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54 個
特殊教育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受身體殘障限制,沒有自怨自艾,更發掘自我才能!20歲男生李富成小時已自知有腦性麻痺,跟他人不一樣,在小學時入讀香港紅十字會轄下特殊學校,學校提供很多支援,更因上電腦課裁進電腦世界,邏輯力加強,連同數學...
最近偶爾看藤崗靛主演的日劇《潘多拉的果實》,內容改編自科幻小說,談到科技世代來臨,隨着科技進步產生新的罪案。其中一個單元題材使用基因複製技術,為有權勢人仕製造複製人(Human Cloning)「孩子...
【本報訊】26間特殊學校昨日參與由教育局、香港特殊學校議會及香港教育大學舉辦的「特殊學校學生綜藝大滙演——讓愛閃亮2022」。約100名學生分別表演舞龍、活力操、功夫、輪椅舞及鋼琴六手聯彈等,展現學生...
教育局聯同香港特殊學校議會及香港教育大學今日(11日)舉行「特殊學校學生綜藝大匯演讓愛閃亮2022」,活動是全港62所特殊學校的大型聯校活動,有約100名學生參與各項表演,包括舞龍、活力操、功夫、輪椅...
只要有毅力,即使有特殊教育需要(SEN)仍可考進心儀大學,患弱視及白化症的王梓丞昨獲港大社工系取錄,他希望日後可盡力幫助有需要的人,亦期望升讀大學後可跳出自己「舒適區」,探索更多新事物。 王梓丞就讀...
疫情持續兩年多,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群藝群動」計劃——誇啦啦藝術集匯「藝力起躍」,在過去四十多個月仍持續走進校園,見證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透過藝術融合學習。 計劃由2019年至2022年...
10歲的沛蘭紮起孖辮、有遠視的她架起眼鏡,手執《兒童的科學》看得目不轉睛,夢想是成為科學家。沛蘭10年前在媽媽肚中只待了不足24周便緊急出世,貼近嬰兒24周生命綫定義邊緣,爸媽未知女兒能否存活得到,歷...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子女永遠是媽媽的人生。Hilda育有一對子女,兩個都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 Need,縮寫SEN),她的人生亦因而逆轉,由不幸故事改寫成為勵志的故事,全...
「雖然他們沒有很強的生產力,不能回饋社會,但社會也不應遺棄他們。」羅啟康投身特殊教育工作30多年,半生服務嚴重智障孩子,認為人的生命價值並不能用經濟效益衡量。他曾任靈實恩光學校校長26年,退休後轉任靈...
政府新班子上場,學界紛紛為移民潮影響對策獻計,除了在全港小學推小班教學,香港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亦建議教育局放寬直資學校國際課程收生上限,讓更多學生在港修讀國際課程,相信有助挽留人才。 資助小學校...
政府新班子上場,學界紛紛為移民潮影響對策獻計,除了在全港小學推小班教學,香港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亦建議,教育局放寬直資學校國際課程收生上限,讓更多學生在港修讀國際課程,相信有助挽留人才。 倘殺校 ...
隨着虛擬實境(VR)技術發展成熟,其應用範疇不再局限於娛樂體驗、商業應用,更延伸至殘疾人士的職業培訓。早前,南韓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宣布,正式推出專為殘疾人士而設的VR就業培訓計劃,其於全國30...
隨著虛擬實境(VR)技術發展成熟,其應用範疇不再局限於娛樂體驗、商業應用,更延伸至殘疾人士的職業培訓。早前,南韓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宣布,正式推出專為殘疾人士而設的VR就業培訓計畫,其於全國30...
自閉症 (ASD) 青少年既行為問題係咪無得再訓練?係咪以後都會係甘,係咪已經定晒型? 得!有得攪!如果家長願意敞開心扉,嘗試一下接受挑戰,不妨與少年人一起試試以下方法同行,相信他們的自身能力,NO...
自閉症母親要細數照顧女兒的辛酸,說幾天幾夜也說不完。張綺恒,小時候在張太口中,就好像患有「不治之症」,一觸摸一抱便哭,拒母親千里,彷彿不是自己的女兒。出外遇到人或某些東西,就會彈開到老遠,不能拖,不能...
