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按揭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除了首次置業的上車客,樓換樓亦是市場上主要的成交類別。但近年的按揭指引收緊,為此類交易增添了不少障礙。對於有意換樓的用家來說,在過程中也有不少地方要留意。 在此說的「換樓」,專指「先買後賣」,更具體...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中原按揭研究部及土地註冊處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現樓按揭全年共有80,503宗登記,較2019年的98,523宗減少18.3%;全年樓花按揭登記較2019年12,528...

回顧2020年住宅按揭貸款出現負增長,全年新取用按揭金額按年料減逾1成,但有關減幅並非全然受疫情影響,2020年新取用按揭貸款減幅主要來自轉按市場萎縮,其次是一手新盤按揭量減少,二手物業按揭市道卻能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多國面對着前所未有的挑戰,環球經濟無可避免地受到拖累,香港亦未能獨善其身。然而多項因素支撐本港樓市,包括剛性需求強勁、房屋供應不足、息口持續低企、政府及銀行推出多項支援...

在數年前,香港的小業主曾培養出「定期轉按」的習慣,為的是賺取轉按時銀行提供的現金回贈。在2020年初,因多數銀行上調新批按揭的利率、同時削減轉按的現金回贈,轉按的規模一度縮減。但展望2021年,銀行策...

2020年疫情持續,香港置業行政總裁李志成預計,疫情走勢始終為樓市添不明朗因素,同時亦有利好因素,故樓價料只會窄幅上落。 今年全年受疫情影響,李志成指,疫情反覆,一直困擾樓市,「兩個月前,疫情緩和,...

【2020年樓市10大事件】政府於自去年10月推出「林鄭PLAN」,措施下樓價$1,000萬或以下的單位可承造8成按揭,而$800萬或以下更可承造9成按揭,可以說是上車人士的福音。不過,雖然今年《施政...

香港人投資物業的心態永不止息,在地產討論區,一個常見的主題是「如何多買一間樓」。最近便看到有網友提問「用公司名再買樓是否可慳稅」。問題簡單,但答案可以很複雜。 首先要分清「用公司名義買樓」和「購買持...

近日市場上錄得不少銀主盤放售個案,有內地炒家持有的3伙匯璽一同淪為銀主盤,另外南區淺水灣亦有過億豪宅淪為銀主貨,是否反映樓市陷新一輪危機? 內地炒家3伙匯璽同淪銀主盤 有調查顯示,7成業主對供...

展望來年樓市,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認為,樓市發展受疫情影響,料明年上半年樓價反覆,如疫苗發展有進展,料下半年樓價向上,幅度約3%至5%。 至於負資產方面,曹氏認為明年負資產數量穩定,「少少反...

展望2021年樓市,似乎迎來不少樓市利好消息,除了新冠病毒疫苗現曙光外,基本因素方面,銀行積極低息搶客,加上私樓供應減少,均有望支撑明年樓市。 雖然本港經濟前景仍然不明朗,企業結業潮、裁員潮逼近,但...

過去數年,不少香港的發展商也推出自家的高成數按揭以推銷新盤。此類計劃的共通點,是供款初期利率比較便宜,但在優惠期後,利率往往會上升至P至P+的水平。如果借款人不想長期捱高息的話,又有甚麼應變招數呢? ...

已申請居屋2020 的讀者要注意了,房委會公布,居屋2020今日進行攪珠,首3個號碼為18、79、07號,之後會在2021年5月/6月開始揀樓程序,市場估計白表買家有機會要頭3至4個號碼才有機會揀樓。...

最新施政報告中的房屋政策,主力於增加土地以及資助房屋的供應方面著手,另一較為矚目的政策則是撤銷非住宅物業的雙倍從價印花稅。 2012至2013年初,工廈、寫字樓以及零售舖的交投十分暢旺,使非住宅物業...

隨着近期新冠肺炎疫苗研發見進展,路勁(01098)聯席主席單偉彪認為,對於樓市將會是定心丸,再加上本港新樓供應減少,但市民需求持續,預期明年樓價下跌空間不多,估計全年樓價將有5至6%升幅。 今年疫情...

市場原憧憬政府於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為住宅「減辣」,惟特首林鄭月娥最後只宣布撤銷工商舖的「辣招」,未着墨於私樓住宅市場。據一項由美聯物業及經絡按揭轉介進行的置業調查結果顯示,有近7成市民冀政府「減辣...

最近政府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宣布撤銷工商舖「辣招」,但未着墨於私樓住宅市場。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對政府於住宅物業並無減辣,同時無放寬按保的決定感到失望。據美聯物業及經絡按揭轉介於11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