.2萬宗。對於樓市沒有信心的人,見到有那麼多「負資產」,未了解清楚就已經嚇到冒冷汗。亦有人與2003年沙士時候相比,當時有10多萬宗,比現在高1...
負資產是指物業的當前市值跌至低於未償還之按揭餘額,故此負資產與樓價跌幅、尚欠按揭餘額及高成數按揭使用量有關。上期已提及上述前兩項的因由,至於高成數按揭使用量,近年政府放寬按保推出林鄭plan及財爺 p...
政府早前放寬樓市3大辣招,但樓市仍未有明顯起色,東涌地皮又流標。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樓市上落受一系列因素影響,包括經濟、息口走勢、就業市場及市民收入增長等,香港是小型開放型經濟體,受外圍地緣政治因素...
隨著樓價跌勢加劇,負資產陰霾再次出現。今年第三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報1.1萬宗,按季急增2倍。若果樓價跌勢未止,負資產情況有可能惡化到什麼程度?今年第三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報1.1萬宗,按...
本港樓價由2021年高位至今已回落逾16%,加上負資產數字於今年第3季增至逾1.1萬宗,令外界關注銀行會否出現「Call Loan潮」(銀行要求債務人提早還款)。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日前受訪時指出,銀行一...
隨着樓價下跌,開始陸續聽到「負資產」、「銀主盤」和「Call Loan」等字眼,皆因不少業主,擔心成為負資產後,會被銀行追收差價,而業主又為了首期付出全幅身家無力填氹,最終怕被「Call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