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賣旗是不少學生參與的義務工作之一,教導孩子從小服務社會。然而近日社交平台流傳有學校通告,申明如果學生沒有售旗或交回旗袋僅得少量善款,就不會獲頒嘉許證書。有網民笑言「賣旗都要跑數」,不過也有人認為,有些...

14:31 2023/03/19
【義工服務】學生賣旗都要跑數? 幼稚園發通告:善款太少不獲證書

曾於報刊教育版工作的梁永樂(八爪魚爸爸),一對仔女正在直資的英文中學和小學就讀。作為升學及幼兒教育專家的他,對小朋友學習自有一套看法,特別是英文方面,強調「學英文最緊要生活化,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到,小...

15:51 2023/03/09
【學好英語】港人英語能力全球排32遠低於第4位獅城 升學及幼兒教育專家教學好英語秘訣

曾有家長與筆者分享,上一輩每每強調學習必須要下苦功,因此在其意識中學習從來不會與快樂這個概念掛鈎的。可是現今世代經常把愉快學習視為金科玉律,家長頗有不以為然之感。事實上,學前教育經常提倡幼兒需要愉快學...

13:38 2023/03/08
【愉快學習】「愉快」與「學習」缺一不可 幼兒教育專家︰否則變成溺愛型或催谷型

53歲鄭嘉穎與31歲陳凱琳(Grace)自2018年結婚後4年抱3,細仔Carlos剛於今年1月出世,兩夫妻不時在社交平台分享親子生活點滴,昨日(6日)鄭嘉穎在小紅書分享參加4歲大仔鄭承悅(Rafae...

13:19 2023/03/07
【星二代學校】鄭嘉穎陳凱琳出席學校運動會 兒子讀英普名幼園每年學費逾13萬

很多人都認為大學神科是法律、醫學,高薪糧準、穩定性強。而每年本地誕生的狀元大都表示想做醫生、律師,但根據美國2023年的數據列出,各個學科在畢業後的收入排名中醫科、律師均沒有上榜,而畢業後收入最低科目...

12:18 2023/03/02
【十大神科】最新大學畢業10大最賺錢學科排名 法律系醫科不入榜呢科賺錢最少

實施近3年的口罩令於今日(1日)起撤銷,有關安排亦適用於全港學校,但學生又會否繼續戴口罩?取消口罩令首日,有幼稚園校長分享,大部分學生如常戴口罩,學校讓家長決定是否安排子女戴口罩,亦會教導小朋友互相尊...

14:22 2023/03/01
【撤口罩令】大部分幼稚園生如常戴口罩 校長教互相尊重︰按身體狀況決定

物以罕為貴,人也亦然。在本地幼兒教育界,男教師的存在屬於少數,然而這樣的情況在近幾年漸漸改變,雖遠遠未及女教師的一半,但至少讓有興趣的男性畢業生,將這一行視為可以考慮的事業,就像年輕幼教男老師蕭梓楓。...

18:16 2023/02/24
【勇於突破】不怕幼教行業女多男少 港男克服文靜個性做幼稚園老師

物以罕為貴,人也亦然。在本地幼兒教育界,男老師的存在屬於少數,然而這樣的情況已在近幾年漸漸改變,雖遠遠未及女老師的一半,但至少讓有興趣的男性畢業生,將這一行視為可以考慮的事業,就像年輕幼教男老師蕭梓楓...

2023/02/24
怕羞仔入行 做幼稚園老師 開心學生鍾意聽我講故事

一般人對於芬蘭教育都趨之若鶩,香港幼稚園究竟能否把其精髓本土化?筆者認為是可以的。芬蘭教育之可貴,簡單而言,就是其體驗式的學習方式,讓孩子從生活中自行體驗學習。本土幼兒教育該從何開始,如何學習?其實幼...

14:15 2023/02/22
【幼兒教育】芬蘭教育本土化推行? 幼園「探索式研習」引導學生發掘興趣

一般人對於芬蘭教育都趨之若鶩,香港幼稚園究竟能否把其精髓本土化?筆者認為是可以的。芬蘭教育之可貴,簡單而言,就是其體驗式的學習方式,讓孩子從生活中自行體驗學習。本土幼兒教育該從何開始,如何學習?其實幼...

2023/02/22
芬蘭教育能本土化嗎?