有說中文是世界上最難學懂的文字之一,懂得發音之餘,也要記得字形結構,對於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或是非華語人士來說,讀寫均艱難得令人想逃避。兩位補習老師Ada Lee和Thomas Tsang,便為此研...
今日(10日)舉行中國歷史科考試。考評局表示,今日分別有1名正檢疫及1名確診考生於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應考文憑試,沒有考生因身體不適而選擇不應考。考評局公開考試資訊中心今早亦沒有收到考生要求即日到竹篙灣...
疫情下中學文憑試(DSE)壓縮考期後,首度在假周日及公眾假期舉行考試。繼上次在五一勞動節正日及翌日考試,今日(8日)周日適逢母親節,再舉行倫理與宗教科考試。 考評局表示,今日沒有考生於竹篙灣社區隔離...
香港運動員在去年東京奧運取得歷史性佳績,除了令劍擊運動人氣急升外,也讓港人對幾位劍擊代表隊成員有更深入了解,當中包括「重劍天后」江旻憓(Vivian)。Vivian劍術厲害,更熱心公益,早前她成為本地...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身體健康固然重要,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焦慮、抑鬱等問題備受關注。尤期是處於重要成長階段的青少年,如何在疫情下保持心理健康?有上海專家建議,不要喪失幽默感,封控期間父母要多從正面引導孩...
Shack-venture 全新冒險之旅正式登陸東涌!東涌一向是探險玩樂的熱門地點,座擁連綿起伏的山景及一系列的頂級購物及娛樂設施。Shake Shack 將於5月9日中午12時於東薈城名店倉正式開幕...
麥慧嫻(Eva)原本是一位琴行校長,經常做義工幫助一些特殊教育需要的小朋友,發現他們離開校園後面對求職問題,難以融入社會,於是她便結束琴行生意,在2016年創辦「好餸」餸包網店,聘用他們成為員工。 ...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今日(24日)在網誌中提到,多項住宿康復服務的名額,來年都有明顯的增幅,包括社區及學前康復服務。 精神病康復者長期護理院將提供1,987名額,較本年度增幅達25.2%;其次嚴重...
中學文憑試(DSE)明日(22日)開考,確診或被列作密切接觸者的考生可到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考試,考評局指各試場已為明天開考作好準備;除提供抗疫的士,局方亦已安排DSE考生專用的小輪,準備接載居於離島而...
疫情之下,不少基層人士對抗疫物資的需求增加。送貨平台Lalamove 於今年2月18日時宣布豁免社福機構物流費用後,已聯同過百司機伙伴,為近200個社福機構,將逾15萬件防疫物資包括快速測試包、口罩和...
本港第五波疫情嚴峻,全港學校提早放暑假。教大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早前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提供50多項網上活動,逾千人報名參與。教大稍後會將部分課堂剪輯成網上資源,與公眾分享。 教大...
中學文憑試(DSE)將如期4月22日開考,確診考生首度獲安排在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應試。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關注當局熱線及抗疫的士,能否滿足考試當日早上快速測試陽性的考生需求,建議考生預先請學校評估...
疫情打亂日常生活,容易令人焦慮不安。香港教育大學有學者在經歷感染新冠肺炎後,深明外界支援與同行的可貴,遂舉辦名為「網上百子櫃」的活動,為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中小學生提供一對一綫上支援服務,冀為這...
在科技的主導下,手機、平板電腦漸漸成為不少新生代兒童的「電子奶嘴」及學習工具,可是隨時有阻礙幼兒腦部發展的危機。為踢走「電子奶嘴」,本地仍有有心人默默堅持篩選及設計實體玩具給兒童遊玩,更將這一份堅持變...
隨着科技發展迅速,手機、平板成為現今小朋友的主要遊戲及學習工具,較少接觸實體玩具。本港仍有有心人默默堅持篩選及設計實體玩具給兒童遊玩,去代替「電子奶嘴」。 資深言語治療師尹慕茵(Brenda)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