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309 個
腦退化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患有認知障礙症的病人會漸漸忘記家人及身邊一切的人和事,照顧者及家人都會想盡方法,希望減慢患者的衰退情況。理大護理學院圑隊發現,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音樂記憶逗留時間比較長,甚至乎中晚期的患者仍有音樂記憶...
對於精神病,香港人會戲謔為「黐綫」、「入青山」,歷久磨不掉的標籤,病人有病不敢言甚至諱疾忌醫。 正因為精神科病房一般不會開放參觀,或多或少增添了神秘感。其實精神病猶如人患上其他長期病般會發生在任何人...
如果家中有患有腦退化症的老人家一定要仔細看護,否則很可能出現意外。昨日(18日)理工大學附近公路就有一名迷途老翁逆線在公路上行走,險象環生,幸遇上一名休班警長義載才平安回家。 昨日傍晚時分,一名休班...
老人脾氣暴躁加上無記性,就要多加留意。近日有網民發文稱,與他關係不佳的嫲嫲在家中丟失財物,在家中大發脾氣,一口咬定是不在家中的樓主所偷。他表示嫲嫲已非第一次冤枉他,連其父母及妹妹都不相信他是清白。帖文...
中大醫學院、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MagIC),和科技園今日合辦「微生態峰會2023」,20多位腸道微生態科研學者及醫療產業人士,探討利用腸道微生態科研的高速發展,打造香港成為創新醫藥產業的亞太區樞...
我人生最擔心驚怕嘅日子喺今年(編按:2022年)發生咗!最敬愛嘅母親大人,喺2022年永遠離開咗我。 2021年嘅聖誕同元旦,仲同媽咪一齊影得意selfie相,點都無諗到差不多踏入2022嘅農曆年,...
家人患病不免令人擔心,一名中學生在社交媒體透露,媽媽疑患有強迫症,既要求執回垃圾反覆檢查,也不時忘記事情而再做。她問網民意見,應如何幫助媽媽。不過,不少網民卻認為其症狀似是腦退化,建議盡早求醫。 該...
你的飲食如何,你的健康也必如何,食物影響人類的生理與心理,已是不爭事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加工食物會增加患上腦退化症的風險。這些食物其實早已知多吃無益,但很多時卻難以自控,...
患腦退化症的58歲無業男,涉於2020年中在竹園南邨住所涉逾50刀插死鄰居,其中2刀刺穿肺部,死者失血過多致死。無業男被控謀殺罪,陪審團裁定其精神狀態不適宜接受審訊,在控方舉證後裁定被告殺害死者,押後...
認知障礙症,過往認為多發生在長者身上,事實上也是,但在40多歲壯年已病發,如今已非罕見。 認知障礙症並非正常老化,而是因患者的腦細胞出現病變而急劇退化,醫學界一直埋首找出治療方法,與此同時,有學者研...
本港大約有11萬名70歲以上的長者患有認知障礙症,當中約有7萬人屬於阿茲海默症(腦退化)患者。中文大學醫學院領導的國際團隊成功研發全球首個人工智能系統,只需透過分析「眼底相」(視網膜圖像)便能夠偵測腦...
早期阿茲海默症的症狀與正常老化往往難以分辨,中大醫學院領導的國際團隊成功研發全球首個人工智能系統,只需透過分析「眼底相」 (視網膜圖像)便能夠偵測阿茲海默症,準確度逾 80%。團隊冀望技術成為日後社區...
保持牙齒健康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一名醫生近日分享:「良好的牙齒健康正是控制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並指不著重牙齒健康,會增加患上心臟病、糖尿病、老人痴呆及高血壓的風險。 最新影片: 台灣牙科醫生劉馥...
睡到半夜被鬼壓?有可能是疾病先兆。台灣一名70歲男子身體健康,但就常常不由自主地抖動,甚至出現拳打腳踢的激烈動作。男子原以為自己「撞邪」,經醫生診斷才確診「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恐怕是腦退化的先兆...
在Marvel《復仇者聯盟》系列飾演「雷神」的基斯咸士禾夫(Chris Hemsworth)近日透露,發現自己患認知障礙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8至10倍,因此決定暫時息影,多陪伴家人。 ...
現年54歲的台灣男演員謝祖武,日前在公開活動上,分享照顧失智症母親的經歷。謝祖武的媽媽在10年前確診失智症,由他及家人輪流照顧;而謝祖武的妻子更因照顧壓力過大,一度向他提出離婚。謝祖武於是叫妻子回娘家...
很多人都有挖鼻孔的習慣,不衛生之餘,更會增加患上腦退化症的機會。澳洲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挖鼻孔、拔鼻毛的習慣,容易導致鼻腔受損,細菌有機會入侵腦部,增加患腦退化症的風險。 最新影片: 澳洲格里菲...
新冠疫情持續超過兩年,各項防疫及社交距離措施,叫人身心俱疲,尤其是一眾要照料長期病患的照顧者,長時間處於高壓狀態,處境更加嚴峻。適逢10月是世界精神健康日,有臨床心理學家建議要作適當處理及支援,以免情...
李佳芯(Ali)為慈善機構「耆智園」製作的短片《伴》,於其YouTube頻道首播至今一周已錄得逾11萬點擊率,成功為宣傳關注腦退化症出一分力。而一班「通芯粉」(Ali粉絲稱呼)自資出動大型應援車,趁今...
腦退化病人偶有走失,賽馬會耆智園早前與大學合作研發藍芽追蹤裝置,患者可隨身攜帶,一旦走失,照顧者可透過手機App掌握患者大概位置。 耆智園研發裝置 耆智園早於今年初在大型巴士站裝設定位裝置,最新將...
近三年疫情,不少老人家都捱不住,一個接一個中招,若是長期病患者,風險更大大增加。但這個疫情不是一年兩年,而是第三年也快過去,卻仍未見盡頭。最近世衛宣布新冠疫症死亡率已大幅下降,疫情結束在望,但香港專家...
李佳芯(Ali)之前做作家出書後,近日為慈善機構「耆智園」宣傳關注腦退化症的短片《伴》正式在網上首播。 演而優則導的Ali今次為慈善豁出去,首次身兼演員、導演、監製及編劇四個崗位,更碌盡人情卡邀請資...
教養子女是父母的責任,新加坡一名好爸爸克服身體的殘障,把兩個兒子養大成人。好爸爸叫黃聯發,20多年前因為一場車禍需要截肢保命,右腿被切去。當時他只有40多歲,並育有一對兒子,而太太只是家庭主婦,家中頓...
上周五,媽媽終於可出院了,這是給我最好的中秋節禮物。中國人重視一家團圓,對於老人家尤為重要,他們的願望很簡單,一家人齊齊整整吃頓飯;但在疫情下,卻又不一定這麼容易,防疫隔離政策令多少家庭被分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