繼日前粉嶺有疑似拐子婆出沒,今早(17日)在將軍澳再有拐子疑雲。一名媽媽帶兩名兒子到位於坑口一間幼稚園返學途中,在港鐵坑口站出閘時,媽媽發現就讀PN的幼子不見了,幸好當時家長的一位同事經過,尋回弟弟並...

15:55 2023/02/17
【拐帶疑雲】PN男童返學坑口站被陌生女拖走 幼稚園發通告籲家長看管兒童

「童樂居」虐兒案累計34名職員被控,其中45歲前女職員涉將2歲男童的雙腳壓向他的頭部,早前於九龍城裁判法院否認虐兒罪,案件經審訊後,今(16日)被裁定罪成。裁判官裁決時指,被告辯稱替男童做伸展運動助入...

18:02 2023/02/16
【童樂居案】稱替男童作伸展助入睡 前女職員虐兒罪成候判

適齡學童減少,加上移民潮影響,本港除了中小學學生流失,幼稚園學位空缺亦增加。要為子女報讀2023/24幼稚園K1的家長留意,教育局已於網頁公布K1學額空缺幼稚園名單,截至2月7日,全港750多所參加教...

17:41 2023/02/13
【K1叩門】520所幼稚園接受2023/24年度K1叩門 各區熱門名幼仍有學額【附完整名單】

本港過去5年出生人數持續下降,2021年出生人數更只有3.7萬人,創有記錄新低。教聯會指收生率持續不足,過去兩年約有20間幼稚園因收生不足而停辦,來年恐有過百間幼稚園停辦結業,佔全港幼稚園數量約一成。...

15:01 2023/01/31
【幼兒教育】新生嬰兒數字跌至新低點 教聯會恐明年逾百幼園需停辦

英國一名男童早於2歲自學認字及閱讀,3歲成為當地最年輕的門薩會員。現時4歲的他懂得用7種語言,還能閱讀《哈利波特》。不過,這位神童的媽媽只想兒子開心地過生活,不希望他自覺比同齡孩子超班。 據英國《每...

17:25 2023/01/27
【天才兒童】成為英國最年輕門薩會員 4歲神童識7種語言睇《哈利波特》

已貴為國際明星的陳法拉於2019年與法籍老公Emmanuel Straschnov結婚,並誕下混血女兒小米妮,一家三口好幸福。雖然陳法拉早已移居外地,但她與熱愛中國文化的老公仍跟足傳統,教女兒向父母拜...

13:58 2023/01/24
【拜年禮儀】陳法拉2歲混血女跪地逗利是 堅守傳統卻惹網民爭論︰點解跪喺度

農曆新年將至,學校都有特別活動教導孩子認識節慶,台灣有幼稚園就舉辦毛筆寫揮春活動,卻遭媽媽投訴弄污了4歲半女兒價值逾1,500元的昂貴裙子,媽媽更要求老師把裙子恢復原狀,認為自己沒要求買新已是大量。 ...

12:28 2023/01/20
【怪獸家長】4歲半女寫揮春墨水濺髒$1500裙子 媽媽促老師負責:要恢復原狀

經過3年疫情,本港防疫措施終於鬆綁,但長期戴口罩及社交距離措施的影響下,親子專家鄭穎賢(Ms. Wincy)直言對小朋友的心理情緒、語言及社交發展都有不同程度影響,近大半年她接獲很多小朋友求助,當中以...

20:12 2023/01/19
【復常之路】長期戴口罩不知說話時嘴巴會郁 專家倡多感官學習急救孩子3大發展

灰白的斗室中,掛一個繞綫時鐘與掛飾,看着平衡的幾何形狀、色彩、綫條,頓感平靜安穩。源自中南美洲的古老編織「曼達拉‧神之眼」,喻意平安與守護的祝福。原本任職幼兒教育的張淑怡,偶然從外地認識這工藝,在父親...

2023/01/19
曼達拉喻意平安守護 前幼師轉行教編織工藝

本地名校銅鑼灣維多利亞幼稚園暨國際幼兒園的總校長孔美琪博士,當年由母親手上接管學校,並開辦多間幼稚園,繼而將教育版圖擴展至小學、中學,創辦IB一條龍私校滬江維多利亞學校(VSA)。孔校長的女兒亦繼承外...

