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手術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大熱電視劇《星空下的仁醫》內的小兒外科醫生,車禍現場以鎅刀「手起刀落」為傷者做手術搶救,既果斷又醒目,亦是鍾浩宇年幼時對醫生的印象。 他是受醫療紀錄片及劇集吸引,踏上從醫之路;多年後他有份參與《星空...
從港大醫學院畢業,鍾浩宇就入職小兒外科,下班仍持續工作,吃過晚飯後又再埋首研究;直至兩孩出生後,不再將工作帶回家,寧犧牲自己娛樂時間,都不願錯過相處時間,皆因留醫患童連父母都未必可常見,不想自己子女亦...
「醫小朋友,其實是醫整個家庭。」港大小兒外科臨床助理教授鍾浩宇,習醫時沒想過加入小兒外科,甚至因處理大量文書工作而感崩潰,而當他看見一個個患童經治療後長大成人,更有初生患嬰由瀕死至奇迹存活,重投父母懷...
Facebook母企Meta昨(23日)宣布,推出人工智能(AI)平台「MyoSuite」,透過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模仿人類運動時神經線移動的情況,構建逼真的肌肉骨骼模擬...
小朋友進食期間不宜走動,以免發生意外。近日內地一名2歲幼童手握筷子玩耍,卻不慎跌倒,筷子直插其顱內,幸及時做手術後取出筷子。有醫生指出,筷子接近幼童的頸內動脈,一旦動脈大出血,恐對孩子構成生命危險。 ...
無長期病的65歲女子,上月初因急性心肌炎引發心臟衰竭入院,目前心臟功能只剩11%,需依賴機器續命,惟隨時或有併發症而喪命,急須換心。其主診醫生形容她「現時與時間競賽」,亦是換心黃金時間,直言「換心是唯...
上月6日因急性心肌炎引發心臟衰竭入院的65歲許佩蘭,現需要緊急換心,目前為O血型移植名單首位,其丈夫今淚崩表示,彼此是大家初戀情人,結婚40年內一直互相照顧,對於太太毫無先兆下入院感到晴天霹靂,「唔敢...
冰島一名男子多年前因工業意外需截斷雙臂,當時女兒僅3個月大,多年來未能親手照顧女兒成為其遺憾。男子早前接受全球首宗雙臂移植手術,時隔24年終於能展開雙臂擁抱寶貝女兒,留下溫馨時光。 【猴痘症】英國更...
香港去年逾2,000人輪候換腎,但只有約70人獲捐腎,其中接受活體腎移植的只有15人。有患腎衰竭37年的患者,先後兩次獲家人活體捐腎,形容很感恩,「生命有take two、take three」,又指...
肺癌是本港十大癌症之首,按醫管局於2019年數據,肺癌的死亡率約27%。現時癌症有多種治療方法,最新的免疫療法價錢昂貴,一次療程或數以百萬計。為提供較便宜的免疫療法,中大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團隊耗時5年...
香港去年逾2000人輪候換腎,但只有約70人獲捐腎,其中接受活體腎移植的只有15人。有患腎衰竭37年的患者,先後兩次獲家人活體捐腎,形容很感恩「生命有take two、take three」,又指捐腎...
本港5歲女童小予恩患先天性膽管閉塞,其家人昨日(21日)在Facebook專頁「小予恩關懷禱告組」表示,小予恩本月20日因心跳及血壓過低而需入ICU,更出現肝臟衰竭、無法再進行肝移植手術。家人呼籲網民...
本港第五波疫情回穩,惟食肆出現多個感染群組,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和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出席記者會,交代最新疫情。 【16:50】 歐家榮指,感染Omicro...
治療大腸癌的藥物,在過去20年有着前所未有的發展,以往我們只能依賴化療藥物孤身作戰,更因其副作用的負面形象而為患者詬病。如今,這場戰役不再只用1種武器,這些年標靶藥物發展成熟,第二、第三綫的口服化療藥...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回穩,觀塘御善私房菜、上環星月樓等多個食肆出現感染群組。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表示,食肆較其他處所有更多爆疫風險,呼籲未打齊針或體弱的市民減少堂食。 當局昨日(19日)...
