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遺症 下頁

搜尋結果 549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不少港媽常因如何處理外傭關係、或如何找到安心工作的外傭而煩惱。新加坡一名曾有腦部損傷後遺症的僱主,大手筆送贈約26萬港元的單位予來自印度的外傭,以答謝她用心照顧全家上下;亦有4年沒回家的印尼外傭獲業界...

17:44 2023/11/28
僱傭關係︱辛勤外傭獲暖心僱主送贈單位 雙親早逝無依靠盡心教少主功課

她無意之中瞥向鏡中的自己,乍看之下不禁嚇得跳了起來。鏡中人怎會這麼難看?她的皮膚暗啞灰敗,眼角盡現乾紋,眼圈是黑色的,一隻大眼袋是紅色的,狀態奇差得像個老人。還有頭上的髮絲,為甚麼會呈現稀疏的狀況?是...

12:12 2023/11/28
虎媽之苦︱兒子升上小一家中變戰場 35歲港媽日日情緒失控數月間變蒼老

古語有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為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和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等公司監管逾1,300億美元互惠基金和ETF策略的Research Affiliates(R...

10:18 2023/11/24
美國告別低息「黃金十年」 專家︰將陷衰退兼緊縮 成長股不再成長

尿道炎又稱尿路感染,一般指輸尿路線受到感染,可能受影響的部分包括尿道、膀胱、輸尿管和腎臟。尿道炎亦是常見的兒童疾病,影響約8%女童及2%男童。衛生署建議,多飲水和注意衛生是預防尿道炎最好的方法。最新影...

15:48 2023/11/22
兒童健康丨尿道炎非小毛病 及早治療防重症

英國財政大臣侯俊偉(Jeremy Hunt)將於周三(22日)宣佈為企業減稅,也可能為選民減稅,因為他試圖拯救英國疲軟的經濟,並在明年大選前幫助其陷入困境的政黨。在通脹率下降的推動下,侯俊偉計劃利用向...

10:31 2023/11/22
侯俊偉宣佈為企業或選民減稅 每年增加 200 億英鎊商業投資

專家預計,新冠又將肆虐,呼籲市民打針,與早前呼吸系統科專家許樹昌的意見相若。傳染病學專家孔繁毅本月初指出,本港將再出現新冠病毒感染高峰,他呼籲高危人士接種新一代新冠疫苗。不過,若政府只為市民提供美國輝...

2023/11/18
打mRNA,你不知道的風險

日本感染症研究所最新統計指出,日本2023年「先天性梅毒」的病例創歷年新高,截至上月4日,有32名新生嬰兒出世時已感染梅毒。「先天性梅毒」是指梅毒可以由孕婦傳染給胎兒,引致胎兒先天性梅毒的各種併發症,...

12:58 2023/11/16
兒童健康︱日初生嬰患先天性梅毒創新高 恐致後遺症外貌永留標記

天氣轉涼,大家都開始關注流感高峰期將至,而且有機會新冠再起,當中來勢洶洶的流感最惹人憂慮。這種幾乎可以感染任何人的病毒,固然會引起發燒及流鼻水等症狀,通常都要數天才能好轉,最讓人恐慌和害怕的就是流感引...

2023/11/14
流感可致腦炎!

經濟學家高善文提出「疤痕效應」論,關注疫情留下的後遺症,大城市受影響更深。 中國滙市股市雙雙反彈,外資行聯手調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測,內地證券行也再現「明月在望」、「新一輪牛市起點」等說法。多位有影響力的...

2023/11/07
「疤痕效應」掀熱議 重全球經濟格局變化

恍如隱形殺手的前列腺癌,既是香港第四大常見癌症,也出現年輕化趨勢。有患者僅得四十多歲已中招,五十五歲發病亦非罕見,處於人生黃金期卻要面對傳統治療,有可能引致排尿及性功能受損等後遺症,心情難免忐忑。幸而...