19:50 2023/01/13
【校長專訪】三代人奮鬥半世紀建「教育王國」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創辦人女承母志

2022年12月中旬,一位患上心臟衰竭的四個月大女嬰黎芷希獲港府首次批准內地器官送港移植,完成換心手術,得獲重生。從報章所見,小芷希精靈活潑,圓圓的眼睛散發着對環境的好奇,對生命的熱愛。而芷希媽媽黎太...

18:39 2023/01/09
【校長專欄】學業前途放首位培育全能孩子 漸漸遺忘為人父母初心

曾經有家長問教於筆者,為甚麼孩子總愛告狀?這是成長中必經的階段嗎?對於一些終日總愛告狀的孩子,家長難免會有不勝其煩之感。究竟孩子為何愛告狀?家長們又該怎麼應對孩子這種行為?我們應該先了解孩子愛告狀的原...

09:00 2023/01/06
【幼兒心理】家長苦惱孩子總愛告狀 幼兒教育專家教3招應對

曾健衡(Ken)是一位傳道人,兒子現年兩歲半。成為爸爸以前,Ken沒有思考太多關於家庭承擔的問題,生活比較自由。做爸爸以後,他要重新適應家庭生活,承擔做爸爸的責任和崗位。 最新影片推介: 建立...

18:33 2022/12/29
【好爸爸】太太產後有輕微抑鬱易哭 爸爸日頭返工夜晚凑仔:再累也值得

兩枝結他、兩把溫柔女聲,是小清新組合Robynn & Kendy過去給大眾的最深印象。隨着 2020年組合休團拆夥,單飛已近3年的Robynn葉中月(前名葉晴晴)早前推出第三首廣東歌《自問自答》。每年...

2022/12/19
開心佗第二胎與天堂媽媽更親近 Robynn望粉絲支持:做媽媽級唱作歌手

活化工廈項目屯門匯賢一號,近期租賃成交活躍,吸引不少商戶進駐,同時亦帶動業主放盤,中層戶,每平方呎叫租30元。 擁兩鐵之便 合各行業承租 利嘉閣(工商舖)分區董事文啟軒指,近期獲委託出租屯門匯賢一...

2022/12/01
屯門匯賢一號中層 每呎叫租30元

筆者經常接觸學前階段幼兒的家長,發現他們都有一個育兒共通點,就是很想擺脫自己父母的教養方式。他們普遍不認同上一代比較霸權的管教模式,因此在育兒路上經常盡力顯得民主一些,多與孩子「有商有量」。但家長們卻...

17:21 2022/11/30
【育兒之道】有商有量拒絕霸權教養 幼兒教育專家︰不是被孩子牽着走

我們每天都會與不同的人溝通及聯繫,總不能獨自生存,我們的孩子也不例外。健康的社群關係始於幼兒時期,隨着脫離嬰兒期,踏入學前階段,孩子們已學會運用語言與人溝通,能四處自由地走動。期間,他們亦漸漸建立同理...

18:19 2022/11/28
【校長專欄】父母師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幼園校長4招擴闊思維助建同理心

藝人陳山聰與太太Apple育有2歲兒子陳霆軒(Jaco),由於山聰居於汀九,9月份開學時,就為仔仔選讀了就近的幼稚園N班。日前學校舉行親子旅行,2歲的Jaco與爸媽到農莊玩了一整天,而山聰都放低了藝人...

12:29 2022/11/24
【星二代學校】陳山聰仔仔N班首次學校親子旅行 讀隱世學劵幼稚園似國際學校

-避免小朋友扭買玩具6個小貼士 「超級奶爸」何基佑是TQUK認可兒童財商培訓師及家長及幼兒教育導師,經常在網上分享育兒心得。作為父母一定會經歷過小朋友扭買玩具的情況,很多新手爸媽都不懂如何處理,有時...

18:01 2022/11/16
【育兒心得】小朋友扭買玩具點算好? 何基佑分享6點建議給爸媽

由康文署主辦的「一人一花」計劃,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種植興趣,今年向參加的小學及幼稚園學生派發蜆肉秋海棠花苗。近年不少家長因花苗提早枯萎,而自行另購新苗以便「交功課」。康文署特別拍攝影片,由高級園藝導師示...

19:34 2022/11/15
【一人一花】蜆肉秋海棠5大種植貼士 不怕提早枯萎撲花苗「交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