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 下頁
共 31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本報訊】教育局上月公布中小學的國家安全教育指引,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表示,港區國安法落實後,已約見8間資助大學校長,了解大學的國安教育工作細節是否符合政府期望:「大家會見到(大學)管理上已有變化」,又...
【本報訊】教育局就高中4個核心科目優化方案進行的學校問卷調查今日截止,教協調查指,逾8成受訪教師認為當局諮詢方式無法充分反映前綫教師意見,至少一半中英數教師質疑課程修訂未能達到釋放課時,7成中文科教師...
教育局早前公布高中4個核心科目的改動方案,其中通識科改革幅度較大,並將在今年9月於中四級率先推行。 教聯會調查發現,7成受訪通識科教師支持重整及刪減課程內容,並認為能減輕學生的考試壓力,惟業界憂慮扣...

教育局本月初公布國家安全教育指引及課程框架,惟昨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在國安教育並無着墨。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午在社交平台上發文,稱本年度涉及國安教育的開支佔1,200萬元,包括用於向學校提供相關指引及教師...

高中通識科改革後將改為「達標」及「不達標」,當局在昨日首場學校簡介會上指,「達標」評級或參照考現時文憑試的第2級成績,如學生無法參加新增的內地考察「一定會有後果」。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主席劉智鵬接受本報...
高中通識科改革目標9月實施,距離開學尚有約半年,學界對教學仍有許多疑問未解。教育局代表在昨日的學校簡介會上稱,屬「新近發展」的新冠肺炎議題,可採用世衞公布的可靠資料教學,但對於如有學生問到新冠疫情「吹...

高中通識科改革後被質疑只准唱好國家,負責修訂通識科課程及考評的「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主席劉智鵬指,新課程大綱反映國家進步實況,認為「有斤両」教師應懂同時教授內地正負面信息,包括過去人治局面及貪腐等事件...
【本報訊】高中通識科改革方案上周出爐,連日引起社會熱議,特首林鄭月娥昨日表示,通識科推行10多年,出現很多問題,為好好教育下一代,政府有決心作出改革,強調改革後的課程包括了解香港、國家及世界,並非國民...
【本報訊】高中通識科改革後着重國民身份認同及國情內容,被指是「國民教育科」,但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表示,不認同新通識科等同國教科,教局暫時亦無意將國民教育獨立成科。 國教未擬獨立成科 楊潤雄昨在電...

教育局制定國家安全教育指引前日出爐,滲透中小學各科,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表示,從小學開始建立國家安全概念及認識國民身份「絕對唔會話早」,至於高中通識科改革後是否改名「國教科」仍有待諮詢。昨首場涉及高中核...

高中通識科改革方案細節周二(2日)公布後,教育局今日(5日)舉辦首場學校簡介會,教育局表示新通識科將設「課程監察」,以視學監察學校教學質素;局方亦會與書商密切溝通,以盡快推出送審的「適用書目表」,如未...

近年世界多國推崇STEM教育,香港亦不甘後人,部分中小學在這方面更取得不俗的成績,但社會仍有不少聲音,本港的STEM教育正面對多項挑戰。這些挑戰是甚麼?當局又該如何應對? 學校各師各法 易造成發展差...
【本報訊】教育局上月公布改革高中通識教育科,課程發展議會轄下「通識科課程檢視專責委員會」前日舉行會議,會上突然宣布委員會解散,教育局回應指今次是專責委員會的最後一次會議,課程發展議會將相應成立新委員會...

教育局上月公布改革高中通識教育科,課程發展議會轄下通識科課程檢視專責委員會於昨日(14日)舉行會議期間突遭解散,教育局回應時確認昨日是專責委員會的最後一次會議,課程發展議會將相應成立新委員會處理該科改...

通識教育科(通識科)實施以來爭議不絕,社會上對課程的設計亦存有不少誤解。我支持改革通識教育科,亦期望改革能正本清源,回歸初心。 通識科初心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在2000年揭開序幕的教育改革,以「終...
【本報訊】教育局局長政治助理施俊輝在「局中人語」網誌稱,改革通識科會影響教育系統,但相信通識科教師有能力應對新挑戰。 他又希望大家能讓冠以新名稱後的科目重新出發,以同學的學習利益為大前提,培育具國家...
特首林鄭月娥對於上周發表的施政報告,形容是「平穩落地」,又指通識科改革後,仍能討論時事,但需要有基礎,例如討論違法達義時,應該先要有法治精神、守法價值觀。 施政報告提及改革通識科,林鄭月娥昨日接受電...

高中通識科最快下學年面臨改名、簡化考評及取消獨立專題探究(IES)等重大改革,倡維持7個評級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主席陳黃麗娟指,過去兩年多並無發現強烈證據顯示教師評級有困難,學生「求高分」壓力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