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92 個
薪俸稅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報稅表於上月2日寄出,納稅人須於報稅表發出日期起的1個月內,即明天6月2日或以前填妥及交回報税表。有兄妹報稅為爭「父母免稅額」而鬧得不快,一名港女在網上討論區指,其收入及給父母的家用都比哥哥多,但對方...
「綠色炸彈」又來了,6月就是交報稅表的死線,想延長交表期限、不想每次填表格,即看《理財最前線》教你網上報稅,識用「稅務易」,報稅話咁易!...
英國政府今年3月宣布凍結入息稅門檻,智庫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IFS)估計到了2027年,新措施會將兩成納稅人拖入40%稅率,屆時多達780萬人需繳交4...
供養父母不等於要忍受無止境的情緒勒索,有台女自幼在家庭貧困的環境長大,父母從不儲蓄更染有惡習,她奮發向上辛勤工作,卻被不斷索錢,近日父母更擅自拆其報稅單,再以親情勒索,要求事主付更多家用。 有台女在...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不應單以政府財政儲備,去演繹是否有足夠資金推動大型基建項目,政府會以開放態度考慮不同的財務安排,亦會積極考慮適度運用市場資金,包括公私營合作等。 稅務局本月發出240...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李鎮強關注,需要報稅的個別人士數目減少,可能對政府財政構成壓力,因而影響各項大型基建項目上馬。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在立法會表示,不應單以財政儲備,演繹當局是否有足夠資金推動相...
踏入5月,又來到報稅的季節。稅務局5月2日已發出約240萬份報稅表,填寫實體表格的納稅人,須於一個月內遞交報稅表;如果利用「稅務易」平台的報稅,就可以自動延長1個月,即由報稅表發出日期起2個月內報稅就...
立法會昨三讀通過今年度財政預算案撥款。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強調,本港公共財政非常穩健,預期未來政府收入會回升並超過政府開支。他又指,若外圍政經形勢不惡化,今年經濟增長幅度會接近較高水平。 經過約13小時...
稅務局指,目前電子報稅已是全球大趨勢,鼓勵納稅人更多透過「稅務易」電子服務平台提交報稅表。他表示稅局已為稅務易增加新功能,包括預先填寫稅項扣除資料及增大上載文件容量,更方便市民準時送達報稅表。 上載...
本港上年度總稅收估算約3,602億元,按年減少5%,主要是印花稅大跌30%,收少近300億元;稅務局解釋,印花稅收下跌主要受樓市不算暢旺拖累,股票市場亦然。局方料情況將會好轉,展望來年綜合稅收為3,7...
稅務局公布,2022至2023年度的整體稅收按年跌5%,至3,602億元,當中利得稅、薪俸稅、個人入息稅分別按年增加4%、5%和4%,跌幅最大的是印花稅,按年跌3成至700億元。稅務局局長譚大鵬認為,...
稅務局今日(2日)發出約240萬份2022/23課稅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稅務局促請市民準時於一個月內(即6月2日或之前)遞交報稅表,經營獨資業務人士的交表限期為三個月(即8月2日或之前)。網上報稅可自...
本港上年度整體稅收料為3,602億元,按年跌5%,稅務局解釋,下跌主要源於樓市不算暢旺,導致印花稅收入大跌。稅務局今日起(2日)會發出240萬份報稅表。 稅務局局長譚大鵬表示,2022/23年度整體...
每年5月起打工仔都會收到稅局的「綠色炸彈」——稅單,今年大約240萬張個別人士報稅表將於5月2日陸續發出。收到報稅單,除了報入息、物業情況等外,為中產扣稅的項目必然要小心填寫,如稅期內有支付「合資格延...
港人生育意願再創新低。香港婦聯調查發現,逾千名受訪者中,只有24%願意生育小朋友,創相關調查舉行9年以來新低。被訪者認為影響生育意願的主因是「育兒經濟壓力大」,而「政府提供購買房屋津貼」可增加生育意願...
