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有產後媽媽日前在網上發文指,生完BB後性慾大減,陰道似有物件塞住,每次行房也劇痛,懷疑與醫生產後「縫針」有關,令她對房事失去興趣,更擔心影響婚姻關係,同時想問其他媽媽是否有此症狀。帖文一出,即有大批媽...

16:54 2023/03/24
【養生湯水】港媽產後性慾減行房似行刑 中醫推介2款湯水有助和合

明愛醫院發言人今日(24日)公布,兒童發展復康部一病格自3月21日起,先後有5名女病童出現發燒或呼吸道感染徵狀,年齡介乎4歲至14歲。院方已為病人進行所需測試,結果均對腸病毒/鼻病毒呈陽性反應。院方為...

16:19 2023/03/24
【腸病毒】明愛7病童對腸及鼻病毒呈陽性反應 正接受隔離治療

大部分香港人曾試過患上胃部毛病,例如胃氣、胃脹、甚至胃炎,而其中慢性胃炎有機會由幽門螺旋菌引起。相達生物科技日前推出一家無「幽」免費幽門螺旋菌自我檢測計劃,旨在向關注胃部健康的香港市民提供幽門螺旋菌的...

12:14 2023/03/24
【預防癌症】患幽門螺旋菌最嚴重可致胃癌 自我檢測準確度超過9成

京東健康(06618)公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業務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總收入為467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52.3%;純利為3.8億元人民幣,而於2021年則產生虧損10.74億元人民...

2023/03/24
業務強勁增長 京東健康看俏

吸煙危害健康,偏偏不少人卻此作為提神及減壓工具!台灣一名30歲竹科工程師近日因為牙痛就醫,經醫生檢查後,發現他不但有7隻嚴重蛀牙,還有3顆牙齦膿包,也有口水分泌太少的問題。男子自爆因為熬夜、工作壓力大...

14:34 2023/03/23
【口腔殺手】壓力大狂抽電子煙提神 男子蛀7隻牙兼口腔長出3個膿包 

踏入炎熱潮濕的春夏季節,頭皮容易出汗,頭皮上或會出現痕癢或疼痛的紅色粒粒,抓損後更會流出血水或膿液,情況令人困擾,原來這就是頭瘡! 頭瘡,醫學名稱為頭皮毛囊炎,是皮膚科醫生經常診治的皮膚病。頭皮毛囊...

14:21 2023/03/23
【頭瘡煩惱】 頭皮痕癢或出現紅色粒粒 醫生拆解不同治療頭瘡方法成效

不良的飲食習慣可引致各種身體毛病。台灣一名16歲少女出現手震、心悸的症狀,求醫後發現確診甲狀腺亢進,醫生問診後,發現她過去半年早晚都會喝一種飲品,誘發免疫反應錯亂。 最新影片: 台灣外科醫生陳...

13:40 2023/03/23
【甲亢危機】16歲女早晚喝1種飲品 手震心悸患甲狀腺亢進

新生命得來不易,為人父母,當然想無時無刻守護孩子,尤其是因為他們抵抗力弱,容易病倒。部分爸爸媽媽會為子女張羅一份醫療保險,保障一系列私家醫院住院及手術費用。是次,10Life比較5款「全數保障」(註1...

13:30 2023/03/23
【自願醫保】邊款自願醫保適合小孩?8歲前出現的先天性疾病都有得保

「對不起,我真的不能接受。」陳醫生說。 「實在不明白,這治療好處比壞處多,是你現今病況最佳選擇。」醫生說。 陳醫生是老GP(General Practitioner/全科醫生),行醫資歷經驗豐富,...

13:30 2023/03/23
【人生傾向】實習見盡10個化療10個辛苦 醫生40年後患肺癌抗拒化療加免疫治療

英國一名88歲婦人約一個月前因中風,被送到醫院治療,但醫生表示無能為力,只能提供臨終關懷,停止靜脈注射並斷水斷糧,婦人最終在28天後離世,讓家屬心痛不已,批評臨終關懷手法不人道。 最新影片: ...

