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 下頁
共 298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民主黨籍的拜登(Joe Biden)將於美國時間20日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與曾是政治素人特朗普(Donald Trump)不同,拜登是縱橫政壇至少47年的政治老手。他在奧巴馬時代更與習近平建立相當不...

民主黨拜登將於20日就職第46任美國總統,開啟拜登時代,過去四年深沉谷底的中美關係將往向處去?拜登固然國際外交老手,隨著美國與中國對抗情緒高漲,儘管他認同國際議題要與中國合作、與中國不能鉤,但同時又主...

特朗普、蓬佩奧等卸任前頻頻出招,試圖將中美關係推到風尖浪口,令拜登無彎轉。官媒今日(14日)引述專家分析指,現屆政府卸任後很長時間裡「特朗普印記」會持續存在,拜登團隊勢必受到其外交政遺產策的束縛,在圍...

中澳關係陷低谷,中國與澳洲的地緣政治角力沒有緩和跡象,中國抵制多種澳洲貨品後,據報已令澳洲感到痛楚。澳媒引述專家直指,中國市場難以取代,澳洲需要與北京改善關係;而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院長勞倫斯森...

回顧2020年,地緣政局持續緊張加上新冠疫情,亞洲股市在第一季受挫,但4月至9月急速反彈,升幅更近30%。隨着各國政府在經濟增長憂慮與公共健康風險之間平衡利弊,區內經濟前景有望在2021年改善。 【...

香港製造的輸美產品近年受到打壓,令人擔心「香港品牌」的優勢會被削弱。廠商會全新節目《論述縱橫》首集討論香港品牌處境及出路,專家均認為美國的「制裁」對港商的整體影響不大,中國內銷市場和東盟亦將是香港品牌...

人們對新年伊始總有着美好期待,特別是世界在跌跌撞撞中結束了2020年,格外期盼新的一年能夠煥然一新。對於中國來說,經過疫情和中美博弈的洗禮,在去年作出了發展邏輯的重大轉向,與人們對「內循環」投入更多期...

中美角力白熱化、美國圍堵中國手段難望放鬆之際,中國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以擴大朋友圈對沖美國封殺。但日本產經新聞今天報道,首相菅義偉接受知名評論家櫻井良子專訪時,回應中國...

新冠肺炎肆虐,不少老字號知名品牌在疫情下縮減成本甚至倒閉。全球相機龍頭公司尼康(Nikon)宣布關閉日本生產線,未來相機將由泰國生產線接手。尼康株式會社 1917 年創辦,是日本老牌相機製造商龍頭之一...

由中國牽頭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15國已於上月簽署落實。團結香港基金副主席兼馮氏集團主席馮...

中國外貿業在疫情下率先復甦,11月出口達1.8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14.9%,對東盟、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前5大貿易伙伴的出口均有增長,單月出口金額創下有記錄以來新高。但航運成本暴漲、人幣匯率升值...

台商緯創資通(Wistron)位於印度的iPhone廠房,日前遭暴徒砸毀,損失至少43.7億印度盧比、折合港幣約4.62億元。事件震驚海內外,BBC中文網報道,緯創的遭遇反映印度投資環境存在許多問題,...

中國與亞太14國11月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印度決定不加入,變相增加中國在RCEP中的份量,經濟規模獨佔協定一半。新加坡看來對印度念念不忘,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希望...

歐美謀求加強合作應對中國,路透社報道,歐盟駐中國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周四(10日)表示,歐盟和美國應合力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戰狼外交」說不,並在南海問題上與該地區其他國家合...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轉變。德國前副總理菲舍爾(Joschka Fischer)表示,中國在2020年經歷艱難的開始後,在這一年快要結束時明顯「贏了」;中國控制住了疫情,並在亞洲以至全球舞台上都鞏固了...

大部分香港傳媒往往都沒有將事情真相反映給小市民知道的,剛公布的香港M3井噴式增加,香港人才驚覺香港的金融地位在訂立《國安法》之後,反而令到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更進一步穩定,人們更因資金大增享受進一步低息的...

英國與新加坡在周四(12月10日)簽訂自由貿易協議(FTA),整個協議將覆蓋價值170億英鎊(約1750億港幣)的貨品及服務,亦是第一個與英國簽訂自貿協議的東盟(ASEAN)國家。 英國國際貿易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