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康 下頁

搜尋結果 422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香港近年社會壓力大,加上人口老化、慢性病日益普遍,出現許多個案,因為疾病、身心障礙或環境因素,而無法應付日常生活,職業治療師的角色變得更為重要。但需求愈趨迫切的同時,業界也飽受移民潮和退休潮夾擊,人才...

今日
職業治療學會 籲增薪酬學額吸新血

19歲的少女,本來是花樣年華的黃金歲月,可惜對Rachel來說,卻是人生的大災難。2020年前她準備考DSE文憑試前夕,突然半身乏力,被送入院後證實患上罕見病脊椎血管瘤,3年來做了3次大手術,經歷3度...

11:51 2023/09/23
【生命鬥士】DSE前夕患罕見病3歷手術3度癱瘓 19歲女生堅強意志誓戰勝病魔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有公司睇重銀髮族市場潛力,近日正式進駐香港開設首家門市,引入旗下以科技驅動的保健產品品牌starsleep,通過科技整合,提升傳統傢俱用品的功能,未來亦期昐與安老營運機構合作...

10:00 2023/09/21
【人口老化】銀髮族傢俱用品市場具潛力 starsleep進軍香港搶先機

脊髓肌肉萎縮症(SMA)是一種影響隨意肌及動作的遺傳性神經肌病,患者隨年月逐漸出現肌肉無力、退化和萎縮等情況,日常生活大受影響。體能逐漸退化、喪失活動能力是不爭事實,今年35歲肌萎病人盧慶東沒有把心思...

13:32 2023/09/14
【正能量】肌萎病人自學攝影從長炮到航拍 寄語同路人勿因有病限制出行意願

7月13日,沙頭角污水處理廠發生一宗工業意外。當日早上10時許,3名工人從約5米高的位置墮下。工權會跟進事件後透露,其中一名工人朱煒傑(傑仔),因救助同事導致脊骨嚴重受傷,下半身失去活動能力,並於深切...

10:25 2023/09/13
【工業意外】18歲兒救同事墮深坑半癱 港爸親筆信感謝各方支援

本港有特殊學習需要(SEN)中小學生在10年間增長超過1倍至近6萬人,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今年以問卷訪問347位SEN兒童家長及158位服務SEN兒童的專業人員,發現逾3成SEN兒童因升讀小學而面臨非常高...

16:55 2023/08/29
【開學】調查指3成SEN生升小壓力非常高2成曾拒上學 機構倡加強適應支援

【本報訊】政府去年9月推出「工傷僱員復康先導計劃」,資助建造業工傷僱員,以公立醫院的費用接受私家門診的復康治療,至今已有447人參與,當中260人已康復。 公院價私醫診治 研擴至飲食業 勞工及福利...

2023/08/23
工傷復康計劃 447人參與逾半痊癒

全港現時約有200名漸凍人症患者,為了解病人情況,香港肌健協會昨日公布,設立全港首個漸凍人症患者資料庫,蒐集約23%患者數據,發現他們平均需諮詢4名醫生,花近1年才確診,當中65%患者現已嚴重殘疾。 ...

2023/08/14
港首個漸凍人資料庫 確診需花1年

香港肌健協會今日(13日)公布,建立全港首個漸凍人症患者資料庫,收集約23%患者數據,發現患者平均需要諮詢4名醫生,花近1年才確診,每月平均醫療開支亦達1.3萬元。協會促請政府盡快成立神經肌肉疾病專科...

14:13 2023/08/13
【漸凍人症】肌健協會首設漸凍人資料庫 揭患者平均求醫1年始確診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的斬人事件已兩個月,有商戶近日表示商場人流大減,店舖生意暴跌,但其實亦有一群人士受影響,他們是精神病復元者。 他們不但擔心被標籤歧視,以致不敢向他人透露自己患病的事實;另外發生事...

