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49 個
香港2030+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曾指出,未來10年鎖定3,280公頃熟地發展,很多土地供應來自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兩個重要引擎。 今日是特首李家超發表上任的第二份施政報告,去年的施政報告,30,000個簡約公屋盡吸焦點...
城市規劃除了提供房屋用地,亦要提升市民生活。規劃署署長鍾文傑稱,要引入15分鐘生活圈、藍綠走廊等,在覓地滿足發展需要的同時提升宜居度;而理大賽馬會創新設計院總監凌嘉勤稱,北都不能夠重複昔日「悲情城市」...
《香港經濟日報》今日舉辦「香港經濟日報房地產業界精英論壇2023」,邀請香港特區政府、專業協會、學者、商界精英等房地產領域專家,攜手探討香港房地產未來發展動向。綠色建築及邁向碳中和:趨勢解讀太古地產有...
香港經濟日報及地產站舉辦「築動未來」房地產精英論壇,出席嘉賓之一規劃署署長鍾文傑表示,《香港2030+策略規劃》發展洪水橋、古洞北粉嶺北未來幾年房屋供應重要來源,規劃署將發展方向做圖則,提出建議每個發...
香港測量師學會舉行周年研討會,議題為「探索無限:共創全齡友善社會」。今屆研討會以線上線下模式同步舉行,共吸引逾四百名業界專業人士參與會議。隨着香港人口老化,而社區、建築老化和就業人士平均年齡亦日漸提高...
根據屋字署紀錄,截至2020年底,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數目達8,700幢。按推算,在2030年有關數目約為1.39萬幢。 就近期樓宇安全出現問題,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表示,有關一些老舊的樓宇,特...
【本報訊】政府在前年施政報告宣布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建議填海所得的新增土地主要用於創科發展。負責項目的土拓署向環保署提交環評研究概要,擬在馬料水分階段填海約60公頃,比鄰中大、科學園及沙田污水處理廠,...
政府在前年《施政報告》宣布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建議填海所得的新增土地主要用於創科發展。負責項目的土拓署向環保署提交環評研究概要,擬在馬料水分階段填海約60公頃,毗鄰中大、科學園及沙田污水處理廠,預計約...
【本報訊】北部都會區為未來發展重點,高力建議,新田科技城可採用混合批地及發展機制,以提升創科土地競爭力。 高力香港董事總經理劉振江指出,《香港2030+》策略研究提出「南金融、北創科」的「雙重心布局」...
香港房屋供應面對發展瓶頸,政府透過多管齊下尋找出路,並同時推進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兩項發展計劃,成為能否扭轉困局的關鍵。 港人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只有約172平方呎 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發展...
人工島填海繼續成為社會各界焦點,由中央支持、到議員取態、社會正反意見、到政府的執行細節等等,總結交椅洲人工島項目階段性公眾參與活動,在約7,800份公眾意見當中,約6成表示支持,項目絕對「惹火」。至於...
由香港規劃師學會主辦的首屆《香港規劃師學會大灣區規劃大獎 2022》的公眾展覽今日開幕。活動共收到約 200份參賽作品,並有21項作品得獎,包括《2030+》報告等。 會方指,是次比賽中,9成參賽作品...
上屆政府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於交椅洲及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興建人工島,引起社會廣泛討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表示,將繼續推動交椅洲人工島項目,他指出交椅洲人工島將為香港發展擴容擴量,積極提升香港作為金...
【本報訊】民建聯昨日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及副司長黃偉綸會面,建議政府全面審視本港綠化地帶,並重啟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研究。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表示,政府對該黨建議,持正面態度。 劉國勳表示,民建聯支持重啟郊野公...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發表網誌,稱由發展局主辦的香港2022國際城市林務研討會,於本月上旬,透過網上直播形式,順利完成,共吸引約1,200位參加者透過研討會網頁實時收看,人數較上一屆增加約一倍;今屆研討會的...
