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外交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中國外交部今日(4日)宣布,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於周四(2日)至周五(3日)赴俄羅斯舉行中俄外交部門磋商,其間分別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同俄副外長魯登科、維爾什寧舉行磋商。 外交部指,馬朝旭與俄方就...
為限制俄羅斯取得戰爭資金,歐盟等國家對俄羅斯出口石油產品設定價格上限。歐盟就俄羅斯出口石油產品價格上限達成協議,柴油每桶不超過100美元,而燃油等則每桶不超過45美元。但有分析指,為俄油設立價格上限措...
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進入第34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近日借二戰紀念活動,斥責德國援助烏克蘭坦克,形容德國再次威脅俄羅斯安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
美國國防部稱上空出現中國偵查氣球,原定訪華的美卿布林肯推遲行程。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昨晚應約同布林肯通話。王毅表示,中國不接受無端臆測和炒作,面對意外,雙方要保持定力避免誤...
繼週四公布發現一顆中國偵察氣球侵入美國領空後,五角大廈週五晚間表示,又有一顆中國氣球飛越拉丁美洲。 五角大樓發言人賴德(Pat Ryder)在聲明中說:「我們看到一顆氣球正通過拉丁美洲的報告,評估又...
中日外長舉行通話,外長秦剛呼籲日方在台灣和歷史問題上謹言慎行,軍事領域上慎重行事,兩國共同維護供應鏈穩定。他邀請日本外相林芳正來華訪問。 籲日方重信守諾 謹言慎行 通話在周四(2日)舉行,外交部深...
中國承認一艘民用科研飛艇闖入美國領空,美國傳媒指美方已決定推遲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原定明後(5日至6日)兩天的訪華行程。白宮及國務院未回應報道。 彭博及美國廣播公司報道指,在...
美國官員週四說,五角大樓正在追蹤一個在美國上空飛行的疑似中國間諜氣球。美國已與中國官員「緊急」接觸,溝通情況的嚴重性。 中國外交部晚上表示,該無人飛艇來自中國,屬民用性質,用於氣象等科研。受西風帶影...
外長秦剛與日本外相林芳正通電話,是秦剛去年底就任外長之後,兩人首次會談。秦剛表示,中日雙方應以史為鑒,共同致力於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林芳正則指,獲中方再次邀請訪華。 對於林芳正訪華的安排,...
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美國軍方正在追蹤突現美國大陸上空的一顆疑似來自中國的高空「間諜」氣球。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引述專家稱,氣球從中國本土飛往美國大陸的可能性很小,「在美國上空從事監視活動」更是無稽之談...
墨西哥外長Marcelo Ebrard表示,Tesla(美:TSLA)預期很快將宣布在墨西哥的投資,可是,暫未能透露更多消息,包括具體落實日期,並指該投資宜待Tesla親自公布。 Ebrard表示,...
美國官員週四說,五角大樓正在追蹤一個在美國上空飛行的疑似中國間諜氣球。加拿大國防部同日也表示,發現一個高空偵查氣球。氣球如何能當間諜?《華爾街日報》引述專家介紹,這是冷戰時期的一項工具再次被使用。 ...
影片社交應用程式TikTok一直被傳受中國政府操控,中國政府除了操縱TikTok上內容外,更可以隨意訪問TikTok用戶數據。盡管TikTok官方多次否認相關的用戶數據處理爭議,但近日仍有美國議員發信...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聲稱,中國的軍力發展、與俄羅斯的關係對歐洲構成威脅,但強調不尋求對抗。中國外交部批評,其刻意渲染所謂「中國威脅」,意圖令人警惕,促北約不要搞亂...
美國、菲律賓就開放軍事基地一事達成協議,菲方同意向美方開放多4個軍事基地;美又宣布重開關閉近30年的駐所羅門使館,被視為抗衡中國在南太平洋島國影響力。 在北京,外交部表示,美國加劇地區局勢緊張,地區...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指,中國的軍力發展、與俄羅斯關係對歐洲構成威脅,北約需更多與印太國家合作。他強調不尋求對抗,繼續在一些領域進行接觸。 *更新外交部回應 斯托爾滕貝格昨日(1日)在日本東京的大...
