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77 個
考試招生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內地當紅藝人易烊千璽早前因被中國國家話劇院錄取,卻遭質疑走「捷徑」、享特權,佔據普通人名額。昨日(17日)易烊千璽在事件發生後首次回應,表示決定放棄入職國家話劇院,但強調未使用任何走捷徑方式來獲取名額...
上海疫情現反彈迹象,周三(6日)新增54宗本土個案,是自5月底以來最多。上海高考因疫情而推遲1個月後昨日開考,當局要求考生在應考前3天完成兩次核酸檢測。 內地疫情波及範圍擴至12省,周三新增338宗...
全國高考6月上旬結束,另一個大日子就來到了,那就是公布高考成績、也即是傳統說法的放榜。高考是大事,放榜是大事中的大事,且持續長近一個月。過去有「高考經濟」之說,其實還有「放榜經濟」存在,而且影響的時間...
內地高考閱卷工作接近尾聲,今日起各地高考成績將陸續公佈。對考生來說,即將進入志願填報的關鍵時期。據了解,今年高考招生新增31個本科專業,涵蓋多個領域。 據中新網報導,內蒙古、江西、四川、雲南、甘肅、...
2022年全國高考今日開鑼,語文作文題目依舊備受關注。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題目聚焦創新、發展的話題,提及多名新時代浙江青年。官方「金華發布」微信公眾號隨後刊文,特別介紹進入今年試題的95後金華姑娘——徐楓...
2022年全國高考今日正式開考,上海則受早前疫情影響,高考延期至下月7至9日舉行。據教育部統計,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達1,193萬人,較去年增加115萬,再創歷史新高。由於內地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各地高...
內地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開鑼,高考可說是影響千家萬戶的舉國大事,今年在疫情陰影下,沒了往年的張揚,比如每年都會熱鬧一下的「高考經濟」,今年就沒有聲音。不過今年高考在沉重中還是有些新意,特別是有教育學者說...
一年一度的全國高考將於6月展開,今年報名人數1193萬,創歷史新高。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昨天(30日)指出,要科學精準落實各項防疫措施,要分類做好涉疫考生的考試組織工作,嚴格執行全國統一防控政策,切實做...
北京市通報截至昨日(25日)下午三時,新增31宗新冠肺炎本土病例。自4月22日起,累計報告1,642宗感染,涉及15個區和經開區。北京中高考下月7日開考,市政府指將會如期進行,各高校則繼續實施校園封閉...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指,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為普通高等學校設置職業本科教育專業預留了空間,職業學校的學生不僅可以讀大專,還可以上本科,職業教育吸引力、影響力不斷提高。 中教控股(...
今年中學文憑試的開考日期仍未敲定,而考評局昨日向考生披露更多應試資訊,包括將考生編號、試場地址等上載至手機App供查閱核對。中學校長會鼓勵應屆考生積極面對考試,又說正與考評局溝通,盼為受到疫情牽連的考...
中學文憑試(DSE)暫如期下月底開考,惟目前未知需否延期舉行甚或取消,學友社建議考生調整溫習時間表,疫情下跟同學網上溫習,互相傾訴分擔壓力。 網上義教班 逾千人報名 學友社今日起亦陸續推出多項抗疫...
【本報訊】各大專院校近年積極推動學生多元發展,包括增設多項入學計劃,盼鼓勵有不同才能的學生入學。 香港恒生大學設有「校長推薦入學計劃」,去年起增加「直接取錄機制」,在非學術範疇上有傑出表現的同學,可...
「十優港姐」麥明詩(Louisa)出名學業成績優異,其兄長麥明山(Vincent)同樣出色,背後全靠父母麥卓生和麥何小娟的悉心培育。身為註冊職業治療師的麥太認為,培育孩子的性格至為重要,從而提高其獨立...
西安在剛過去的周末舉行了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惟因疫情防控,不少從外地到西安考試的考生沒能離開西安,還面臨吃住難題。 酒店歇業 超市即食麵售罄 據內媒澎湃新聞報道,有外地考生續住酒店時被告知酒店...
