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一旦骨質密度過低,簡單如坐下站起、提重物等輕微受力的動作,都有機會令脆弱的骨頭出現脊椎壓迫性骨折。這類骨折於長者身上最常見,其風險高低也與病史、性別有關,立即交由脊醫拆解成因、病徵、治療和預防方法。 ...

今日
年紀大、骨質密度低 小心脊椎壓迫性骨折

有沒有想過,AI可以預防疾病? 最近,看見某連鎖商戶推出全新「AI健康掃描」,標榜30秒分析健康指數。預防勝於治療,能夠在大街小巷、商場商舖設置檢測點,便利市民,主動關注健康,及早減少患病機會,從健...

今日
AI無所不在

本港目前有約10%成年人患有嚴重牙周病。港大牙醫學院獲杜鵑(1972)基金資助1,100萬元,昨起推出「杜鵑牙周病治療計劃」,其轄下專門治療複雜和嚴重口腔疾病的「先進牙醫學研究所香港大學牙醫專科診所」...

今日
港大牙周病治療計劃 逾百基層免費

近日,有港女於網上發文分享,指自己過去4年疑因讀大學的學業壓力,證實患上焦慮抑鬱症。經過精神科藥物治療及心理專家咨詢後,目前病情已穩定可停藥。而她強調,自己是靠一個關鍵令病情得以好轉。最新影片推介:有...

18:00 2023/09/22
【情緒病】港女焦慮抑鬱苦纏4年 曾咬到10指流血欲跳樓輕生分享1康復關鍵

為配合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發展,醫務衞生局昨宣布,由10月6日起,只容許已加入《基層醫療指南》的醫生參與政府資助的多項基層醫療健康計劃,包括長者醫療券計劃、大腸癌篩查計劃及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在兩個...

2023/09/22
醫健資助計劃 僅准《基層指南》醫生參與

都市人生活繁忙,胃痛胃病十分普遍。台灣有醫生分享病例,指有一名43歲男性工程師因工作壓力大,長期有胃潰瘍困擾,食藥後有改善卻總是復發。其後病人在醫生建議下多食一類食物,再配合治療,病況終迎來好轉。最新...

17:52 2023/09/21
【胃潰瘍】長期胃潰瘍一年照3次胃鏡 43歲工程師配合治療轉吃1種食物病情好轉

交銀國際表示,類似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的標的在國內醫藥領域稀缺性極高,公司透過內部孵化成功佈局CRO、CDMO和產品開發,各業務間協同效應顯著,都各自有獨立運營和融資能力,且將在三年內全部實現...

16:39 2023/09/21
【券商點睇】料全業務三年內實現盈虧平衡 金斯瑞生物科技股價被明顯低估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有公司睇重銀髮族市場潛力,近日正式進駐香港開設首家門市,引入旗下以科技驅動的保健產品品牌starsleep,通過科技整合,提升傳統傢俱用品的功能,未來亦期昐與安老營運機構合作...

10:00 2023/09/21
【人口老化】銀髮族傢俱用品市場具潛力 starsleep進軍香港搶先機

兩年前,當時44歲的陳小姐(化名),購入一份保額為6萬美元(約為46萬8千港幣)的危疾保險,以備不時之需。今年年初,陳小姐因久咳不愈而檢查。兩週後,陳小姐被證實確診第四期肺腺癌。雖知抗癌之路不易走,但...

08:00 2023/09/21
【保險拖數?】 癌症第四期 索償卻遭拖延 欠親友一身債

定期體檢非常重要,因癌症隨時悄然而至。一名26歲女子某次陪媽媽求醫時順便體檢,結果竟被查出患血癌,令平常沒感到任何身體不適的她大為震驚。最新影片:根據内地媒體搜狐報道,中國浙江省一名任職英語老師的26...

17:52 2023/09/20
【癌症殺手】26歲女陪媽媽求醫順便體檢 意外確診血癌大驚:平時沒有不適

隨人工智能(AI)技術在醫療層面的應用愈趨廣泛,不少醫療企業均加大投入AI技術的研發項目。其中,美國醫療企業GE醫療(GE Health)昨(18日)宣布,計劃開發一種易於使用的AI輔助超聲波成像工具...

18:47 2023/09/19
【醫療科技】GE醫療獲3.44億元資助 研發AI超聲波技術

上回提到昏迷指數的應用,倘若指數顯示一名嚴重腦創病人已陷入昏迷或半昏迷狀況,醫生需要盡快作出全面的判斷。一般來說,針對腦受傷或腦有瘀血的情況,減壓是首要的目標,避免創傷產生的血塊或腦水腫,繼續及持續壓...

2023/09/19
提防腦創後的二次傷害

【本報訊】民建聯調查發現,有約78%受訪者有「長新冠」症狀,而約54%沒有因為出現長新冠症狀而求醫。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昨日建議,政府應加強有關長新冠的宣傳和教育。 民建聯促加強支援宣傳 民建聯在...

2023/09/19
康復者現長新冠 54%有症狀沒求診

間質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對不少人來說是一個聞所未聞的陌生病症,其實這個突發性疾病,患者以五、六十歲的男士居多,肺纖維化情況可突然惡化,可危及生命。 呼...

2023/09/19
乾咳氣喘病徵與感冒相似 罕見病間質性肺病

第一上海表示,榮昌生物(09995)為中國少數具備完善的ADC藥物研發及生產能力的企業之一,研發能力堅實,政策亦利好創新藥企長期發展,並首予其「買入」評級;採用現金流折算估值,假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9...

