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36 個
本田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新能源車減價戰,由龍頭特斯拉Tesla一錘敲響,鷸蚌相爭,贏家會是始作俑者還是消費者?車行業2023年上演的又是什麼戲碼? 在銷售減少的2022年,車廠的盈利不減反增,不過,好夢難續,真正的挑戰,或...
【本報訊】Sony於去年CES 2022上宣布進軍電動車界,並於同年與本田(Honda)合作,成立獨立子公司Sony Honda Mobility。而在今年CES 2023上,Sony Honda M...
Sony於去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 2022)上宣布進軍電動車界,並於同年與本田(Honda)攜手合作,成立獨立子公司 Sony Honda Mobility。而在今年的CES 2023上,Sony...
瑞信表示,廣汽集團(02238)11月銷量同比跌15%,環比跌10%,低於市場預期,該行認為主要受到廣汽本田合資公司銷量下滑所拖累。考慮到銷量弱於預期,對其2022至2024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4.7%...
本港法例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汽車,車主都需要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三保)承保意外導致的第三者傷亡,否則即屬違法,可被判罰款及監禁。事實上,除這項法定責任外,普遍三保都會保障對第三者財物損毀,包括汽車。由於保...
汽車製造商本田(Honda)行政總裁三部敏宏今年初曾表示,該企意識到氫燃料動力在未來雖不會成為主流,但仍保留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但本田日前卻於官網宣布,計劃2024年於美國俄亥俄州生產氫燃料電池汽車。...
汽車製造商本田(Honda)行政總裁三部敏宏今年初曾表示,該企意識到氫燃料動力在未來不會成為主流,但仍保留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但本田昨(30日)卻於官網宣布,計畫2024年於美國俄亥俄州生產氫燃料電池...
日本索尼集團(Sony)和本田(Honda)早前宣布,成立合資公司Sony Honda Mobility攜手開發電動車。Sony Honda Mobility總裁川西泉(Izumi Kawanishi...
廣汽集團(02238)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業績,錄得歸屬股東淨利潤23.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44.1%。惟績後遭大行下調目標價,股價即隨大市急挫,低見4.93元,最多跌10.7%,收報4.94元...
中創新航是香港股市的動力電池儲能第一股,早前靜悄悄上市,但總市值達628億元。由於港股表現不濟,使近期新股無人問津,但基於業務具獨特性,而且內地儲能發展空間大,使中創新航值得投資者留意。 中創新航(...
受惠新能源車銷量強勁增長,比亞迪(01211)預計首三季純利大增2.7倍至2.9倍,至91億至95億元(人民幣,下同)。大行分析指,比亞迪盈利勝市場預期,料第4季訂單強勁,將再創另一紀錄,而電池業務成...
電動車普及化,各汽車製造商均加速研發技術,搶攻電動車市場。日本索尼集團(Sony)和本田(Honda)成立的合資電動車公司Sony Honda Mobility宣布,將在本田的北美工廠生產電動車,同時...
筆者閒時會偶爾留意車市行情,看行貨新車、水貨車、二手車的價格走勢。2022年,似乎全世界都明白,傳統石化燃料的汽車大勢已去,電動車在未來幾年才是主流,加上過去數十年汽車科技的進步,市場上已鮮有手波新車...
有外電指,電動車巨企Tesla(美:TSLA)計劃部署數千個被稱為「Tesla Bot」或「Optimus」的人形機器人協助生產電動車。 Tesla行政總統馬斯克(Elon Musk)曾在4年前稱,...
近年各大車廠加快開發電動車,並訂下減碳目標,當中本田(Honda)就希望在2040年將電動單業務達到碳中和。為實現這目標,本田計畫在2025年推出至少10款電動單車,並會集中開拓亞洲及歐洲市場。 ...
HONDA本田(美:HMC)公布,計劃在2025年前推出逾10種電動電單車車型,並且目標在未來5年內,達到每年售出100萬輛電動電單車,到2030年則每年銷售350萬輛,佔整體銷售量15%。 本田稱...
據《路透社》報道,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 Peace) 周四(8日)發布了對 10 家汽車製造商脫碳的新研究,豐田汽車(Toyota)排名墊底,排名與去年相同,日產(Nissan)和本田(HON...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公布,2022年汽車環境指南(Automotive Environment Guide for 2022)十大環保電動車排名。當中豐田(日:7203)、本田(日:7267)及日產Nis...
要選香港受歡迎的7、8座MPV家庭車,本田(Honda)的STEPWGN必定榜上有名。日本Honda於今年5月底推出全新第六代STEPWGN,相隔數月,真身終於抵港。香港版有一式3款型號,包括廠方首部...
要選香港受歡迎的7、8座MPV家庭車,本田(Honda)的STEPWGN必定榜上有名。日本Honda於今年5月底推出全新第六代STEPWGN,相隔數月,真身終於抵港。香港版有一式3款型號,包括廠方首部...
疫情下中國不少製造重鎮地區要封城管控,影響到製造業的供應鏈不穩定,據產經新聞消息指,本田汽車正考慮另開闢供應鏈,以緩解產能問題。 不少日本企業在中國大陸設廠,是看到當地供應鏈效率及成本優勢,然而...
日本第二大汽車生產商本田(Honda)據報正考慮建立新的供應鏈,以減少依賴中國。本田汽車約四成在中國生產,其業務在疫情封控下受到嚴重衝擊。 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本田將保留在中國的供應鏈,以滿足該國...
繼豐田汽車之後,Panasonic、電裝、五十鈴(ISUZU)等大型日資企業在重慶等地的工廠,亦因當地大面積缺電相繼停工。 日經新聞報道,Panasonic一家的材料工廠、Yamaha的電單車工廠,...
本田汽車(Honda)(日:7267)公布截止6月底第一季經營利潤2222億日圓,勝市場預期11%;按年倒退8.6%,收入3.83萬億日圓,按年增6.9%。本田上調全財年盈利預測2.5%至8300億日...
部分私家車保用條款規定車主需在特約維修中心保養及維修,否則需承擔保用失效的風險。競爭事務委員會早前指,上述安排或會損害競爭,可能違反《競爭條例》下的第一行為守則。7間分銷商提出承諾,表示不會執行現行的...
豐田汽車(美:TM)公布今年6月在華新車銷量為20.01萬輛,按年增19.2%,原因包括疫情緩和,防疫措施放寬,各工廠恢復正常運作,專賣店重新營業,而內地政府從6月起實施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措施,亦刺激銷...
SONY索尼(美:SONY)、HONDA本田(美:HMC)宣布,已簽署合資協議,成立一家新公司,從事高附加值電動汽車的銷售和提供移動服務。 新公司的目標是將本田的尖端環境和安全技術、移動開發能力、車...
全球各大車廠為加強駕駛安全,紛紛推出如輔助駕駛等不同功能。美國有政府機構發表最新數據,指當地公路在過去10個月內,曾發生近400宗涉及輔助駕駛的交通意外,當中約7成案件與美國電動車公司Tesla有關。...
隨著電動車逐漸普及化,各汽車製造商均積極研發技術搶攻電動車市場。Sony和本田(Honda)最近宣布共同製造電動汽車的計劃,據Sony總裁兼行政總裁吉田憲一郎向《日經新聞》透露,雙方將設立獨立合資公司...
蘋果車載iOS系統CarPlay目前的作用,是將iOS設備與汽車的訊息娛樂系統結合,進行語音指令、音樂播放及衛星導航功能。蘋果(Apple)在「2022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表示,下一代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