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456 個
後遺症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近日新冠肺炎感染人數終於回落,不過早前的每日過萬宗確診,相信仍有不少康復者受病毒餘威影響。註冊中醫師譚莉英指這大都與氣陰兩傷和脾胃失調有關,不妨以一些補氣提高免疫力的湯水或茶飲來調養身體。 不少人疑...
五叔兩個月前曾確診新冠肺炎,病癒後最近覺疲倦、痰多咳嗽、又略感氣喘,他擔心:「聽街坊們說,新冠肺炎治癒後,仍會出現『長新冠』後遺症。我現時徵狀與其描述相似,我想透過中醫或是中成藥調理身子,你說值得一試...
本港近日確診人數下跌,但不少人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仍有久咳症狀,「長新冠」後遺症持續難斷尾。醫管局及浸大中醫藥學院為市民推出康復及治療計劃,合資格人士即日便可享用免費中醫診療服務。 最新影片推介 : ...
隨着內地多地度過感染峰期,許多康復患者依然被咳嗽等後遺症困擾,體檢公司紛紛推出「陽康」體檢套餐來搶佔商機,有企業半月銷售額接近1億元(人民幣,下同)。 據《澎湃新聞》報道,許多民眾對自己感染新冠病毒...
隨著內地多地疫情高峰已過,新冠康復者越來越多,不少人因轉陰後擔心又後遺症而到醫院或醫療機構做檢查。多間公立醫院和私立醫療機構先後推出「陽康體檢套餐」,有健康體檢企業半月銷售額近億元(人民幣,下同),行...
隨着新冠疫情步入尾聲,現時可見到的全球大事中,今年關鍵全在俄烏戰爭能否結束,或退一步說何時終戰,甚至足以影響未來幾年全球經濟、政治、外交及民生發展。 如果俄羅斯去年2月沒有揮軍入侵烏克蘭,揭開這場二...
染疫後帶來的後遺症不可輕易忽視。一名女子於網上分享指自己染疫後竟然長出鬍子,雖她已痊癒,可是鬍子卻一直不退,令她十分苦惱。事件一經分享亦引發不少網民討論。 最新影片 江蘇一名女子於網上分享影片...
2022年中港投資市場的跳動點之一是「疫與封」。投資者擔心,阿爺會隨時轉軚,又來個封。有此顧慮不為怪,因為我們對國內的封控政策認識不深,看外國傳媒的報道多,看國內傳媒的報道少。 今年上半年,上海爆疫...
47歲巴士車長沉迷不倫戀題材色情影片,觀看後慾火焚身欲與女友的女兒發生性行為,三度闖入當時12和15歲的女童睡房撫摸對方,並脫去褲子霧出下體。車長更冒認女友發短訊要求女童滿足自己及示愛,女童事後向友人...
疫情下衛生意識高漲,家長對小朋友說得最多的便是「不准掂、不准摸」。眼前是避免染疫優先,但可能未有考慮到小朋友成長欠缺觸感的學習,會產生怎樣的後遺症。 一項「幼兒觸感調查」訪問2至5歲幼兒的家長,結果...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本港昨日(19日)新增15,383宗確診。而化學博士K Kwong(鄺士山)繼今年9月中招後,在不足90天後透露再度確診,並公開首度及二次染疫的情形。 最新影片: K Kwo...
對於有指新冠病毒與感冒或流感相似的說法,有兒科專家強調,新冠病毒引致兒童出現嘶吼症及急性腦炎的發病率,均比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多,嚴重性亦較高;而且新冠病毒會引致「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的後遺症,但其他呼...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不少人痊癒後仍帶有後遺症,肺功能明顯減退。美國一項維時長達10年的研究就指出,每日食用3類水果,有助減慢肺功能退化速度達80%。 最新影片: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林指,新冠疫情對人類精神健康有影響,該影響可能長達20年,建議社會採取措施應對。該說法與官方近期「無後遺症」的論調似乎相左。 陸林今日(16日)出席2023環球時報年會生命健康分論壇...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稱,Omicron病毒的致死率已相當於季節型流感,感染Omicron不應再稱為新冠肺炎,應叫新冠上呼吸道感染或新冠感冒。如今中了Omicron,就相當於打了一次疫苗。他又提到,腦霧...
內地一名剛出生的男嬰離奇左臂骨骼出現斷裂和移位,新手爸媽本來開心迎接BB,可是發現BB無故受傷,擔心影響日後的骨骼發展,甚至擔心有永久傷殘的風險。而院方未有就此事承認責任,當地市衛健委現在調查有關事件...
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一種可帶來嚴重後遺症,如智力遲緩、失聰甚至死亡的疾病,尤其常見於幼童及青年身上。本港大部分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均是由B型腦膜炎雙球菌引致,除了做好個人衞生,接種疫苗...
接近兩成的缺血性中風個案是由房顫所致,其中三分之一病人中風前並不知悉患有心房顫動;本地數據估計全港26萬市民患有持續性或陣發性心房顫動,其中三分之一沒有病徵。 香港電訊旗下一站式遙距醫療服務平台Dr...
內地疫情持續,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一個學術會議上表示,新冠肺炎流行仍未結束,Omicron極具傳染性但其致病性已大大降低,形容Omicron並不可怕,99%感染者可於7至10日內完全康復,重點應...
內地官媒近日密集引述專家觀點,為民眾釋信心。據《人民日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報告指,感染Omicron不可怕,99%可在7至10天內完全恢復。 在今日舉行的「中國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22...
家長要提防小朋友誤吞異物!內地有名4歲女童持續肚痛長達1個月,家長帶她求醫揭發誤吞一款名為巴克球磁力珠的玩具所致。女童竟然吞食了逾60粒磁力珠,導致14處腸穿孔,雖然手術成功,但仍留下後遺症。 持續...
2022年11月25日世界衞生組織(WHO)發表了一份報告:「One year since the emergence of COVID-19 virus variant Omicron」,中文繙譯成...
多地放寬防疫措施,與此同時,內媒對Omicron特點的表述有變化。《環球時報》指,國內科研團隊實驗驗證,Omicron致病力大幅降低,籲民眾不必過於恐慌。此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起大批網民討論。同日,《...
2019年11月11日「大三罷」期間,人稱「熊仔餅」的男學生周柏均於西灣河被警員開槍擊中,需切除右邊腎臟。周及另1名男學生同被控1項企圖搶槍罪及1項阻差辦公罪,周另被控1項企圖在合法羈押下逃走罪。兩人...
有份參演Netfilx台劇《華燈初上》的29歲男演員張軒睿,早前拍攝綜藝節目期間,多次因腸胃不適需要解放,他解釋這是大學時期捐肝救父、切除一邊膽囊的後遺症。他過去亦曾表示,當時父親被診斷罹患肝癌,只能...
過去20年,俗稱中風的腦血管疾病,其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普遍中風病人在脫離生命危險後,都要面對活動能力下降的問題。惟針對中風患者,以訓練病人活動能力的復康器材寥寥可數。初創科企Fleming Med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