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25 個
標靶藥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患肝細胞癌的婦人離世後,家屬向醫委會投訴臨床腫瘤科醫生張文龍涉專業失當,質疑張未得病人及其家人同意下,除處方治肝癌藥外,並加入當時仍屬研究性質及並非適合治療肝細胞癌的口服標靶藥。惟醫委會初步偵訊委員會...
身體滿布淋巴管及淋巴腺,微細的淋巴細胞會在各個器官和組織遊走,肩負抵抗病菌感染的職責。可是當淋巴細胞發生腫瘤突變,有機會形成淋巴瘤,亦即淋巴癌。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DLBCL)是淋巴癌中常見的類...
淋巴癌是血癌一種,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詹楚生指出,它泛指幾種疾病:第一種是淋巴瘤;第二種是白血病;第三種是骨髓瘤。淋巴瘤中分慢性和急性,急性中以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DLBCL)...
身體滿布淋巴管及淋巴腺,微細的淋巴細胞會在各個器官和組織遊走,肩負抵抗病菌感染的職責。可是當淋巴細胞發生腫瘤突變,有機會形成淋巴瘤,亦即淋巴癌。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DLBCL)是淋巴癌中常見的類...
7月份是胃腸道基質腫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簡稱GIST)月,病名有點長,事實上它影響的人體位置也廣,包括食道、胃、大腸、小腸甚至直腸,當中較常見於胃部。 ...
7月份是胃腸道基質腫瘤月(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簡稱GIST),病名有點長,事實上它影響的人體位置也廣,包括食道、胃、大腸、小腸甚至直腸,當中較常見於胃部。 ...
7月份是胃腸道基質腫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簡稱GIST)月,病名有點長,事實上它影響的人體位置也廣,包括食道、胃、大腸、小腸甚至直腸,當中較常見於胃部。 ...
好些癌症病人,由確診至治療至行畢餘生最後一段路,腫瘤科醫生與病人都是並肩作戰,儼如戰友一樣。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戴燕萍坦言,盡管相處時間或長或短,每個病人的故事都是獨特的,她更相信,醫患之間,永遠有情。...
好些癌症病人,由確診至治療至行畢餘生最後一段路,腫瘤科醫生與病人都是並肩作戰,儼如戰友一樣。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戴燕萍坦言,盡管相處時間或長或短,每個病人的故事都是獨特的,她更相信,醫者與病人之間,永遠...
據醫管局2019年數據,本港癌症新增個案10年間升幅達35%,癌症去年亦佔宏利危疾賠償保單數目近八成。宏利首席醫務總監顏曉婷指,癌症個案雖在港創新高,但隨治療方法進步,病人可嘗試與癌同行,在治療同時維...
香港男子沙灘排球代表劉梓浩不敵癌魔離世,享年27歲。劉梓浩離世消息是由他的姐姐周三(1日)晚上在社交平台宣布,梓浩的意願為簡單和低調處理,家人感謝各方曾關愛和幫助梓浩的人,並表示「相信他會以另一種方式...
乳癌為本港女性頭號癌症,乳癌有很多不同分型,當中大約有20%屬於HER2受體陽性乳癌。HER2是存在於細胞表層的受體,而當HER2基因出現病變,便會錯誤地使HER2蛋白質大量增生,從而增強了傳遞給癌細...
治療大腸癌的藥物,在過去20年有着前所未有的發展,以往我們只能依賴化療藥物孤身作戰,更因其副作用的負面形象而為患者詬病。如今,這場戰役不再只用1種武器,這些年標靶藥物發展成熟,第二、第三綫的口服化療藥...
現代人生活忙碌,飲食不定時、作息不規律等的生活習慣,加上工作壓力大,均增加了患上癌症的機率,並出現年輕化的趨勢。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20至44歲的癌症發病率近10年間上升16%,而女性...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是老生常談,卻也是鐵一般的事實。 蔡太與先生結婚7年一直未有所出,好不容易才誕下一仔一女,可惜大女於兩歲時證實患有腦瘤,細仔出世時又有食道斷裂,後更發現有過度活躍...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是老生常談,卻也是鐵一般的事實。 蔡太與先生結婚7年一直未有所出,好不容易才誕下一仔一女,可惜大女於兩歲時證實患有腦瘤,細仔出世時又有食道斷裂,後更發現有過度活躍...
【本報訊】卵巢癌於本港女性十大常見癌症中排第6位,2019年錄得逾700宗新症及逾200宗死亡個案。有婦科腫瘤科專科醫生指,有85%晚期患者在康復後短時間內復發,而每次復發均減低病人存活率,雖有藥物可...
卵巢癌位列本港女性十大常見癌症排第6位,2019年錄得逾700宗新症及逾200宗死亡個案。有婦科腫瘤科專科醫生指,早期卵巢癌病徵不明顯,多數病人確診時已屬晚期,惟約85%晚期患者會在康復後短時間內復發...
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邱宗祥學生時代最愛電腦科,父母覺得行醫更有作為,於是他轉跑道讀醫科。從英國內科腫瘤科受訓後,打算集中火力治乳癌、肺癌,卻被3位名醫力邀參與當年「無藥醫」的肝癌。 兩次無心插柳,沒有...
本港前甲組女子排球員劉韵琳(Harriet),去年9月時透過社交平台透露自己在6年前已確診患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俗稱「血癌」。惟7月時又再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急需骨髓移植,...
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邱宗祥學生時代最愛電腦科,父母覺得行醫更有作為,於是他轉跑道讀醫科。 從英國內科腫瘤科受訓後,打算集中火力治乳癌、肺癌,卻被3位名醫力邀參與當年「無藥醫」的肝癌。 兩次無心插柳,...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源於異常漿細胞增生並沉澱於骨髓中,屬癌症一種。71歲的路佳麟,和此病打交道5年,多次為藥費苦惱,難關難過關關過,她心裏明白藥效有時限,微小心願是活多幾年...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確診人數節節上升,身體比較虛弱的癌症患者如不幸染疫,或會為如何治療感到徬徨。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黃麗珊最近就在Facebook分享,染疫的癌症病人經常會遇到3個藥物陷阱,當中包括藥物重...
信達生物(01801)首席財務官兼執行董事奚浩表示,目前市場針對生物療法板塊的情緒是低迷的,認為公司現時股價未能體現,信達2021年在研發、生產規模以及國內銷售等方面的成就,有信心公司業績及股價能更好...
別以為不煙不酒便跟肺癌絕緣,事實上不少患者也是生活健康之人。亞洲癌症研究與教育聯盟副主席蔡添成醫生指,不少肺癌患者確診時已到晚期,通常治療結果較差,若能及早在第一期發現肺癌,便能顯著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醫生有一句不應對病人說的話,要說也只能對某些特別病人說,說後醫生會感到驕傲,病人也會感到開心。這句話便是:「乜你仲未死咩!」 平常人說這話很不禮貌,有點像盼望對方去死,但當醫生有緣治理晚期癌症病人,...
「患癌後的第二人生,比以前活得更精彩。」7年前,Pelly確診患上肺腺癌第四期,毫無徵兆。為了家人,她積極治療,雖曾經歷肺積水,癌細胞轉移至腦膜、肋膜,但她仍做兼職、打羽毛球、去旅行、報攝影班,為拍照...
「就算是病人,都可以有夢想。」兩年前,年僅27歲的Tiffany確診子宮頸癌2B期,經歷過漫長化療電療,原以為雨過天晴,醫生卻發現她體內的癌細胞開始擴散,推斷可能只剩下幾個月命。得知這個消息後,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