10:00 2023/11/06
前列腺癌年輕化 不足五十歲病發 機械臂微創手術 精準除癌大減後遺症風險

一周過去,大家迎接周末的同時亦可回顧一下本周的重點科技新聞!蘋果(Apple)本周舉行Apple Event發佈會,發佈全新M3系列芯片,包括:M3、M3 Pro、M3 Max,而14吋MacBook...

12:00 2023/11/04
【科技一周回顧】Apple M3系列芯片面世 阿里雲推「通義千問」2.0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發現,去年第5波新冠疫情期間向「浸大中醫抗疫遠程醫療中心」求診的患者當中,5成半人在確診後半年至1年,仍出現最少一種長新冠症狀。研究又發現,服用中藥的新冠病毒患者較沒有服用的患者,快...

2023/11/02
第5波逾半患者 1年內仍現長新冠

足下垂(俗稱「拖腳」)及足內翻是中風患者最常見的中風後遺症,同時也是下肢功能復康的瓶頸。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研究人員團隊早前針對患者及照顧者痛點,研發復康器械、足踝可穿戴式機械人「智雲行健步儀」,集成...

08:30 2023/11/01
【中風復康】理大研「智雲行健步儀」 提升中風患者下肢肌力

香港即將進入解除口罩令的首個冬季,港澳12個醫學會發出聯合聲明,指兩地近日流行性感冒和新冠疫情均有上升趨勢。呼籲嬰幼童、孕婦、高齡或患有長期病患人士的高危人士盡快接種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以預防流感和新...

22:15 2023/10/19
【預防流感】冬季流感殺到 12醫學會聯署籲盡快接種流感、新冠疫苗

一名30歲年輕女性因心悸與胸痛症狀來到門診求治,在一系列的檢查報告,均顯示這位女性心臟功能良好,也沒有結構性的異常,但其24小時心電圖檢查發現一天竟然有超過一萬下的「心室早期收縮」,因此開始接受口服藥...

18:00 2023/10/13
【心律不整】30歲女心律不整每日超過1萬次 6招預防心室早期收縮

《外幣投資》作者陳業榮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二發布的預測顯示,英國2024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將增長0.6%,低於此前預測的1.0%,也低於對德國和法國分別預期的增長0.9%和1....

2023/10/11
英鎊阻力20天綫

年薪百萬的45歲保險從業員涉於住所天台性侵印傭,早前經審訊後被裁定強姦罪成,今(10日)於高等法院被判監7年。暫委法官判刑時指,被告身為僱主嚴重違反誠信,利用僱傭關係犯案。特委法官形容本案為悲劇,禍及...

15:25 2023/10/10
【性侵印傭】涉寓所強姦印傭罪成 年薪百萬保險從業員被判囚7年

目前香港流感持續活躍,多名幼童染流感,病情嚴重;急症室求診者近日急增20%,料都與流感有關。不過,流感固然要防,但也要防新冠病毒病捲土重來,只因新冠與流感最大的分別,不在其致命率而在於其後遺症。 新冠...

2023/10/07
染新冠 手尾長

26歲足球員於2021年3月在海傍垂釣期間,與17歲女生交換Instagram帳號後5天相約吃宵夜,球員駕車載女生到大潭水塘,被指涉於車內性侵女生,早前於高等法院否認強姦罪,經審訊後陪審團裁定強姦罪成...

15:19 2023/10/05
【性侵判囚】涉私家車內性侵17歲女生 26歲足球員強姦罪成囚5年3個月

據世界衞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6秒就有一人死於腦卒中(中風)或因腦卒中而永久致殘。全世界每年有1,500萬人罹患卒中,其中有500萬人死亡,還有500萬人落下殘疾。 最新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顯示...

2023/09/30
保腦

過度減肥會引致許多後遺症。內地一名16歲女生因被他人嘲肥,加上受網上的畸形審美影響,在短短半年間從108磅減到77磅,前往醫院檢查後證實患上厭食症。最新影片:根據《白鹿視頻》報道,該名徐姓女生身高1....

