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 下頁
共 129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本報訊】教育局就高中4個核心科目優化方案進行的學校問卷調查今日截止,教協調查指,逾8成受訪教師認為當局諮詢方式無法充分反映前綫教師意見,至少一半中英數教師質疑課程修訂未能達到釋放課時,7成中文科教師...

教育局就高中4個核心科目優化方案進行的學校問卷調查明日(2日)截止,教協調查指,逾8成受訪教師認為當局諮詢方式無法充分反映前線教師意見,至少一半中英數教師質疑課程修訂未能達到釋放課時,7成中文科教師反...
教育局早前公布高中4個核心科目的改動方案,其中通識科改革幅度較大,並將在今年9月於中四級率先推行。 教聯會調查發現,7成受訪通識科教師支持重整及刪減課程內容,並認為能減輕學生的考試壓力,惟業界憂慮扣...

教育局早前公布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改動方案,其中通識科改革幅度較大,科目亦需要重新冠名,改頭換面的高中通識科,將在今年9月於中四級率先推行。教聯會調查發現,7成受訪通識科教師支持重整及刪減課程內容,並認...

新通識科改革除了將文憑試成績評級改為「達標」與「不達標」,並刪去卷二「延伸回應題」、保留卷一的「資料回應題」但同時加入多項選擇題(MC)及短答。「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主席劉智鵬透露,考評局代表曾反對加...

高中通識科改革後被質疑只准唱好國家,負責修訂通識科課程及考評的「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主席劉智鵬表示,新課程大綱反映國家進步實況,認為「有斤両」的教師應懂得同時教授內地正負面信息,包括過去的人治局面及貪...
高中通識科改革目標9月實施,距離開學尚有約半年,學界對教學仍有許多疑問未解。教育局代表在昨日的學校簡介會上稱,屬「新近發展」的新冠肺炎議題,可採用世衞公布的可靠資料教學,但對於如有學生問到新冠疫情「吹...

高中通識科改革後被質疑只准唱好國家,負責修訂通識科課程及考評的「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主席劉智鵬指,新課程大綱反映國家進步實況,認為「有斤両」教師應懂同時教授內地正負面信息,包括過去人治局面及貪腐等事件...

高中通識科改革後將改為「達標」及「不達標」,當局在昨日首場學校簡介會上指,「達標」評級或參照考現時文憑試的第2級成績,如學生無法參加新增的內地考察「一定會有後果」。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主席劉智鵬接受本報...

高中通識科改革後將改為「達標」及「不達標」,當局在今日(10日)首場「重新冠名科目」學校簡介會上指,「達標」評級或參照考現時文憑試的第2級成績,如學生無法參加新增的內地考察「一定會有後果」。 教育局...

高中通識科改革目標9月實施,距離開學尚有約半年,學界對教學仍有許多疑問未解。教育局代表在今日(10日)的學校簡介會上稱,屬「新近發展」的新冠肺炎議題,可採用世衞公布的可靠資料教學,但對於如有學生問到新...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逾1年,長期停課影響教學進度,連續兩屆中學文憑試(DSE)校本評核須作出精簡。考評局昨日宣布,影響本學年中五級生的2022年文憑試,將取消10科校本評核(SBA),比今屆多出1科,涉及...
【本報訊】高中通識科改革方案上周出爐,連日引起社會熱議,特首林鄭月娥昨日表示,通識科推行10多年,出現很多問題,為好好教育下一代,政府有決心作出改革,強調改革後的課程包括了解香港、國家及世界,並非國民...

高中通識科改革方案上周出爐,備受社會關注,教育局今日(9日)在網上發文,指通識科課程推行逾十年,課程內容、教學策略以至考評的問題都有惡化趨勢,包括過多時事討論、過份聚焦政治議題及錯誤解讀「批判性思考」...

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學校停課影響,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今日(9日)宣布,公開考試委員會已議決通過,精簡2022年香港中學文憑試(DSE)的校本評核(SBA)要求,合共取消或精簡14科校評,包括精簡中、英文科校...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行會前見記者,指通識科推行10多年,出現很多問題,甚至有學者認為課程設計無範圍及教科書,就是問題根源,為了好好教育下一代,而有決心作出改革,強調改革後的通識科並非國民教育,課程是包...
【本報訊】高中通識科改革後着重國民身份認同及國情內容,被指是「國民教育科」,但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表示,不認同新通識科等同國教科,教局暫時亦無意將國民教育獨立成科。 國教未擬獨立成科 楊潤雄昨在電...

高中通識科改革後著重國民身分認同及國情內容,被指是「國民教育科」。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新通識科教授時應列出學生應該要知道的事,可以一併討論事情的好壞處,又指目前為止無意將國民教育獨立成科。。 楊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