2023/08/09
荷里活廣場傷人案 精神復元人士擔心被標籤污名化

骨骼肌肉痛症特徵,常痛有定處,觸手可及,若不繼發壓迫神經,症狀並不涉及麻痺或皮膚感覺異常等神經症狀。但臨床實際情況,時有些神隱症候群,症狀若隱若現,勞累後短暫出現痺痛,休息後又如常,檢查頸腰椎卻並不相...

2023/08/09
不尋常肩痛 ——四邊孔綜合症

不少人認為,投保了醫療及危疾保障便可安枕無憂,然而意外就是意料之外,無論何時何地都有可能發生。意外的影響深遠,除會引致可大可小的醫療費用,更有可能造成暫時或永久喪失工作能力,導致收入中斷,甚或喪失生命...

17:00 2023/08/08
意外保險3大新趨勢 對沖意料之外的風險

港島東聯網於2016年成立的「安寧頌團隊」,透過與非政府機構合作,為60歲或以上患有晚期癌症及慢性器官衰竭病人,提供醫社合作的晚期照顧服務。團隊為晚期病人,提供醫療照顧、症狀管理教育及情緒輔導等,成功...

2023/08/04
港島東「安寧頌團隊」 服務近千病人

南區地區康健中心於去年12月開幕,共設有4間分中心,提供健康風險、慢性疾病管理及社區復康服務,並於鴨脷洲邨提供租借復康服務。截至今年6月,中心共招募了9,200名居民成為會員,為8,000名會員進行健...

2023/07/27
南區康健中心 半年招逾9千會員

市建局2019年與政府合作推出「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23日)在網誌指,市建局在2019年和2020年先後推出兩輪申請,合共收到約2,000份申請,涉及約8,200部升降機。...

16:52 2023/07/23
【樓宇復修】升降機維修不便殘疾人士 市建局提供臨時安置居所

劉美君於今年2月滑雪釀意外致右腳脛骨骨折,送入院後接受「駁骨」手術,在腿骨要鑲上鈦合金和鋼釘來永久固定脛骨,當時劉美君更自嘲:「來跟女金鋼打招呼吧!」堅強的劉美君真的如「女金鋼」,經過5個月的努力復康...

16:18 2023/07/21
【最型嫲嫲】2月份滑雪釀意外右腿永久鑲釘 劉美君靠戒口努力增肌復原9成

女生於2020年在學校廁格誕下女嬰,為免被人發現女嬰哭聲,以部分衣服塞女嬰口後放入環保袋,再棄於街頭垃圾桶旁,途人發現後報警。女生早前於高等法院承認殺嬰罪,今(20日)被判感化1年。法官判刑時形容本案...

17:27 2023/07/20
【女生殺嬰】女生校內誕嬰棄街頭垃圾桶判感化1年 官指被告需復康而非受罰

中風是一種腦血管疾病,最可怕的除了會奪走性命,亦會導致患者嚴重傷殘,復康過程漫長而艱難。 為了協助患者盡快恢復肢體運動能力,近日美國一間大學的專家與其團隊,就藉着3D打印及感應器,並搭配人工智能(A...

2023/07/17
智能外骨骼手套 助中風者學彈琴

不少人對運動治療不甚了了,以為只關運動員事,也有將之與物理治療混淆。作為香港首屆運動治療課程畢業的運動治療師陳嘉偉,為我們揭開這初起專業究竟是乜東東,他更曾以自己所學,為父親安然過渡二次中風的復康關鍵...

11:04 2023/07/06
【正能量】父親兩度中風孝順仔辭職照顧 運動治療師慶幸DSE選對科學以致用

上肢麻痺,並不一定為頸椎關節或椎間盤退化壓迫神經所致。若脊旁神經根受壓症狀會以皮節(Dermatome)或神經綫分布,假如手麻痺區域較廣,並出現手掌手指肌肉無力者,其實更要留意一常見但會被忽視症候群—...

