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全球人口高齡化趨勢持續,加上近年來運動風氣興盛,意外性創傷大幅增加,骨科醫療需求逐年攀升。而且骨科人手緊拙的問題,亦並非新鮮事,醫護工作百上加斤,只會導致惡性循環。為緩解醫療壓力,近年不少機構都選擇引...

今日 10:00
【醫療科技】美醫療設備製造商藉科技技術 解骨科醫療痛點兼減手術風險

過去一年,不少朋友常看到香港交易所的團隊出訪沙特阿拉伯及阿聯酋等中東地區,而且對我們能夠引進更多中東的企業上市和投資者充滿期待。通過參與不同的峰會及舉行雙邊會議,我們積極介紹香港市場近年落實的多項市場...

今日
港引進FII峰會 緊密連接中東機遇

英國生物製藥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宣布在香港設立研發中心及創新園,是香港首個由全球前十大藥企建立的研發中心,最快今年底至明年初陸續進駐河套區創科園,並將成立逾百人團隊,將會專注腫瘤...

2023/11/25
阿斯利康落戶港 設研發中心創新園

生物製藥企業阿斯利康宣布在香港設立研發中心及創新園,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4日)出席揭牌儀式致辭時表示,對於阿斯利康來港設立研發中心感到非常鼓舞,相信會為區域醫藥研發注入新動能。陳茂波表示,阿斯利康...

14:08 2023/11/24
【科研中心】阿斯利康研發中心在港揭牌 陳茂波:為區域醫藥研發注入新動能

一級方程式賽車(F1)的比賽節奏甚高,車手加速超越對手時,或會不經意使車輪越過白色邊界線而違規。為更準確測量違規情況,國際汽車聯盟(FIA)計畫透過採用人工智能(AI),幫助解決這類賽道限制的問題。F...

14:00 2023/11/24
【F1科技】FIA擬採用AI 助解決賽道限制問題

由香港政府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合辦、香港科技園公司協辦的第7屆樂齡科技博覽,由昨天起至11月26日,一連四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展區佔地近9,600平方米,超過200個參展單位,展出近800...

13:34 2023/11/24
【樂齡科技​​​​​​​】居家安老增需求 樂齡科技展參展數破紀錄

由香港政府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合辦、香港科技園公司協辦的第7屆樂齡科技博覽,由昨天起至11月26日,一連4天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展區佔地近9,600平方米,超過200個參展單位,展出近800...

2023/11/24
樂齡科技展 展商逾200破紀錄

中大醫學院成功研發「重建腸道微生態」新技術「Mozaic」,提升腸道微生物移植成效,治療難辨梭菌感染成功率高達9成,患者生存中位數亦提升一倍。新技術已經於威爾斯親王醫院治療病人,盼日後推展至全港公營醫...

2023/11/17
新法治難辨梭菌 重建腸微生態

【本報訊】經食道超聲波心臟檢查,可透過放入類似胃鏡的喉管,以獲取患者心臟的影像及數據,但由於需要全身麻醉,且要經食道置入,對本身有吞嚥困難、曾做咽喉或食道手術等患者,未必能透過此方法治療。近年,心內超...

2023/11/11
4D心內超聲波檢查 免全身麻醉

醫療科技進步,讓帕金遜患者如今有機會重新站立行走!法國一名男子患帕金遜症超過25年,直至他接受一項最新發明,在脊柱安裝了一款「神經義肢」,讓他能重新站立甚至輕鬆步行5km,成為法國第一人。最新影片:據...

13:25 2023/11/09
醫療突破︱法國首名柏金遜患者脊柱安裝「神經義肢」 可站立行走5km重獲新生

港大醫學院與計算機科學系,合作引進人工智能對話程式「AI病人」,新學年起用作訓練醫學生問診技巧,程式8月推出以來,已有100多名醫學生使用。港大表示,已將人工智能納入醫學生常規課程之中,佔問診教學約5...

2023/11/09
港大推「AI病人」培訓醫科生問診

不少醫療診斷或程序均以日益先進的技術配合,如影像處理技術,以達至更準確的結果。 為針對肺部病變、肺部活體組織的檢查,帶來更精準診斷,有醫療科企早前研發一次性機械支氣管鏡,並引入新技術將平面(2D)影像...

2023/11/08
機械支氣管鏡 3D影像定位更精準

中風後患者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身體活動功能障礙,需要較長時間康復,惟本港長期面對復康資源匱乏的問題,加上早前疫情導致治療服務陷入停滯,亦拖慢了病人的復康進度。 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研究人員團隊早前針對患...

2023/11/01
理大研「健步儀」 助中風者訓練下肢

環球對健康及醫療服務關注增加,直接推進行業發展。中國醫療科技(MedTech)行業亦在積極推進產品及解決方案的數碼轉型,以持續提升病人福𧘲。中國MedTech数碼發展急促3年疫情,令社會對醫療服務的...

09:00 2023/10/31
【醫療科技】科技惠及病人 中國可成醫療科技數碼創新輸紐

去年12月政府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行政長官李家超指,於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內成立「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 ,由「工業專員」領導,以產業導向為原則,推進「新型工業化」、...