本港房屋供應持續短缺。公屋聯會今日(11日)公布「2021年特區政府房屋土地十大施政評選」結果,得票最高的3個項目包括「建議推售合共1.4萬間居屋及綠置居單位並收緊單位轉售限制」(74%)、「覓得土地...
發展局將於今日下午4時半在政總公布下一季度(2022年1月至3月)的賣地計劃安排,《地產站》將文字直播現場消息。今早特首林鄭月娥回顧過去一年工作時候,率先透露當局將於下午一併公布在賣地條款內加入單位面...
環保署今日(24日)就中部水域人工島建議中的填海工程、連接道路及交椅洲人工島上的發展計劃,向土木工程拓展署發出3份環境影響評估研究概要。綠色和平批評,環保署未有動用權力為環境把關,屬嚴重失職。 【明日...
港府力推「明日大嶼」計劃,環諮會今日(8日)討論中部水域人工島的顧問研究詳情,根據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向環諮會提交的文件指,交椅洲人工島又會以「城郊共融」為理念,由排水渠至廢物管理,亦會加入智能、碳...
發展局早前公布更新版的《香港2030+規劃策略》,報告內定下人均居面積目標,將會提升到215至237平方呎,較現時人均居住面積僅161呎,最多提升5成。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出,未來會考慮在政府賣地或重建...
上周發展局在《施政報告》記者會上公布更新版的《香港2030+規劃策略》,報告定下人均居住面積目標,由現時僅161平方呎,將會提升到215至237平方呎,最高提升近5成,有多困難? 新目標 人均居住面積...
發展局昨公布《香港2030+》更新方案,估算本港土地短缺3,000公頃,較5年前大增1.5倍,創科、經濟用地需求急增3倍,報告亦提出人均居住面積提高至最多237平方呎,較現時高出5成。發展局局長黃偉綸...
港府公布新版《香港2030+策劃規略》,預期提升人均居住面積最多近5成至237平方呎,改善居住空間。發展局擬議未來的新公營房屋,皆須符合標準,正好順應財富累積提高生活要求的國際大勢,但大前提是港府必須...
政府公布《香港2030+規劃策略》更新,提出由2019年至2048年的土地供應短缺,由過往公布的1200公頃擴大至3000公頃,將會透過明日大嶼、北部都會區等提供4100公頃土地滿足。 ...
發展局在《施政報告》記者會上公布更新版的《香港2030+規劃策略》,報告內定下人均居面積目標,將會提升到215至237呎,較現時人均居住面積僅161呎,最多提升5成,即兩人小家庭可住474呎單位。發展...
發展局長黃偉綸今日(26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未來5年,政府會加強收回土地,預計由每年平均會收回45公頃土地增至100公頃土地。黃偉綸透露,本港2030年之後的土地供應,主要兩個來源是新界北發展區...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對傳媒透露,香港有足夠土地以供發展,需要簡化規劃程序,防止濫用以及加快釋放土地供應。將於兩個月內推出「2030+」報告,估算未來20年土地需求,並公布有清晰時間表的土地供應計劃。政府有...
昨日《經濟日報》報道,土地短缺加劇,據了解,政府即將更新的《香港2030+》規劃策略研究,會因應人均居住面積提升等因素,調升土地需求,未來30年土地短缺將增加接近3,000公頃水平,較原先估算1,20...
土地短缺加劇,據了解,政府即將更新的《香港2030+》規劃策略研究,會因應人均居住面積提升等因素,調升土地需求,未來30年土地短缺將增加接近3,000公頃水平,較原先估算1,200公頃倍增,加重政府覓...
土地短缺加劇,據了解,政府即將更新的《香港2030+》規劃策略研究,會因應人均居住面積提升等因素,調升土地需求,未來30年土地短缺將增加接近3,000公頃水平,較原先估算1,200公頃倍增,加重政府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