一場世紀疫情下,令港鐵(00066)去年的客量曾下跌超過一半,旗下高鐵客量更跌至「零」,營運面臨巨大挑戰。隨着中港兩地終於在1月通關,港鐵服務也重上軌道,目前載客量已火速回復至疫情前的9成水平。 兩...
課稅年度即將結束,即將又要收到最怕的「綠色炸彈」,大家紛紛尋找各種慳稅方法,爭取在報稅時獲得最大減免。早前,2023年財政預算案也公佈了最新減稅措施,寬減100%薪俸稅及個人入息稅,上限是6000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剛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就2022/2023年度的預計赤字向上修訂為1,398億港元,較去年原先預計的563億港元赤字,超出1.5倍之多。 自新冠疫情以來,香港由2019/2020財...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上周出籠,其中最亮眼的地方是「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移民政策不但能引進資金,也能引入人才和企業,既讓香港緊跟國際步伐,也給經濟帶來莫大裨益。如今此政策得以再次重啟,對於港府一貫保守的施...
近年移民潮之下,不少人申請以「永久離港」為由提早提取強積金,但這數目在近幾季呈現下降趨勢。據積金局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第四季以不同理由(例如退休)提取強積金的申索總數約53,000宗,較對上一季減...
香港開始復常,更與內地恢復通關,有財金界高層指不少因疫情從香港去了新加坡的專才,近來已逐漸回流香港;商界朋友則認為,預算案連出多招搶企業搶人才,吸客谷內需,香港必將轉勢。 有財金界高層向本欄表示,香...
投資者都會十分關注財政預算案的內容,對我來說,香港是否能夠保持金融中心地位對樓市甚至其他投資影響至大,而財爺剛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我認為是有驚喜的,內容是充滿策略性,對投資部署是十分有策劃價值的。 財...
發展局公布新財年賣地表,無論政府或整體潛在住宅用地,均創近年新高,但12幅官地之中,有一半屬滾存所得,惹人關注來年賣地收入可否達標。按照港府的負債水平,財政預算案建議,推出基建債券計劃,支持「三鐵三路...
政府昨日(22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擬派5千元電子消費券,不過薪俸稅退稅上限降至6千元。有港媽在網上討論區分享對財政預算案的意見,認為派消費券不如減多些稅,有感納稅人受惠少,負擔卻愈來愈大。 退...
今年預算案,在政府財赤高企、儲備縮水下,俗稱派糖的紓困措施,金額也是3年以來最少,只有593億元,較去年1,091億元縮水約45%,但相對基層幾乎沒有「減糖」,中產和商界卻要「減甜」。 港府消息表示...
在1,400億財赤下,今年財政預算案推出一次性紓困措施大「縮水」,由去年1,091億元,大減至593億元,包括再派5,000元消費券,料可提振本港經濟增長1%。 整體紓困措施,中產受惠金額今年繼續最...
香港政府致力吸引人才,財政預算案引入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據政府消息人士指,推新投資移民是希望協助香港長遠發展,門檻和資產類別等細節將於年內公布,但會基於舊版調整,不僅不可投資房地產,部分資金亦...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寬減100%薪俸稅,上限6千元,較去年1萬元低,若月薪2.1萬的單身人士,能盡享6千元退稅款額。有議員認為,措施未能有效減輕中產壓力。 根據估計薪俸稅稅款計算表,若享基本免稅額的單身...
本港迎來擺脫疫情、恢復通關的首份財政預算案,重點亦由紓解短期民困,轉移至促進長遠發展。為鞏固復甦勢頭,政府決定繼續「派糖」,卻因財赤將達遠超預期的1,400億元,處處「減甜」,大眾難免失望;但當局重新...
終審法院早前裁定公院醫生休息日及法定假期候召可獲補假或補水,立法會醫學界前議員梁家騮獲賠償約170萬元,早前質疑稅務局將賠償額納入薪俸稅計算中,於高院提出上訴獲勝,稅局就此提出上訴,上訴庭(22日)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