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311 個
薪俸稅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稅季來到,相信各位將陸續收到稅單要交稅。市面上提供不同的方法繳交稅款,包括以電子錢包或信用卡交稅。以下簡單整合各大電子錢包及銀行信用卡在這期間推出之交稅優惠,可以交稅的同時賺取回贈!AlipayHK(...
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在網誌中表示,強積金可扣稅自願供款(TVC)自2019年推出以來,帳戶數目每年穩步上升,至今年9月30日有約7萬個,較去年同期升一成,相對3年前高出67%,截至今年9月總供款額達92...
大腸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科學界一直尋找更多治療手段,延長病人壽命及改善生活質素。和黃醫藥昨公布,一種用於末期腸癌的新藥「呋喹替尼」(Fruquintinib),成為首種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
和黃醫藥公布,一種用於末期腸癌的新藥呋喹替尼(Fruquintinib),成功獲美國藥監局審批上市,成為首種中國研發小份子抗癌藥物,適用於國外使用。藥物目前除了於常規途徑申請本地註冊外,亦經由「1+」...
剛結束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回港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與會代表普遍認為,高利率會維持較長時間,全球經濟在2024年增長將比今年緩慢,而且下行風險較高,展望中長期仍然疲弱,並透露有部分APEC成...
【本報訊】終院早前裁定公院醫生假期候召可獲補水,立法會前議員梁家騮獲償約170萬元,惟被稅務局將賠償額納入薪俸稅計算。終院昨裁定稅局上訴得直,法官於判詞指,梁早前所獲賠償是源於他以僱員身份行事,故須課...
終審法院早前裁定公院醫生休息日及法定假期候召可獲補假或補水,立法會醫學界前議員梁家騮因此獲賠償約170萬元,惟被稅務局將賠償額納入薪俸稅計算,早前於高院提出上訴獲勝,稅局上訴被駁回,早前向終審法院提出...
立法會昨日通過「檢討政府公共財政政策」的無約束力議案,議員就如何開源節流提多項意見。港府預告,各政策局及部門未來兩個財政年度,將各減1%經常性開支;至於是否開新稅,須先讓社會有充分討論。 議員倡福利推...
本港近年反覆錄得天文財赤,庫房儲備已比高峰期縮減近半。立法會昨提出「公共財政政策的檢討」無約束力議案,議會卻仍有聲音倡議更多津貼,足證要遵守憲制責任審慎理財的難度。特區政府各式經常開支正持續攀升,僅削...
財爺陳茂波認為香港經濟增強發展,就能吸引企業和人才來港,公司也多賺錢,利得稅每年收多5%。 香港今年股樓疲弱,經濟復甦不似預期,施政報告中,一筆過撑創科和文化產業逾百億元,新措施每年涉開支又幾十億元,...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告,經常性開支將增加數十億元,料年度赤字高於年初時估算的544億元。他解釋,主要由於印花稅及賣地的收入均較預期少,而本港是細小開放經濟體,稅收會因各種原因...
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表示,為支援輔助生育亦推出措施。包括增加公營輔助生育服務名額,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在2024-25年度起計五年內,逐步增加體外受精治療的輔助生育服務名額,由每年1100個增加超過...
終審法院早前裁定公院醫生休息日及法定假期候召可獲補假或補水,立法會醫學界前議員梁家騮因此獲賠償約170萬元,惟被稅務局將賠償額納入薪俸稅計算,早前於高院提出上訴獲勝,稅局向上訴庭提出上訴被駁回,今 (...
近年賣地收入佔政府財政約2成,隨着地價下跌,今個財政年度賣地收入恐怕跌破10年新低,加劇政府財赤,亦令未來需要上馬的大型基建計劃增添壓力。 本財年賣地收入 暫不足百億 賣地收入屬於政府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政府公布,截至8月底止,2023/24財政年度首5個月整體開支3,007億元,收入1,179億元,意味錄得赤字1,828億元。若計入在政府發行綠色債券所得466億港元收入後,本財政年度首五個月的財務狀...