13:42 2023/09/25
【厭食症】108磅女生被嘲肥半年減至77磅 患厭食症慘受5大後遺症折磨

好好愛惜雙耳!一名港男日前自爆耳朵聽力受損經歷,表示除了聽不見更會有2大影響困擾餘生,呼籲網民要「珍惜耳仔」。最新影片:事主在連登討論區發文,表示自己在10多年前某日起床,突然發現耳朵裡面傳來有規律「...

12:10 2023/09/24
【保護聽覺】港男耳鳴誤當傷風後遺症致全聾 自爆2大影響籲珍惜耳仔

19歲的少女,本來是花樣年華的黃金歲月,可惜對Rachel來說,卻是人生的大災難。2020年前她準備考DSE文憑試前夕,突然半身乏力,被送入院後證實患上罕見病脊椎血管瘤,3年來做了3次大手術,經歷3度...

11:51 2023/09/23
【生命鬥士】DSE前夕患罕見病3歷手術3度癱瘓 19歲女生堅強意志誓戰勝病魔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本港夏季流感呼吸道樣本陽性基數曾超過基線水平,第37周稍有回落,夏季流感高峰共錄得8宗兒童嚴重個案,其中逾七成未打針。他稱新一輪疫苗資助計劃在下周四(28日)起可接種...

11:30 2023/09/23
【傳染病】夏季錄8宗兒童流感重症 許樹昌料11及12月迎新冠染疫高峰

秦沛兒子姜文杰(Benji)近日在個人社交平台發文,表示早前患重感冒,以為不是很大件事,可是卻有嚴重後遺症。他發現聽覺突然出現問題,形容聽力比潛水時更差,連老婆在耳邊說話也聽不清楚。其後情況愈來愈嚴重...

11:41 2023/09/19
【秦沛兒子】姜文杰耳膜神經被病菌攻擊僅剩15%聽力 Benji:頭暈可能持續一兩年

繼祖父自其繼孫女6歲起4年間,多次於住所性侵犯繼孫女,女童為免失去家庭而啞忍,直至15歲時才將事件和盤托出。現年70歲的涉案繼祖父,早前經審訊後被陪審團裁定強姦及非禮共5項罪成,今(14日)於高等法院...

17:16 2023/09/14
【性侵孫女】涉4年間多次性侵繼孫女 70歲繼祖父強姦等5罪成囚13年

不少人如果身體出現異狀,都會先上網搜尋病症,看自己是否患上某種疾病。不過,本港精神科專科醫生歐陽國樑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若經常上網搜尋自己患有甚麽病症,恐患有焦慮症。同時他還指出,有4種常見性...

17:08 2023/09/08
【TOPick診症室】焦慮症9成是因性格而起 精神科醫生:4種人格易患焦慮症

護士本身已是一個服務行業,而大半生在醫院度過的黃德華,除了在護士崗位盡忠職守外,還參加了醫療輔助隊及飛行服務隊,上天下地走入人群,為民服務。 1996年嘉利大廈大火及2003年沙士,他都親身經歷了,仍...

2023/09/08
經歷嘉利大火沙士病毒 退休護士薪火相傳 堅持每周3天做義工

說了兩天福島核廢水,大家的擔憂,不外乎難以肯定水中會否仍殘留具核輻射致癌的物質。世界上首嘗核遺害的,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讓我們見識了核彈的超大殺傷力,以及對人類健康所造成的破壞,且禍延幾代人。即使不是...

2023/09/01
聞核色變

調查發現港人對糖尿腳認知不足,不了解引致糖尿腳的危險因素,逾6成受訪者不知腳趾現麻痺或針刺感為初期症狀;早期糖尿腳難察覺,7成患者會拖至傷口潰爛才就醫。另外,糖尿腳傷口反覆復發難斷尾,32%受訪者未知...

17:35 2023/08/29
【糖尿病】調查揭港人對糖尿腳認知不足 7成患者拖至傷口潰爛才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