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資產 下頁

搜尋結果 287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本報訊】2022年第四季負資產宗數急增至1.2萬宗,據財經及庫務局指,其中涉及按保的負資產個案有一半屬於2019年10月放寬按揭後的個案,亦即是市場俗稱的「林鄭Plan」。 金管局去年第四季數據指...

2023/03/23
去年末季負資產1.2萬宗 按季飈22倍

2022年第4季負資產宗數急增至1.2萬宗,創了2005年以來新高,大部份涉及銀行職員按揭及按保貸款,據財經及庫務局指,其中涉及按保的負資產個案有一半屬於2019年10月放寬後的個案,亦即是市場俗稱的...

14:52 2023/03/22
上季按保負資產個案一半屬「林鄭PLAN」後個案 財庫局提醒置業要小心評估風險

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之所以爆煲,是因為美國加息,銀行持有的債券大跌,陷入負資產,觸發恐慌性提款,結果破產收場,銀行重倉國債遇上加息,原來可以很大件事,而另一個有類...

2023/03/20
從矽谷銀行爆煲 看日本為何不肯加息

隨着中國經濟逐漸復常,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香港也迎來通關復常的日子,零售飲食開始復甦,樓市交投也轉趨活躍。 港府為了照顧首置者的置業願望,宣布樓價在1,008萬元以下的物業獲得寬減買樓印花稅。雖...

2023/03/15
今年哪類物業值得看好?

不同人生階段,也有不同的理財需要。今年39歲的Ron,從事酒店管理行業,他已是第三次向我諮詢理財計劃,第一次已是10年前,2012年發生,而第二次是2016年。今次商討過程中,Ron問了不少問題,當中...

15:30 2023/02/22
【理財個案】人到中年變負資產 物業減值13% 單身貴族用3招增加現金流

CHATGPT成為環球熱話,有人開始利用AI提高工作效率,有人開始擔心AI冒起會威脅人類—開始時是部份工種被取代,往後甚至可能出現AI反過來控制人類的情況。筆者對AI的能力充滿好奇,便以「對負資產業主...

14:15 2023/02/22
【ChatGPT】人工智能AI對負資產有什麼好建議?

金管局早前公布上季末住宅負資產錄1.2萬宗,創18年新高,會不會再升?理論上會上升,但可能已出現封頂位。 唐榮嘗試以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一個港島431平方呎以下細單位的季度統計樓價推算負資產的形成,...

2023/02/20
負資產數封頂位

金管局日前公布2022年第四季負資產住宅按揭宗數升至12,164宗,屬18年新高水平,原因為何?負資產是指物業的當前市值跌至低於未償還之按揭餘額,例如業主以680萬購入物業,單位市值降至575萬,但尚...

2023/02/11
負資產屬帳面計算 準時還款可無憂

去年預算案放寬首置按揭保險門檻至1200萬元,據財經及庫務局數據指,截至去年底共提取1.6萬宗按保個案,7成屬於首置人士,以金額計則近9成屬於1000萬元以下。 根據財經及庫務局回答立法會提問時披露...

18:06 2023/02/08
「財爺Plan」後新提取按保1.6萬宗 7成屬首置人士

早前金管局發報2022年底的負資產統計,量數達12,164宗,比前季的533宗急升21.8倍。沒有業主會希望物業成為負資產,但由大市的角度看,負資產增減,未必是良好的判斷後市指標。更值得留意的相關數據...

16:40 2023/02/08
負資產非樓市準確指標 銀主盤數量才是

金管局日前公布上季末住宅負資產錄1.2萬宗,創18年新高。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今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指,1.2萬宗並非好高數據,並稱隨樓市氣氛好轉,負資產數字短期會轉變。 阮國恒指,本港第4季負...

12:51 2023/02/06
負資產突破1.2萬宗 金管局:隨着樓市氣氛好轉 數字會轉變

金管局日前公布2022年第4季負資產住宅按揭宗數升至12,164宗,屬18年新高水平,原因為何? 負資產是指物業的當前市值跌至低於未償還之按揭餘額,例如業主以680萬購入物業,單位市值降至575萬,但...

08:55 2023/02/04
負資產僅屬賬面計算 保持準時還款要緊

美儲局宣布加息四分一厘,到4.5至4.75厘區間,進一步放緩了加息步伐;鮑威爾表示,這次加息周期完結前,至少會加多兩次息,卻沒有具體講明最終加息至多少。 以上大致符合市場普遍預期,除了鮑威爾說,投資...

2023/02/03
加息 高息 新窮人

上季負資產數目急增至1.2萬宗,超過08年金融海嘯水平,創近18年新高,金管局解釋是不少涉及按揭保險個案。事實上,在樓市高位放寬首置按保,雖然能夠幫助市民上車,但同時亦增加了陷入負資產風險。 俗稱「...

20:37 2023/02/02
負資產急升逾萬宗 首置按保惹的禍?

美國聯儲局宣布加息0.25厘,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指,美國加息步伐依然未明確,認為加息周期未完,高息環境將會持續,香港亦因聯繫匯率而維持高息狀態,市民在置業或借貸時要管理好利率風險。 余偉文表示,聯...