11:59 2023/10/25
【施政報告2023】設立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AI、數據科學等企業提供資助 設立第三個InnoHK平台

乳癌是本港女性的頭號威脅,個案數字於最近10 年上升7成。幸而癌症治療一日千里,適合的治療配合正面積極的心態,加上親朋和社會的支持,患上乳癌的她們不用再孤單承受,定然可以再次展現自信的色彩,重拾生命的...

08:20 2023/10/22
【乳癌月】齊逛「Encolour Your Life 慈善義賣迷你市集」認識乳癌 集合打卡、玩樂和舌尖品味的愛心體驗

首次獲發出ATP牌的優基科技,創辦人本身是港大幹細胞及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總監李登偉,曾發明以心臟細胞製成的「心臟膠布」,減低心臟病患者出現心臟衰竭而要移植心臟的風險。他10年前亦曾與創科局局長、生物醫學...

2023/10/11
掌舵人創心臟膠布 「港大系」兒科專家助陣

基因治療已開始進入主流醫學,本港生物科技公司優基科技昨宣布,8月獲藥劑業毒藥管理局批出先進療法牌照(ATP),成為港首間獲發牌機構,料2024年正式投產,擬生產3種細胞及基因治療產品(CGT),包括為...

2023/10/11
生物科企首獲發牌 製基因治癌產品

成立不足1年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傳來捷報。特首李家超公布,成功吸引約30家有代表性科企落戶或擴充業務,初始投資總額料300億港元,有望創造約1萬個職位。港府毋須承諾提供土地,已能打下良好開局,正好反...

2023/10/05
企業引進好開局 創科轉型需加勁

港府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引進辦)吸引約30間企業來港,首批20間企業昨日簽署合作協議,大部分將在港設立研發中心或區域業務總部,包括華為、聯想、阿斯利康、京東、美團等。特首李家超指,他們將助力香港實現...

2023/10/05
港引進30企業 料投資300億創萬職

相比腎臟、肝臟和心臟等器官,肺移植手術的條件和難度都較高。雖然可透過捐贈者的健康和肺部大小來評估屍肺的合適度,但移植後引發肺部炎症(Lung Inflammation)的風險卻是難以評估。 有醫療科技...

2023/10/04
全自動肺移植評估 精確測量數據

人工智能(AI)技術愈趨發達,不少專家冀將AI引入醫學界,協助診斷及提升診治水平。有澳洲研究員早前研究開發AI軟件,評估與心臟病及死亡風險有莫大關係的腹主動脈鈣化(Abdominal Aortic C...

16:00 2023/09/30
【醫療科技】軟件助檢測腹主動脈鈣化 準確率達8成

人工智能(AI)技術愈趨發達,不少專家冀將AI引入醫學界,協助診斷及提升診治水平。 有澳洲研究員早前研究開發AI軟件,評估與心臟病及死亡風險有莫大關係的「腹主動脈鈣化」(Abdominal Aorti...

2023/09/28
腹主動脈鈣化 AI軟件助加快診症

過去10年,Google一直致力投資AI醫療科技,以改善全球醫療保健水平,估計相關投資金額已逾2,000億美元(1.56萬億港元)。Google宣布與美國國防部合作,開發了名為「增強實鏡顯微鏡」(AR...

13:45 2023/09/20
【醫療科技】Google夥美國國防部研AI顯微鏡 助病理學家識別癌細胞

隨人工智能(AI)技術在醫療層面的應用愈趨廣泛,不少醫療企業均加大投入AI技術的研發項目。其中,美國醫療企業GE醫療(GE Health)昨(18日)宣布,計劃開發一種易於使用的AI輔助超聲波成像工具...

18:47 2023/09/19
【醫療科技】GE醫療獲3.44億元資助 研發AI超聲波技術

香港醫護人員短缺問題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加上人口老化,本地對認知障礙症護理及中風後康復治療的需求日益增加,令物理治療行業承受更大壓力。本港有醫療科技初創將虛擬實境(VR)、人工智能(AI)等技術,與康...

16:00 2023/09/17
【醫療科技】港產VR醫療平台 設港式茶樓場景 增長者治療主動性

癌症是港人死亡的主因,其中綜合兩性而言,肺、大腸、乳腺、前列腺及肝癌更是最常見的五大癌症殺手。盡管不斷改進的醫療科技,但新藥發明成本高、癌症異質性大、傳統治療時間長等治療挑戰仍然難以解決。本港有生物初...

16:00 2023/09/16
【生物科技】港產單細胞培養板+AI篩查 測高效癌症用藥組合

本港醫護人員短缺問題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加上人口老化,本地對認知障礙症護理及中風後康復治療的需求日益增加,令物理治療行業承受更大壓力。 有醫療科技初創將虛擬實境(VR)、人工智能(AI)等技術,與康復...

2023/09/13
VR醫療平台 在家可做康復練習

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 人們越趨長壽,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現時,不少人即使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實際上卻還是正值「壯年」。沒有人會想一直工作到老,但是,退休後的經濟來源及如何維持一定的生活質素,就成...

07:30 2023/09/11
【退休規劃】6種退休型態 從「繼承者」到「退縮者」 都有合適的理財工具

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昨日開幕,料年底將有約50多間公司進駐分園,目標吸引約150家企業落戶,包括醫療科技、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七大領域的企業。特首李家超希望深圳分園把握河套規劃帶來的機遇。 冀吸150企業...

2023/09/08
科學園深圳分園 料年底逾50公司進駐