商務部透露,經雙方商定,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澳洲貿易部長法瑞爾,將於下周以視像形式舉行會晤。屆時,雙方將就中澳經貿關係以及共同關注的經貿議題進行探討。 繼上個月宣布四家中國煤炭進口商,獲得恢復進口...
菲律賓與美國達成協議,多開放4個基地供作駐軍用途,令美軍在菲可使用的基地大幅增至9個。北京批該舉動危害地區和平,籲周邊國家對美國保持警惕。 美菲兩國周四(2日)共同發表聲明指,新基地將為菲國人道主義...
河南省教育廳宣布,為促進中俄人文交流,鼓勵更多中學生選學俄語,為中俄合作培養各類專業人才,國家留學基金委2023年擬從河南省開設俄語的普通高級中學選拔優秀畢業生,派往俄羅斯留學。留學人員不僅由俄方免學...
美國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被問到會否訪問台灣時,稱不認為中國可以告訴他哪裏可以去、哪裏不能去。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unchbowl News早前引述知情官員報道,麥卡錫今年春季將訪問台灣,國防部已...
芯片行業組織警告,如果美國的盟友不對輸往中國的芯片製造設備採取與美國相當的管制力度,措施將不會有效。 代表半導體和電子製造供應鏈的SEMI指,該組織在加強美國國家安全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並歡迎與日本...
【本報訊】英國內政部表示,BNO「51」移民計劃推出2年,已向逾14萬港人批出簽證,歡迎未來數年有更多合資格港人移英。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聲明強烈譴責,促停止藉BNO問題,為反中亂港分子包庇開脫。 駐港...
烏克蘭一直希望獲得更多武器支援,加強對抗俄羅斯入侵。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已否認美軍將會提供F-16戰機,數個西方國家亦表示,未有計劃向烏克蘭提供戰機。惟英國前首相約翰遜(Boris J...
美國官方首次承認,美方與日荷已達成協議,共同限制向中國出口芯片製造設備。雖無提及措施的具體內容,但這是美國迄今為止最直接的評論。 美商務部副部長Don Graves周二(1月31日)在華盛頓出席活動...
美國尋求本周內與菲律賓達成協議,讓後者再向美軍開放4個軍事基地,包括位處台灣以南的呂宋島,以滿足美方擴大印太地區部署、應對中國威脅的需求。 《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官員指,國防部長奧斯汀本周會在馬尼拉...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年度「惡名市場」名單,指中國是冒牌貨的最大來源國,前年美方查獲的相關產品中,3/4由中國或中國香港出口。 當局又將39個網上平台及33個實體列入名單,包括多個在微信...
隨著中國疫情高峰過去,意大利據報不再要求入境的中國旅客強制檢測,改用隨機方式抽查。日本亦考慮放寬措施,包括取消提交陰性報告的規定。 路透社引述文件指,意大利衛生部長已簽署行政命令更改對中國旅客的檢疫...
美國白宮31日啟動與印度的夥伴關係,總統拜登希望兩國在軍事裝備、半導體和人工智能(AI)領域與中國展開競爭。 據路透社報道,華盛頓希望在印度鋪設更多西方移動電話網絡以對抗中國的華為,歡迎更多印度計算...
美國白宮公布,國務卿布林肯於本月5日至6日訪問北京,將與中方官員討論俄烏戰爭,以及尋求恢復中美氣候合作、軍事溝通等議題。布林肯將是自2018年以來,到訪北京的最高級別美國外交官。另有美國官員透露,美中...
中國今日(2日1日)對所有南韓入境旅客進行強制檢測,結果呈陽性者須居家隔離。前一天,南韓政府表示如中國疫情受控,考慮提前解除簽證禁令。 南韓駐華大使館公告,北京通過外交渠道通知使館,將針對自韓乘坐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