12:15 2023/03/23
【令人心痛】88歲婦中風接受善終服務 遭醫院斷水斷糧28天後亡

糖尿病為香港10大殺手之一,據統計每10個香港人就有一位患上糖尿病。由於糖尿病初期可以無明顯徵狀,很多患者待確診時已併發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疾病等,絕不能忽視此症的長遠影響。 由於患病者眾,無論是否糖...

2023/03/23
日喝一杯甜飲 風險增10% CNN:糖尿病10個小知識

香港人喜歡打邊爐,肥牛海鮮、大魚大肉,加上打邊爐少不免飲酒,除了容易肥胖外,亦有可能患尿酸腎結石。 不少人以為高尿酸只會引起痛風症,其實高尿酸亦可以引致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嚴重的會引致腎衰竭、敗血病...

2023/03/23
尿酸腎結石——都市的皇帝病

「對不起,我真的不能接受。」陳醫生說。 「實在不明白,這治療好處比壞處多,是你現今病況最佳選擇。」醫生說。 陳醫生是老GP(General Practitioner/全科醫生),行醫資歷經驗豐富,...

2023/03/23
傾向

胃食管反流病(又稱胃酸倒流)在全球上十分普遍,而且難以治療,約有8%的患者需要終生服藥,而最新且有效的植入式電刺激系統亦因為屬於入侵性手術,加上沉重的手街費用和潛在風險難以廣泛應用。因此香港中文大學工...

17:14 2023/03/22
【醫療新技術】中大首創防胃酸倒流無線供電電子支架 控制下食管括約肌閉合改善胃酸倒流

濕疹是不少香港人都會受到困擾的皮膚問題,輕則稍微痕癢,重則長期爛肉、出血水。42歲的Mina就是其中一名受到濕疹困擾的女士,她自小便開始患有濕疹,2021年嚴重到遍佈全身,手臂又紅又腫,皮膚色素沉澱發...

13:46 2023/03/22
【終結濕疹】受嚴重濕疹困擾皮膚龜裂出血水 女健將6個月重生悟出健康無價

繼早前屯門醫院新生嬰兒特別護理病房先後有6名嬰兒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徵狀,全部病人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呈陽性反應,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周一公布香港小童群益會樂緻幼兒園幼稚園(黃大仙)爆發的上呼吸道感染個案,當中...

13:37 2023/03/22
【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峰期幼稚園爆發感染個案 中醫師指1類小朋友最易中招

隨著科技發展,智能手錶亦會救人一命,Apple Watch就擁有及時響起警報的功能。早前美國一名男子Ken Counihan因Apple Watch持續發出健康警告,決定前往急症室求醫,被醫生告知,若...

12:16 2023/03/22
【智能手錶】男子頻收Apple Watch健康警告成功救一命 醫生:若忽略或一睡不起

英國88歲老婦Sarene Taylor約一個月前因為中風,被送往北威爾斯(North Wales)一間醫院,但醫生指老婦已病入膏肓,並為其提供臨終關懷服務,包括停止靜脈注射及斷水斷糧。老婦任職郊區地...

08:05 2023/03/22
英老婦中風被斷水糧28日後亡 兒子批臨終關懷「不人道」

我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年輕時,經常為着不快樂的事情,思前想後、反反覆覆,很容易陷進負面情緒的漩渦裏,然後愈轉愈深,無力走出低潮。有些幸運的人,睡一好覺,隔天就能把不快樂的事情忘掉。我不是這樣的人;我敏...

2023/03/22
逃出負面情緒的漩渦

博安生物(06955)主要從事開發、製造及商業化不同治療領域(包括腫瘤、代謝、自身免疫及眼科等)的生物製品,生物製品主要類型包括抗體、融合蛋白、ADC、重組蛋白、疫苗、基因療法及細胞療法。集團專注於提...

