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國防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美國聯邦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指控中國大蒜不安全,理由是生產方法不衛生——以糞便施肥,構成重大國安風險,他呼籲美國商務部展開調查。有官方背景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發文稱,這是戴著有色眼鏡...
白宮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指出,美國迫切希望與中國恢復軍事對話。路透社報道,柯比稱,現時美中兩軍缺乏聯繫,可能因為中國仍未任命新的國防部長,他重申美國希望與中國恢復軍事對話。美國總統拜登和...
12月9日,中國海警依法對菲律賓侵闖黃岩島鄰近海域的3艘漁業和水產資源局公務船實施管控措施。菲律賓方面則表示,中國海警船使用水炮,阻撓3艘政府船隻向渔船運送燃料和食品。責任編輯:尹航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
人工智能技術愈趨盛行,各國政府也更關注AI所帶來的安全風險。作為首個通過AI法草案的多國組織,歐盟各國就AI監管規範的討論更是全球矚目。 有外媒指,歐盟與成員國立法者達成折衷方案,對於一套針對AI監管...
以色列防長加拉蘭特(Yoav Gallant)周三(6日)警告,以色列國防軍可能很快會開闢北部第二條戰線,希望從邊境驅逐伊朗資助的黎巴嫩什葉派激進組織真主黨(Hezbollah)。美參院否決援烏以撥款...
中歐領導人峰會今日(7日)在北京舉行。歐方赴華前已表示,不會容忍歐中貿易逆差擴大,希望以談判解決。中國學者指出,貿易差並非中歐關係中的唯一挑戰,雙方應在經濟領域建立互信。學者:雙方在經貿戰略上有差異據...
人工智能(AI)技術愈趨盛行,各國政府也更關注AI所帶來的安全風險。作為首個通過AI法草案的多國組織,歐盟各國就AI監管規範的討論,更是全球觸目。有外媒指,歐盟與成員國立法者達成折衷方案,對於一套針對...
中國一歐盟領導人會晤今日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雙方談及中歐關係...
七國集團(G7)領導人週三(6日)舉行視像會議後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願意與中國建立建設性關係,又指七國將單獨或集體採取措施,減少在關鍵供應鏈的過度依賴。聲明強調並非要傷害或阻礙中國聲明強調,準備好與中國...
中歐領導人峰會明日(7日)在北京舉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將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在峰會之前,馮德萊恩受訪時表示,不會容忍歐中貿易失衡,「我們有保護我...
中國外長王毅週三(6日)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話,二人談及中美關係、中東局勢、台灣問題等。據中方公佈的通話內容,王毅表示,當前雙方的重要任務就是延續中美元首三藩市會晤的積極效應,把兩國元首的共識落到實處...
台當局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設立的「駐蒙特利爾(Montreal)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日前正式揭牌。中國駐加拿大使館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加拿大提出嚴正交涉。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表示,加方不顧中方嚴...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確認中國主權信用「A1」評級,但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主要是憂慮當局以財政刺激支持地方政府和國營企業,對經濟前景構成下行風險。同時反映中期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房地產行業風險增...
台灣大選臨近,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民進黨競選集會上表示,不要「香港式和平」,要有尊嚴的和平。對此,中國外交部表示,「台獨」意味著戰爭,無論民進黨當局如何花言巧語,也改變不了「台獨」分子注定失敗的結局...
美國《國防新聞週刊》(Defense News)指出,要提升台海後勤能力,美國需要新思維。文章指出,在印太地區,距離、水域、時間與規模這4大障礙結合在一起,削弱了美國對中國的嚇阻力道,尤其是空中威懾能...
美國通脹(CPI)回落,儘管以主席鮑威爾為首之美聯儲官員仍在「放鷹」,控制市場預期,但金融市場已認定美國息口見頂,美聯儲引領逾一年半的加息周期收尾在即。美國銀行策略師剖析2023年以來投資者和美國經濟...
新華社公佈,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4日)在北京會見訪華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習近平指出,中方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白關係,堅定支持白俄羅斯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白俄羅斯內政...
解放軍南部戰區指,美「吉福茲」號瀕海戰斗艦未經中國政府批准,非法闖入中國南沙仁愛礁鄰近海域,南部戰區組織海上兵力全程跟監警戒。南部戰區今日(4日)公佈,新聞發言人田軍里表示,12月4日,美「吉福茲」號...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稱,中國並非美國的朋友,而是歷來最大威脅,呼籲議員、業界和盟友共同合作,阻止中國獲得半導體及先進技術。她強調國家安全比企業短期收入更重要,並點名近期為中...
自停戰協議周五結束以來,以方連日來對加沙的襲擊造成平民傷亡,加沙當局昨稱,在過去24小時有700巴人死亡。哈馬斯表明,除非以方停火,否則不會再討論交換人質。 美國就加沙人道狀況加強對以施壓,防長奧斯汀...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周五(1日)簽署行政命令,要求俄軍兵力增加15%,使服役人數上升至132萬人。國防部指舉動將加強俄國應對威脅的能力,包括北約(NATO)擴張。俄最高法院禁...
台灣的國防部門公佈最新採購決標公告,顯示台美已簽署一筆金額達172.2億元新台幣(折合約43億港元)的戰機導彈武器裝備採購案,據報為新購美製F-16V Block70戰機所配備的新型長程空對空及空對海...
【本報訊】中美元首上月中在三藩市會晤,同意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上,恢復兩軍高層溝通等事宜。中國國防部表示,中美兩軍就恢復高層溝通保持協調,將適時發布相關消息。 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在每月定期記者會強調,中方重...
由於和中國聯繫頗深,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逝世的消息引發中國輿論關注。基辛格1971年的秘密訪華促成了之後中美關係正常化,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對台灣問題的表述中也透出他的巧思...
台灣領導人蔡英文表示,中國大陸正面臨經濟和政治的內部問題,目前不太可能進攻台灣。蔡英文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中國大陸正面臨國內經濟、金融及政治挑戰,而且國際社會清楚表明戰爭並非選項,和平穩定符合...
外交部發布《中國關於解決巴以衝突的立場文件》,建議全面停火止戰,切實保護平民,確保人道主義救援,加大外交斡旋,尋求政治解決問題。文件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就當前巴以局勢闡明中國原則立場,強調應立即停...
當地時間11月29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他為「老朋友」。基辛格訪問中國已經一百多次。他在1971年的秘密訪華...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29日,在聯合國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國中國倡議下,安理會舉行巴以問題高級別會議。會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主持。王毅表示,中方支持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王毅表...
美國國防部受臨時撥款法案限制,支出凍結在去年水平,而美方也要同時向烏克蘭和以色列提供軍事援助,也加重軍事開支負擔。五角大樓警告由於臨時撥款法案阻礙,或沒有足夠資金用於中東地區建設。芬蘭關閉與俄所有陸路...
緬北局勢升溫之際,中國海軍派出的護航編隊昨日抵達緬甸仰光,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外媒報道稱,中方此次出動3艘軍艦,將與緬甸海軍舉行「中緬海上安全演習」。據官媒報道,當地時間11月27日,中國海軍第44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