教師友人最近處理一件事件。她班上的一位女生乘人不覺,把一些同學的筆記本偷走。起初幾位失主以為自己大意亂放而丟失,後來大家覺得事有蹺蹊,於是暗中觀察,赫然發現有人刻意偷竊。 「是你偷了她們的筆記本嗎?...
上次與大家分享 However, Yet 和 Nevertheless 的分別,今次想同大家討論 Tense ( 時態)的用法。常見的Tense 可以分為三大類,Present tense (現在式)...
上次與大家分享 IELTS 準備計劃表,今次我想與大家分享 However、Yet 和 Nevertheless 的分別。很多同學經常混淆這三個連詞的意思,認為它們沒有分別,其實它們都有不同意思。以下...
之前與大家分享IELTS Reading ,今次我想同大家討論 IELTS 準備計劃表。如果同學想在 IELTS 奪得理想成績,同學必須要知道如何準備 IELTS ,才可以成功實現目標。 以...
【本報訊】內地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而實施「雙減」政策後,英文是否列為高考必考科目也成為話題。中國教育部國際司原司長、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原公使銜參贊岑建君指,高考可將英語由必考科目改為選考科目,以減輕學生負...
內地推行雙減政策(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以及校外培訓負擔),雙減督導被列為2021年教育督導工作「一號工程」。為切實降低學生考試壓力,教育部明確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 內地中小學不得設重點班 教育...
【本報訊】內地教育「雙減」政策出台,但校外培訓需求尚未見減少,補習機構轉入地下,用「暗語」打廣告。一份聲稱推動愛黨愛國的研習活動,實際內容卻是數學大賽。 《北京日報》報道,當地多間小學的家長群組裏,...
英國今年初新冠疫情肆虐,連續第二年取消高級程度考試(A-Level),改以校內綜合學生模擬考試成績及課堂評估等決定學生成績。A-Level成績昨天出爐,考獲A及A*成績的學生數目,再創史上新高。 綜...
新冠病毒疫情下,英國取消高考公開試,改以校內表現作評核,勢造成「成績通脹」,高分人數大增。據報英國多間大學擔心成績會有「水份」,或設收生試評估新生水平。 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報道,英國多...
內地周三(23日)起各地高考陸續放榜,盡管教育部要求嚴禁炒作高考狀元,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多地轉玩「語言偽術」,以「較好成績」、「考得比較好」來隱晦宣傳高考狀元和升學率。 網絡流傳截圖,名為「撫州...
年年6月都有一波「高考經濟」,說的是圍繞兩天高考,衍生出酒店、餐飲、交通乃至很多意想不到的生意。其實高考經濟來得快去得也快,「考後經濟」才是維持時間至少到9月開學的大生意。而今年考後經濟冒出新的「雙熱...
內地一年一度的高考上周結束,這回被壓低了調門的,是報考考生人數的歷史新高,不僅下了第二個連續三年考生千萬,還以1,078萬創出新紀錄。近日一個熱門話題,是說高考結束後,另一個創新高的紀錄出現,那就是今...
為吸引更多優秀學生來校就讀,內地各大高校在高考(大學入學考試)結束後,各顯神通,賣力宣傳。近日,南京大學以「女神級」學生作招徠,惟輿論有觀點認為,此舉有物化女性之嫌,校方隨即急忙刪除官方微博上的貼文。...
【本報訊】內地高考(大學入學考試)昨(7日)起舉行,共1,078萬考生應試。適逢建黨百年,專家指出,語文試卷的8道作文題其實主題相通,即站在新百年的節點上,強調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今年1078萬考生...
6月7日是中國高考開考日。中國一年一度的高考,也是一年一度的舉國大事,因為投身高考的考生以千萬人計、直接間接捲入其中的則以億人計。但年年花開有不同,今年高考,至少有三個新、兩個不易,這將影響到考後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