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俸稅 下頁

搜尋結果 315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香港2023年復甦不似預期,展望2024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若主要先進經濟體的央行在明年中開始減息,本港貨物出口有機會慢慢改善;旅遊業和私人消費可望進一步復甦,惟程度視乎市民消費意慾和模式等因素...

2023/12/05
陳茂波料明年續復甦 惟難免再錄赤字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表示,面對全球經濟挑戰重重、地緣政治環境複雜等因素,今年香港整體經濟和資產市場表現均較預期遜色,故政府收入如地價、印花稅都受到影響,預計本年度綜合赤字可能略...

16:51 2023/12/04
【香港經濟】陳茂波:本年度綜合赤字或略逾1000億 較預算案估計為高

稅季來到,相信各位將陸續收到稅單要交稅。市面上提供不同的方法繳交稅款,包括以電子錢包或信用卡交稅。以下簡單整合各大電子錢包及銀行信用卡在這期間推出之交稅優惠,可以交稅的同時賺取回贈!AlipayHK(...

10:43 2023/12/03
【交稅2023】交稅賺現金回贈 中銀最多贈2,500元 AlipayHK送多達10,000元

【本報訊】政府公布,截至10月底,本財政年度首7個月的整體開支為4,139億元,收入為1,744億元。計入在政府綠色債券計劃下發行的綠色債券所得666億元收入後,首7個月財務赤字為1,729億元。截至...

2023/12/01
港府本財年首7月 財赤1729億

政府公布,本財政年度首7個月(截至10月底)的整體開支為4,139億港元,收入為1,744億港元。計入在政府綠色債券計劃下發行的綠色債券(綠色債券)所得666億港元收入後,首7個月的財赤為1,729億...

17:00 2023/11/30
【香港財赤】本港首7個月財赤達1,729億港元 截至10月底財政儲備約6619億元

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在網誌中表示,強積金可扣稅自願供款(TVC)自2019年推出以來,帳戶數目每年穩步上升,至今年9月30日有約7萬個,較去年同期升一成,相對3年前高出67%,截至今年9月總供款額達92...

17:23 2023/11/26
【MPF】積金局:強積金可扣稅自願供款帳戶約7萬個 按年升1成

大腸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科學界一直尋找更多治療手段,延長病人壽命及改善生活質素。和黃醫藥昨公布,一種用於末期腸癌的新藥「呋喹替尼」(Fruquintinib),成為首種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

2023/11/24
內地腸癌新藥 首獲美FDA審批上市

和黃醫藥公布,一種用於末期腸癌的新藥呋喹替尼(Fruquintinib),成功獲美國藥監局審批上市,成為首種中國研發小份子抗癌藥物,適用於國外使用。藥物目前除了於常規途徑申請本地註冊外,亦經由「1+」...

15:39 2023/11/23
【新藥研發】和黃醫藥:大腸癌藥物獲FDA批准上市 擬明年設本港臨床研發中心

剛結束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回港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與會代表普遍認為,高利率會維持較長時間,全球經濟在2024年增長將比今年緩慢,而且下行風險較高,展望中長期仍然疲弱,並透露有部分APEC成...

2023/11/20
財司:APEC成員料 明年全球GDP增長遜今年

【本報訊】終院早前裁定公院醫生假期候召可獲補水,立法會前議員梁家騮獲償約170萬元,惟被稅務局將賠償額納入薪俸稅計算。終院昨裁定稅局上訴得直,法官於判詞指,梁早前所獲賠償是源於他以僱員身份行事,故須課...

2023/11/11
170萬候召賠償 醫生梁家騮須課稅

終審法院早前裁定公院醫生休息日及法定假期候召可獲補假或補水,立法會醫學界前議員梁家騮因此獲賠償約170萬元,惟被稅務局將賠償額納入薪俸稅計算,早前於高院提出上訴獲勝,稅局上訴被駁回,早前向終審法院提出...

15:00 2023/11/10
【終極上訴】公院醫生休息日工作獲償毋須徵稅 終院裁定稅局上訴得直

立法會昨日通過「檢討政府公共財政政策」的無約束力議案,議員就如何開源節流提多項意見。港府預告,各政策局及部門未來兩個財政年度,將各減1%經常性開支;至於是否開新稅,須先讓社會有充分討論。 議員倡福利推...

2023/11/09
政策局經常開支 未來2年各減1%

本港近年反覆錄得天文財赤,庫房儲備已比高峰期縮減近半。立法會昨提出「公共財政政策的檢討」無約束力議案,議會卻仍有聲音倡議更多津貼,足證要遵守憲制責任審慎理財的難度。特區政府各式經常開支正持續攀升,僅削...

2023/11/09
財赤擔重減浪費 應使才使共籌謀

財爺陳茂波認為香港經濟增強發展,就能吸引企業和人才來港,公司也多賺錢,利得稅每年收多5%。 香港今年股樓疲弱,經濟復甦不似預期,施政報告中,一筆過撑創科和文化產業逾百億元,新措施每年涉開支又幾十億元,...

2023/10/27
施政報告措施多 政府財困錢從何來?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告,經常性開支將增加數十億元,料年度赤字高於年初時估算的544億元。他解釋,主要由於印花稅及賣地的收入均較預期少,而本港是細小開放經濟體,稅收會因各種原因...