18:42 2023/09/18
【券商點睇】研發能力堅實兼有政策利好長線 首予榮昌生物「買入」

香港醫護人員短缺問題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加上人口老化,本地對認知障礙症護理及中風後康復治療的需求日益增加,令物理治療行業承受更大壓力。本港有醫療科技初創將虛擬實境(VR)、人工智能(AI)等技術,與康...

16:00 2023/09/17
【醫療科技】港產VR醫療平台 設港式茶樓場景 增長者治療主動性

日本馳名天婦羅老店「銀座天一」近日爆出食物中毒事件。據日媒報道,事發於8月31日晚間,一名店員誤把稀釋過的漂白水,當做溫水讓客人飲用,導致食客誤服後喉嚨劇痛,需緊急送院。事發後,店員把水倒掉、似乎「毀...

13:00 2023/09/17
【食用安全】日本天婦羅名店爆食安意外 誤把稀釋漂白水給女食客服用致食道灼傷

癌症是港人死亡的主因,其中綜合兩性而言,肺、大腸、乳腺、前列腺及肝癌更是最常見的五大癌症殺手。盡管不斷改進的醫療科技,但新藥發明成本高、癌症異質性大、傳統治療時間長等治療挑戰仍然難以解決。本港有生物初...

16:00 2023/09/16
【生物科技】港產單細胞培養板+AI篩查 測高效癌症用藥組合

患上冠心病,「通波仔」(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或血管造形手術)是其一的常見治療方案,本港每年大約進行10,000宗通波仔手術。 通波仔雖普遍,但其手術原理是怎樣、手術後病人有哪些注意事項,以下為大家解答...

2023/09/16
香港每年約進行萬宗通波仔 手術風險及後遺症須知

尿頻是一大困擾,日前有一名年輕男網民分享,自己患上「膀胱過度活躍症」。據其自述,他的生活作息十分健康,有定期做運動的習慣,飲食上也沒有特別,所以對自己得病成因感疑惑。最新影片:一名男網民日前在連登討論...

18:00 2023/09/15
【尿頻困擾】25歲港男24小時有尿意 確診「膀胱過度活躍」圖輕生

英國政府將減少國民保健服務(NHS)輪候患者人數,列為今年首要任務,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今年初承諾縮短輪候名單。但NHS數據估計,英格蘭7月底料有768萬名患者輪候接受治療,創過去16...

18:00 2023/09/14
英國NHS輪候患者人數768萬 創近16年新高

超級細菌跟一般細菌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它們必須以吸收鐵質維持生命。香港大學團隊開發雙重特洛伊木馬金屬—鐵霉素複合物,將一種金屬類藥物與一種結構與鐵質相似的抗生素「鐵霉素」共同運用,在「喬裝」成鐵質後通...

16:08 2023/09/14
【抗生素】港大團隊開發雙重特洛伊木馬金屬策略 將抗生素「偷運」至細菌細胞中

癌症末期並非毫無轉機!有台灣外科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60歲男子罹患胃癌,且癌症已擴散至塞滿整個胃,無法自行進食及排便。醫生原本判斷他只剩2個月壽命,但他積極接受治療,結果半年後竟然奇蹟好轉,甚至到目前...

12:26 2023/09/14
【醫學奇蹟】男子患末期胃癌被判剩2個月命 積極治療半年後奇蹟好轉

7月13日,沙頭角污水處理廠發生一宗工業意外。當日早上10時許,3名工人從約5米高的位置墮下。工權會跟進事件後透露,其中一名工人朱煒傑(傑仔),因救助同事導致脊骨嚴重受傷,下半身失去活動能力,並於深切...

10:25 2023/09/13
【工業意外】18歲兒救同事墮深坑半癱 港爸親筆信感謝各方支援

上周,當我寫曾到廣州考察腫瘤科醫院後,有讀者好奇問我的觀察和感覺如何?我坦白告訴她,心情很忐忑,因我是外行,醫護人員向我講解時,我也難分辨當中有多少真確性。可能是記者的訓練使然,對別人即使專家也不能盡...

2023/09/13
交託給命運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慶祝成立40周年,以「傳‧新‧全心」為主題,宣揚傳承醫術醫德、創新醫學科研,以及全心關顧病患的精神。 包括沈祖堯親筆書法 中大醫學院正舉行網上拍賣會,由教授團隊及校友捐出私人珍藏...

2023/09/13
中大醫學院 「傳‧新‧全心」賀40歲

本港醫護人員短缺問題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加上人口老化,本地對認知障礙症護理及中風後康復治療的需求日益增加,令物理治療行業承受更大壓力。 有醫療科技初創將虛擬實境(VR)、人工智能(AI)等技術,與康...

2023/09/13
VR醫療平台 在家可做康復練習

安徒生童話裏的「拇指姑娘」精靈小巧,有人用來形容發育遲緩、身形嬌小的罕見病羅素西弗氏症患者。但現實生活裏,他們還要面對長短手腳、脊柱側彎、餵食困難……就像紫羽便要天天注射生長激素、面對副作用……直至成...

18:34 2023/09/12
【照顧者】N無家庭8歲女患罕見病先天發育遲緩如「拇指姑娘」 媽媽嘆難脫貧只盼健康

外國一名男童數年前突然出現慢性痛症,向17名醫學專家求診仍找不出病因。男童母親其後使用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ChatGPT輸入男童所有症狀,竟成功發現男童患上脊髓栓系綜合症(tethered co...

18:00 2023/09/12
男童痛足3年向17醫生求診 靠ChatGPT正確診斷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