香港和內地的股市近日表現認真麻麻,原想看看美國經濟有甚麼驚喜,卻看到耶倫為拜登的政績解畫,指他的經濟政策增加了投資和職位,讓美國經濟重回正軌。是也不是? 耶倫當然是為希望連任的拜登拉票,而增加投資及就...
政府周一(31日)公布本財政年度首3個月(即截至6月底)的財務狀況,期內整體開支為1761.03億元,收入為742.01億元,計入在政府綠色債券計劃下發行的綠色債券所得466.32億元收入後,本財政年...
相信不少讀者都聽過類似以下的說法: 「美國實行全球徵稅,如果我們在當地投資,即使在香港賺到的收入也要繳稅給美國政府。」又或者「聽說美國的稅率很高,稅負可能佔收入4成甚至更高!我不太希望在美國投資。」 ...
港府上一財政年度共錄得近1400億元赤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接受本地傳媒訪問時表示,雖然增加稅收是發展經濟的手段之一,但政府首要做的是創造更好的就業機會,同時現時全球正處於「搶人才」之際,因此政府並不急...
報稅表於上月2日寄出,納稅人須於報稅表發出日期起的1個月內,即明天6月2日或以前填妥及交回報税表。有兄妹報稅為爭「父母免稅額」而鬧得不快,一名港女在網上討論區指,其收入及給父母的家用都比哥哥多,但對方...
「綠色炸彈」又來了,6月就是交報稅表的死線,想延長交表期限、不想每次填表格,即看《理財最前線》教你網上報稅,識用「稅務易」,報稅話咁易!...
英國政府今年3月宣布凍結入息稅門檻,智庫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IFS)估計到了2027年,新措施會將兩成納稅人拖入40%稅率,屆時多達780萬人需繳交4...
供養父母不等於要忍受無止境的情緒勒索,有台女自幼在家庭貧困的環境長大,父母從不儲蓄更染有惡習,她奮發向上辛勤工作,卻被不斷索錢,近日父母更擅自拆其報稅單,再以親情勒索,要求事主付更多家用。 有台女在網...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不應單以政府財政儲備,去演繹是否有足夠資金推動大型基建項目,政府會以開放態度考慮不同的財務安排,亦會積極考慮適度運用市場資金,包括公私營合作等。 稅務局本月發出240萬...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李鎮強關注,需要報稅的個別人士數目減少,可能對政府財政構成壓力,因而影響各項大型基建項目上馬。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在立法會表示,不應單以財政儲備,演繹當局是否有足夠資金推動相...
踏入5月,又來到報稅的季節。稅務局5月2日已發出約240萬份報稅表,填寫實體表格的納稅人,須於一個月內遞交報稅表;如果利用「稅務易」平台的報稅,就可以自動延長1個月,即由報稅表發出日期起2個月內報稅就...
立法會昨三讀通過今年度財政預算案撥款。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強調,本港公共財政非常穩健,預期未來政府收入會回升並超過政府開支。他又指,若外圍政經形勢不惡化,今年經濟增長幅度會接近較高水平。 經過約13小時審...
本港上年度總稅收估算約3,602億元,按年減少5%,主要是印花稅大跌30%,收少近300億元;稅務局解釋,印花稅收下跌主要受樓市不算暢旺拖累,股票市場亦然。局方料情況將會好轉,展望來年綜合稅收為3,7...
稅務局指,目前電子報稅已是全球大趨勢,鼓勵納稅人更多透過「稅務易」電子服務平台提交報稅表。他表示稅局已為稅務易增加新功能,包括預先填寫稅項扣除資料及增大上載文件容量,更方便市民準時送達報稅表。 上載檔...
稅務局公布,2022至2023年度的整體稅收按年跌5%,至3,602億元,當中利得稅、薪俸稅、個人入息稅分別按年增加4%、5%和4%,跌幅最大的是印花稅,按年跌3成至700億元。稅務局局長譚大鵬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