2023/10/27
財司:財赤較年初估算高 惟無意加稅

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表示,為支援輔助生育亦推出措施。包括增加公營輔助生育服務名額,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在2024-25年度起計五年內,逐步增加體外受精治療的輔助生育服務名額,由每年1100個增加超過...

13:23 2023/10/25
【施政報告2023】為鼓勵生育 不育都有政策幫到你 增加體外受精治療名額

終審法院早前裁定公院醫生休息日及法定假期候召可獲補假或補水,立法會醫學界前議員梁家騮因此獲賠償約170萬元,惟被稅務局將賠償額納入薪俸稅計算,早前於高院提出上訴獲勝,稅局向上訴庭提出上訴被駁回,今 (...

15:37 2023/10/06
【稅務上訴】公院醫生休息日工作獲償毋須徵稅 稅局終院申上訴押後判決

近年賣地收入佔政府財政約2成,隨着地價下跌,今個財政年度賣地收入恐怕跌破10年新低,加劇政府財赤,亦令未來需要上馬的大型基建計劃增添壓力。 本財年賣地收入 暫不足百億 賣地收入屬於政府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2023/10/05
賣地收入挫 大型基建計劃添壓?

政府公布,截至8月底止,2023/24財政年度首5個月整體開支3,007億元,收入1,179億元,意味錄得赤字1,828億元。若計入在政府發行綠色債券所得466億港元收入後,本財政年度首五個月的財務狀...

17:30 2023/09/29
【香港儲備】政府2023/24財年首五個月赤字1362億 財政儲備跌穿7000億

香港和內地的股市近日表現認真麻麻,原想看看美國經濟有甚麼驚喜,卻看到耶倫為拜登的政績解畫,指他的經濟政策增加了投資和職位,讓美國經濟重回正軌。是也不是? 耶倫當然是為希望連任的拜登拉票,而增加投資及就...

2023/08/17
「羅馬」的衰落

政府周一(31日)公布本財政年度首3個月(即截至6月底)的財務狀況,期內整體開支為1761.03億元,收入為742.01億元,計入在政府綠色債券計劃下發行的綠色債券所得466.32億元收入後,本財政年...

17:15 2023/07/31
【香港經濟】港府今財年首3個月錄赤字553億 財政儲備降至7795億

相信不少讀者都聽過類似以下的說法: 「美國實行全球徵稅,如果我們在當地投資,即使在香港賺到的收入也要繳稅給美國政府。」又或者「聽說美國的稅率很高,稅負可能佔收入4成甚至更高!我不太希望在美國投資。」 ...

12:30 2023/07/01
在美國賺錢 真要交稅嗎?

港府上一財政年度共錄得近1400億元赤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接受本地傳媒訪問時表示,雖然增加稅收是發展經濟的手段之一,但政府首要做的是創造更好的就業機會,同時現時全球正處於「搶人才」之際,因此政府並不急...

12:23 2023/06/28
【香港經濟】陳茂波:全球搶人才故政府不急於開徵新稅項 薪俸稅亦不作太大調整

報稅表於上月2日寄出,納稅人須於報稅表發出日期起的1個月內,即明天6月2日或以前填妥及交回報税表。有兄妹報稅為爭「父母免稅額」而鬧得不快,一名港女在網上討論區指,其收入及給父母的家用都比哥哥多,但對方...

10:24 2023/06/01
【綠色炸彈】兄妹報稅爭父母免稅額 港女︰我俾家用多啲應該我填

「綠色炸彈」又來了,6月就是交報稅表的死線,想延長交表期限、不想每次填表格,即看《理財最前線》教你網上報稅,識用「稅務易」,報稅話咁易!...

09:30 2023/05/28
1分鐘網上報稅教學!交表前自動預估稅款、多一個月寬限期

英國政府今年3月宣布凍結入息稅門檻,智庫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IFS)估計到了2027年,新措施會將兩成納稅人拖入40%稅率,屆時多達780萬人需繳交4...

14:30 2023/05/16
英國凍結入息稅門檻 2027年恐兩成納稅人拖入40%稅率

供養父母不等於要忍受無止境的情緒勒索,有台女自幼在家庭貧困的環境長大,父母從不儲蓄更染有惡習,她奮發向上辛勤工作,卻被不斷索錢,近日父母更擅自拆其報稅單,再以親情勒索,要求事主付更多家用。 有台女在網...

18:02 2023/05/12
【親情勒索】父母偷拆報稅單得悉薪金 向女兒親情勒索討錢:把你養大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不應單以政府財政儲備,去演繹是否有足夠資金推動大型基建項目,政府會以開放態度考慮不同的財務安排,亦會積極考慮適度運用市場資金,包括公私營合作等。 稅務局本月發出240萬...

2023/05/11
許正宇:積極考慮市場資金 推動基建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李鎮強關注,需要報稅的個別人士數目減少,可能對政府財政構成壓力,因而影響各項大型基建項目上馬。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在立法會表示,不應單以財政儲備,演繹當局是否有足夠資金推動相...

13:46 2023/05/10
【大型基建】許正宇:會積極考慮用市場資金 為大型基建項目融資

踏入5月,又來到報稅的季節。稅務局5月2日已發出約240萬份報稅表,填寫實體表格的納稅人,須於一個月內遞交報稅表;如果利用「稅務易」平台的報稅,就可以自動延長1個月,即由報稅表發出日期起2個月內報稅就...

17:26 2023/05/09
【報稅2023】綠色炸彈來襲!未收到報稅表點算好?|報稅前應注意的5大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