09:46 2023/02/02
【美國加息】余偉文:美國加息周期未完 料高息環境將會持續

差餉物業估價署及中原的樓價指數,大致上都反映去年樓價下調約15%。對小業主來說,樓價下跌代表資產貶值,當然不是好消息。但除此以外,樓價下跌究竟對小業主有什麼實際影響。 1.減少套現金額 資產價格下...

14:00 2023/02/01
【香港樓市】負資產物業須準備償債金?樓價下調15%的影響 小業主要留意的3大要點

在拆解負資產大增是否樓市危機時,雖然帳面上負資產數目大增,但因就業情況理想,拖欠按揭情況不嚴重,不會構成重大沽壓,反而負資產引起的負財富效應,心理影響或會影響消費及經濟。 屬心理影響 衍生負財富效應...

10:27 2023/02/01
負資產大增將致「負財富效應」影響消費 惟不會構成重大沽壓

恒指兩連跌,周二高開120點後升勢不保,掉頭下跌近230點,收報21,842點,失守10天綫。大市成交逾1738億元,其中北水淨走逾63億元,北水連續兩日流岀有何啟示?金管局公布,上季負資產住宅按揭錄...

08:48 2023/02/01
【ET開市直擊】港股北水流岀有何啟示?負資產急飆對港股影響

負資產即物業當前市值低於未償還之貸款餘額,簡單例子是,當A買家購入一間970萬元的太古城2房單位,假設仍有873萬元的貸款未償還,最新銀行估價約811萬元,樓價低於未償還貸款額,亦即是有關單位已經變成...

2023/02/01
借高成數按揭 易變「負資產」

在拆解負資產大增是否樓市危機時,雖然帳面上負資產數目大增,但因就業情況理想,拖欠按揭情況不嚴重,不會構成重大沽壓,反而負資產引起的負財富效應,心理影響或會影響消費及經濟。 屬心理影響 衍生負財富效應...

2023/02/01
負資產大增 樓市會否現危機?

負資產陰霾重臨,據金融管理局公布,上季負資產錄得12,164宗,按季急增近22倍,並且創2005年初以來、近18年新高。金管局認為,銀行風險可控;而學者亦指,除非銀主盤增多,否則樓市風險不大。 根據...

2023/02/01
負資產18年高 學者指未礙樓市

金管局今日公布負資產住宅按揭最新調查結果,負資產住宅按揭在2022年第4季末升至12,164宗,較2022年第三季末533宗增加近22倍,創自2005年第一季後18年新高水平,涉及金額亦由30.06億...

18:59 2023/01/31
去年第4季負資產數字急升破1.2萬宗 創05年以來18年新高

根據金管局公布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第四季負資產個案錄得12,164宗,涉及金額662億5千2百萬港元。對比2022年第三季錄得533宗及30億6百萬港元,宗數及貸款金額按季分別增加11,631宗及...

17:54 2023/01/31
負資產急增近22倍 經絡曹德明:料數字於樓價回穩後回落

據金管局公布2022年第4季末數據,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高達12,164宗,按季大增近22倍。聽到「負資產」三個字不少人都聞風色變,但到底什麼是「負資產」?若果在近年買樓,是否決定會變成負資產?怎樣才知...

17:49 2023/01/31
【負資產危機】什麼是負資產?想知道自己是否已經變成負資產有什麼方法?

金管局今日公布負資產住宅按揭最新調查結果,負資產住宅按揭在2022年第4季末再升至12,164宗,較2022年第三季末533宗增加近22倍,創自2005年第一季後18年新高水平,涉及金額亦由30.06...

17:28 2023/01/31
去年第4季負資產數字創8年新高 中原按揭王美鳳:料數字於今季回落

《香港經濟日報集團》免責聲明 本節目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訊,但不能保證絕對無誤;資訊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概不負責。同時,節目內容僅作參考,並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

22:00 2023/01/06
【iM人物專訪】摩根施盈盈:今年衰退風險增 維持防禦性部署

近期樓價愈跌愈有,部份地區估值出現大幅度折讓,坊間開始比較過往慘況,更重提了負資產,那麼現時情況有多嚴重呢?本文將翻查金管局負資產數據、綜合最新市場數據,可以推算負資產在可見將來愈來愈多。 ...

15:44 2022/12/31
【負資產】趨勢持續惡化 情況有幾差?

隨着樓價下跌,開始陸續聽到「負資產」、「銀主盤」和「Call Loan」等字眼,皆因不少業主,擔心成為負資產後,會被銀行追收差價,而業主又為了首期付出全幅身家無力填氹,最終怕被「Call Loan」。...

15:43 2022/12/31
負資產會否被Call Loan?

按揭其中一個獨特之處在於,若樓價升,則天下太平,若樓價跌得太多,業主可破產一走了之,讓貸款銀行蒙受損失。試想像原本800萬的樓,4成首期,餘下的480萬找了銀行上會做6成按揭,一年後樓價跌至160萬,...

10:31 2022/12/30
按揭、道德風險、逆向選擇

在1997年金融風暴至2003年沙士期間,許多業主資不抵債,淪為負資產,按揭保險計劃便是這時期的產物,看似沒太大作用,其實是穩定維持本港銀行體系一大關鍵。 ...

10:31 2022/12/30
【道德風險】為何要有按揭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