2023/07/05
手麻痺非全因頸退化

不少人對運動治療不甚了了,以為只關運動員事,也有將之與物理治療混淆。 作為香港首屆畢業於運動治療課程的運動治療師陳嘉偉,為我們揭開這初起專業究竟是乜東東。他更曾以自己所學,幫父親安然過渡二次中風的復...

2023/07/05
父親二次中風辭職照顧 運動治療師千方百計找出病源

香港有逾一成住戶有僱用家庭傭工,其中有逾9成為外籍家傭。一份適合的家傭保險,除了滿足法例要求的基本勞保外,更可以有效分擔僱主的相關法律責任,例如減輕僱主因外傭醫療、個人意外等而產生的財務負擔,甚至為僱...

14:30 2023/06/29
比較9款家傭保險門診、醫療保障!外傭懷孕、欠僱主數都有得賠

孩子真的是父母的命根啊!一名單親爸爸為了養家而工作到凌晨時分,下班回家時遭遇嚴重車禍,手術成功率低於10%,而且醫療費用龐大。幸好,他獲得慈善基金會捐助手術費,加上想著家中孩子需要他的照顧撫養而靠意志...

12:34 2023/06/13
【正能量】單親爸爸為養家凌晨收工 遇車禍命危憑鬥志為孩子活下來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信和集團(信和)合辦的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3,今年參與數量創歷史新高,共吸引234支由科大教授、學生、校友以及其他本地院校成員組成的隊伍競逐獎項。今年大賽的三支勝出隊...

19:31 2023/06/08
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 以科技創新應對醫療健康及可持續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的科研項目於「2023年日內瓦發明展」中獲得26個獎項,含6個評審團嘉許金獎,為歷年來成績最佳,其中由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湯啟宇統籌的「强力可穿戴外肌肉」項目,更獲沙特阿拉伯代表團...

2023/05/29
中大人造肌肉 助中風脊椎患者「動起來」

香港中文大學的科研項目於「2023年日内瓦發明展」中獲得26個獎項,含6個評審團嘉許金獎,為歷年來成績最佳,其中由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湯啟宇統籌的「强力可穿戴外肌肉」項目,更獲沙特阿拉伯代表團...

00:00 2023/05/29
【大學科研】中大科研揚威日内瓦發明展奪26獎 穿戴式强力「外肌肉」助中風病人恢復活動能力

明愛醫院今日(19日)公布,自本周一(15日)起兒童發展復康部一個病房,先後有5名男病童感染鼻病毒或腸病毒,年齡介乎4至15歲,全部人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明愛醫院表示,有關病房自5月15日起...

18:55 2023/05/19
【腸病毒】明愛醫院5男病童對腸及鼻病毒呈陽性反應 正接受隔離治療

杭州亞殘運於 10 月 9 至 15 日上演,一眾運動員都正積極備戰,力求為港爭光。自八十年代起,香港殘疾運動員於國際舞台成績驕人,逾半世紀以來,他們每一位親身演繹何謂拼搏精神及夢想無界限,以成績和堅...

13:16 2023/05/17
【50周年賽馬日】3名殘疾運動精英奮鬥故事 神奇小子蘇樺偉︰一生與自己競賽

印尼峇里島是熱門旅遊勝地,日前一名美國女遊客,在遊訪一間知名大象園區旅舍,與大象合照期間,大象竟用嘴吸入女遊客的手臂,並發出「喀、喀」的骨頭響聲。女遊客當場手臂骨折,經手術後以鋼板及螺絲釘組裝起骨骼碎...

14:05 2023/05/12
【旅遊意外】女遊客峇里島騎完大象後合照 手臂遭捲入象嘴當場咬斷

世紀疫情雖然似乎告一段落,但全球對醫療的需求有增無減,如何利用創新科技支援醫療服務,仍然是熱門課題,相關項目的投資亦需求殷切。香港憑藉其國際金融中心、世界級研究中心及粵港澳大灣區內重要橋樑的3大優勢,...

2023/05/12
港醫療創新領先地位 靠國策灣區優勢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