TVB藝人袁文傑是圈中有名的愛護動物暖男,除是「貓奴」外,又常做動物義工,更不時為動物權益及聲。 在今日(5月20日)凌晨,袁文傑更新社交平台,分享多段救援一隻流浪小貓的影片,透露小貓在柴灣街頭獲好...
本港疫情持續,港府今日(19日)再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酒吧酒館可以重開等。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於疫情記者會上指,場所開放會帶來額外風險,尤其是一些會除口罩的地方,希望市民在到訪有...
本港不少市民曾感染新冠肺炎,港大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感染新冠肺炎可誘發破骨細胞的炎性,在染疫及康復後期造成嚴重的骨質流失。有關研究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有關研究由港大醫學院矯形...
過去一年多因為疫情關係,市民減少戶外運動,直至疫情稍為緩和才開始回復,例如早前復辦的馬拉松賽事相信是跑手們期待已久的盛事。不過,以往間中會聽到有關劇烈運動後心臟病發甚至猝死的新聞,這些個案不少都與隱性...
本港的病毒即時繁殖率現已升至1.0159,即一名感染者能傳染多於一人。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病毒即時繁殖率數字「上上落落」亦是預期之內;另指60歲以下有長期病患因素者染疫後現重症及死亡風...
我們驚慌或緊張時,卜通卜通的心跳突然變得明顯,有時像被敲了一下,重力一頓。偶然如此屬正常,但有些人沒原因,時常感到心跳混亂,這有可能是早搏。顧名思義,早搏就是兩下心跳間距,隨後的一拍早跳了,就像一首本...
24歲女生林卓瑤如長不大的小朋友愛黏著媽媽,患有罕見病結節性硬化症的她,在嬰孩時間腦內部長有多個腫瘤,因而智力受損,並患有自閉症。媽媽Rebecca回想看著嬰兒時的女兒持續抽筋,成長大倒退,一度自責「...
關注香港青少女的團體青躍表示,自2020年起連續兩年,平均每月接獲的意外懷孕求助個案急升3倍,由每月約5至6宗上升至平均每月達20宗個案。該機構項目助理經理表示,有中學生在應考公開試前發現意外懷孕,最...
西環有大廈外牆石屎墮下,擊中一名男子受傷。 事發在卑路乍街7-7號海都樓A座,警方今日(17日)早上10時30分接報,指大廈外牆懷疑有石屎剝落,其間一名約40歲男子行經上址,懷疑被石屎碎擊中倒臥地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17日)出席行會前記者,指周四再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酒吧、夜店、派對房間重開。詳情即看【下一頁】 特首指,本港疫情低位膠著,出現多個群組爆發,但現時疫情仍是穩控,滿足了經濟需要及...
猶記得早前疫情嚴重時,在公眾場所咳幾聲也會惹來側目,其實這可能由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致。老人科專科醫生黃德祥指不少人患病又不自知,建議大眾應定期進行慢阻肺病的篩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病,...
男童信信是生命小鬥士,去年2月,約1歲時進行器官移植手術,換肝至今已1年多了。2歲信信日前覆診,不幸發現血管過窄阻塞,需緊急做手術,如情況未見好轉,有機會出現吐血、腸脹、腹水,甚至數年後要再換肝,家人...
白內障手術是最常見的手術之一,基本上有兩種手術選擇:傳統的白內障手術,以及激光輔助白內障手術,都被認為是安全有效的。兩種手術的恢復時間也相若,患者大多在手術後1星期內發現他們的視力清晰,完全康復就約需...
雙眼都患有先天性角膜混濁的陳麗嫦,不經不覺已來到七十多歲,至今經歷了6次眼角膜移植手術,所幸樂天個性加持,對時清晰時模糊的世界已經處之泰然,還當上香港眼角膜關懷協會的主席,幫助同路人,她笑說:「知道別...
第5波疫情席捲而來,公立醫院急症室成重災,伊院急症室顧問醫生何曉輝在員工座談會上流下男兒淚一幕扣人心弦。 事隔2個月,何曉輝解釋當時是對病人得不到應有治療有所感觸,「同事有少少沮喪,但無做逃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