2023/03/22
博安生物上望22.8元

廣西3歲男童小源在桂林醫院接受腺樣切除手術,因意外而導致腦癱。醫院最終只被衛生部門警告,交了4萬元(人民幣,下同)罰款便不了了之。意外使小源的家庭支離破碎,父親不堪壓力離婚出走,母親則堅持討回公道,入...

19:30 2023/03/21
3歲仔小手術後變腦癱 母親不滿醫院僅罰款4萬

港大醫學院團隊研發一種非入侵性及非抗生素類的抗菌納米片,透過超聲波誘導下能產生大量活性氧,主動捕捉並有效地消除藏深層骨組織中的MRSA細菌,可有效消除骨組織中耐藥性的金黃葡萄球菌,相關研究成果已於《先...

16:59 2023/03/21
【醫療新知】港大團隊研發新型超聲波感應抗菌納米片 治療患者骨髓炎

父母永遠將最好的留給子女,即使身患惡疾,也擔心孩子多於自己。台灣外科醫生江坤俊不時在網上分享個案故事,日前分享了一對母女的故事充滿「洋蔥」,癌母想放棄治療留錢給中學女兒,女兒則很懂事,向醫生承諾會照顧...

15:47 2023/03/21
【感動人心】母抗癌10年想棄治療留錢予女兒 孝順女不從向醫生承諾照顧媽媽

本港公營醫療資源緊張,長期供不應求,急症住院也可能需要漫長等待。近日,有內地遊客在小紅書分享指,家中老人來港後突感不適,於是召救護車送院,至見到醫生竟要花2小時,最終更被列為「次緊急」類別關係,繳付掛...

14:22 2023/03/21
【醫療服務】内地老人來港不適入院被列「次緊急」 家人呻無服務:希望去養和

本港香港婦聯上月進行「港人生育意願2023」調查,結果顯示有76%受訪者沒有生育打算,創9年以來新高。 這邊廂有人生育意慾低迷,那邊廂一些人卻受不育困擾,據統計,每6對香港夫妻就有一對有不孕的苦惱,...

2023/03/21
由難孕到易孕體質 中醫建議可做的5件事

浸會大學科學家領導的研究發現,人體內名為MT1-MMP的蛋白酶是決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器官的主要因素。研究團隊採用一種名為3A2的人源化抗體,通過注射以抑制該種蛋白酶的活動,成功令受感染的實驗小鼠體...

2023/03/21
浸大揭3A2抗體 可減9成新冠病毒

屯門醫院早前一個新生嬰兒特別護理病房爆發呼吸道合胞病毒組群感染,醫管局今日(20日)表示,院方為謹慎起見,今日再安排入住該病房的嬰兒接受測試,發現多一名30日大的女嬰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呈陽性反應,女嬰現...

21:06 2023/03/20
【上呼吸道疾病】屯院再增1名30日大女嬰染合胞病毒 1名男嬰仍危殆

香港浸會大學今日(20日)公布的研究揭示,人體中一種名為MT1-MMP的蛋白酶,是導致新型冠狀病毒侵襲人體內不同器官的主要因素。研究團隊採用一種名為3A2的人源化抗體,通過注射方式以抑制該種蛋白酶的活...

13:21 2023/03/20
【新冠治療】浸大揭新冠病毒侵襲人體成因 研究發現新抑制方法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2月發出健康警報,一款名為「EzriCare Artificial Tears」的人工淚液懷疑受污染,目前全美已有68宗感染罕見綠膿桿菌個案,已致1人死亡,8人失明,4...

17:43 2023/03/19
【食用安全】美國一款人工淚液疑受污染 引發大規模細菌感染1死8失明4人需摘眼球

渠道淤塞,不少人或會自行買通渠劑疏通管道。但內地日前就發生一宗訴訟案,一名女子在使用通渠劑時突然發生爆炸,噴濺出來的高溫腐蝕性液體,沾落她的面部、膊頸及腳上,導致女子永久性毀容,繼而向產品生產商及銷售...

14:11 2023/03/19
【家居意外】家用通渠劑突然爆炸 女子毀容獲賠1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