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 下頁
共 149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中美在南海地緣政治角力持續,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網站11日報道,俄羅斯和中國的新型導彈可能對美國航母構成實質性威脅。報道還指出,中國於2020年8月份發射了兩枚彈道導彈,...

中美台海地緣角力在特朗普政府任期餘下不足10天之際,陡然升級,美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稱將取消美國與台灣的所有交往限制後,美國助理國務卿古柏與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會晤;在此敏感時刻,解放...

美國海軍驅逐艦再赴南海挑戰中國主權,解放軍出動予以應對,中美短兵相接畫面曝光。衛星照片顯示,解放軍護衛艦在南海東部水域緊追美軍驅逐艦,兩艦前後雙距僅約300米。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發佈周二(22日...

「山東號」航空母艦昨天航經台灣海峽,解放軍表示「山東號」是通過台海,前往南海相關海域訓練。此次跨區機動訓練,是根據年度計劃的正常安排,之後還將繼續類似行動。台灣方面則派遣6艘艦船、8架次各型機監控。在...

美國總統特朗普御任前加大對台軍售,台灣軍方周三(16日)表示已獲美國通知,允許輸出「數位式聲納系統」,助台灣自行建造潛艇。潛艦是蔡英文強化防務計劃中的核心一環,甚至有分析指台灣打造出整支潛艇部隊後,將...

美國政府換屆在即,外界關注特朗普會否抓住最後時間大打台灣牌。台媒「中時新聞網」詳列7種可能性,分析特朗普會如何處理這一中美關係的焦點問題。 在北京,國台辦曾多次表示,堅決反對台美之間進行任何形式的官...

中國科學院研製的量子電腦原型機「九章」,跑贏同屬量子電腦原型機的Google的53 qubit,令各方再度視中國量子科技的發展;有美媒曾提出,中國倘研發出成熟的量子雷達,將抵銷美軍最先進潛艇的隱藏能力...

美國將戰略重心放回印太地區,隨著中國軍力成長,其壓制中國的意圖已愈來愈難實現。美國海軍部長周二(17日)建議在印太地區建立新的艦隊,並表示「如果我們有可能被捲入任何爭端的話,這將是非常重要」。但在現代...

解放軍今年8月底成功試射有「航母殺手」之稱的東風21D、以及東風26B中程導彈,美國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等媒體引述媒體報道,解放軍一名退役高官透露,試射的目的是在「警...

美國大選已進入點票階段,但選後不排除出現訴訟,美國政局或添不明朗。有美國官員此前宣稱,中國大陸或許會視美國選舉亂局為武統台灣的時機。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專家葛來儀(Bonni...

中美地緣政治持續鬥力,針對美國計劃向台灣出售4架MQ-9「死神(Reaper)」無人機,環球時報引述內地專家看法指出,美方並未在這次軍售中提供配套的對地攻擊武器,因此台灣暫時只能以此執行高空偵察任務。...

日本據報正考慮建造搭載「陸基神盾」雷達、導彈發射系統的新型神盾驅逐艦,並就船艦大型化展開討論,不單為了應對北韓的彈導導彈威脅,同時以攔截中國不斷改良的巡航導彈為假想目標。 日媒引述政府消息指,日本放...

中國決定制裁3間美國軍工企業後,華盛頓政府周一(26日)隨即宣布擴大將對台軍售方案,出售100套、總值約23.7億美元的岸置型魚叉(Harpoon)反艦導彈系統,該方案已獲國務院批准。 台灣的國防部...

中美台海角力升級,美國政府在當地時間周三宣布三筆對台軍售案,包括被視為攔截搶灘利器的海馬士(HIMARS)多管火箭系統、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F-16新式偵照莢艙等,總值約18.113億美元、折合逾14...

中美角力白熱化,美國持續在科技層面拉攏盟友圍堵華為,並在軍事層面,將與澳洲、日本及印度海軍下月開展聯合軍演。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Esper)表示,美國軍方當前要務之一是加強與盟國的合作和建立...

台灣一架軍方包機昨日(15日)飛往東沙群島途中,因被拒進入香港空域而需要折返,引起各界關注。國民黨智庫召集人林郁方今日(16日)向台媒表示,東沙群島具有重要戰略價值,但一旦爆發軍事衝突,外島「易攻難守...

【本報訊】美軍導彈驅逐艦巴里號(USS Barry)周三(14日)穿越台海,解放軍東部戰區表示全程跟蹤監視。《人民日報》昨則刊出「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告台灣情治部門書」,促台情治部門停對大陸情報滲透破...

台海局勢持續升溫,美軍導彈驅逐艦巴里號(USS Barry)周三(14日)穿越台灣海峽。解放軍東部戰區表示,軍方全程對美艦跟蹤監視,並警告美方停止在台海地區滋事攪局。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證實,巴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